仙来居伴奏网

标题: 赵太爷的话还有错?他家的地就有五十亩。 [打印本页]

作者: 落魄狭    时间: 2011-6-12 15:41:45     标题: 赵太爷的话还有错?他家的地就有五十亩。

乡下人吃饭一向不讲究,吃的东西不讲究——— 好几十年饿肚子,没有办法讲究——— 怎么吃也不讲究。我吃饭很早养成了呼噜呼噜带响声的习惯。吃面条要连咂带吸,呼噜呼噜吃下,喝汤更是咕嘟咕嘟。半生饥饿中度过,一旦遇到稍微像样的吃食,呼噜呼噜风卷残云吃得一干二净。就是现在回到村子里,我的乡亲也还是吃东西吧唧吧唧咂吧嘴,吃完了手背一抹嘴巴,很是舒心惬意。这些都叫吃相吧,一直不怎么讲究。家里是这样,一个村子大家都这样,没有谁看谁不顺眼,于是一直到进城当干部,也没有觉得这些有什么不合适的。
  第一次觉得这么着不好看,是在1985年吧。我们单位一个老作家去西德访问——— 那时出国很少,回来了,大家就去听稀罕。外国人和咱有啥不一样?好多不一样,我这里就不说了。有一点却是记得死死的,不吐不快。老作家说,西德当地的作家宴请中国作家,西餐先上一碗汤,按照中国乡下的习惯,先喝点暖和暖和。他端起碗连抽带吸,呼噜噜一大口———呼噜噜,安静的席间分外响亮。他也没有觉得什么,在家里就这样。一看周围,顿时觉得不对劲,怎么一圈德国人都停下碗勺,抬起头定定地看着他。没有人说什么,但是人家看自己的脸色分明不对。主人越是不说话,他心里越是紧张,我什么地方错啦?
  这个疑问一直携带到宴请结束,懂礼仪的同伴告诉他,欧美人吃饭,不兴带响声。呼噜呼噜吃饭,在人家看来很粗俗。他们习惯了安安静静吃饭。呼噜呼噜吃饭,显示出没有修养,不讲究仪容仪表。中国作家这个样子?这让他们很惊讶。
  我这是第一次听说,外国人吃饭还有这么多讲究,不讲究还能上这么高的纲。吃饭带响不带响,成了粗俗和高雅的分界。真是小事也不可等闲看。与之相联系的,还有其他的一些。比如喝汤时忌讳咂吸,最好是小勺子送,轻轻含了喝。比如嘴里如果含着食物,不可边吃边和对方说话,露出满嘴的食物不雅观。公共场所尤其席间,忌讳大声谈笑。喷出汤汁,那是最现眼的。嘴角食物残渣,用餐巾纸沾吸了,切忌用手背一抹,双手擦吧擦吧。从席间推广到其他一些习惯,比如讲究公共卫生,不要随地吐痰,不可随地大小便,等等。总的说来,要注意纠正前代人留下来的种种陋习,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在细节处培养文明高雅的生活品位。
  从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起,经历了10多年走出去请进来,中国人对于国外的了解日渐详细。我自认为席间吃饭这些小规矩,慢慢地已经为大家接受了。熟悉的朋友饭局浑说胡闹是另外一回事,大凡有规格的宴请,席间的规矩大家早已了然。文明礼貌,高雅细致的生活品位,对人当然是一种熏陶。移风易俗,国人在精雕细刻自己的形象。
  我花了十几年终于学会了种种讲究,正在欣喜终于和国际接轨,不料最近听到了国人发出的另外一种声音:
  外国人穷讲究就是多!吃饭呼噜呼噜怎么啦?呼噜呼噜说明吃得香!随地吐痰怎么啦?随地吐痰说明不拘小节,随意,潇洒!随地大小便怎么啦?随时排泄,那是性格豪放,粗犷!
  熟人之间随便说说也就算了,没想到问题越来越大。有报刊开始发表文章,论证讨论应该呼噜呼噜吃饭,还是安安静静吃饭的问题了。
  这实在让我吃惊不小。如果说,20世纪80年代我们那位老作家呼噜呼噜吃饭还有些不好意思,以上种种豪言壮语的主儿,那可完全是英雄气概贯长虹,充满了“中国可以说不”的豪情壮志。
  以上诸位底气何来,我知道,底气来自GDP。种种放言,潜台词其实不说自明:老子就是爱呼噜呼噜吃饭,你要怎么样?老子不鸟你,你能怎么着?
  呼噜呼噜吃饭正确,随地吐痰正确,随地大小便正确,当然还有其他种种陋习,这会儿都成了国人骄傲的高标自诩。你看,他们竟然为这些陋习找起理论根据,找起文化意蕴来。什么生命状态呀,什么文化性格呀,地域民俗呀,统统可以制作成漂亮的标签,贴到种种陋习上去。还需要分析吗?还需要深度解读吗?那背后的道理就一句话:老子有实力,老子说啥都对。老子有实力,老子愿意咋就咋。以前老子学你们,现在你们得学老子!
  鲁迅先生早就讥讽过那种赵太爷做派。有道是:“赵太爷的话还有错?他家的地就有五十亩。”一个人只要家有50亩地,在村里,那就说啥都对,做啥都对。今天这个逻辑,在我们这些推崇呼噜呼噜吃饭、讴歌随地吐痰、崇拜随地大小便的新一辈身上,显性遗传了。
  我们是不是已经大国崛起?我们是不是强国富国?这些都还在争议。倒是我们这些兄弟,提前进入超级大国国民的心理境界了。




欢迎光临 仙来居伴奏网 (http://64.32.13.155/)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