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仙来居伴奏网

 找回用户名密码
 註@冊
查看: 138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贴] 鬼节 [复制链接]

Rank: 2

UID
96282
帖子
17
主题
6
金币
85
激情
0
积分
87
注册时间
2005-8-19
最后登录
2006-7-19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8-19 16:19:16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鬼节

鬼 节
格老
农历七月十五快到了,这几天一到傍晚,城里不时响起爆竹声,小区的垃圾区边不时有人在烧化纸钱,祭奠先人。妻也买了些黄表纸,几个信封,还有些美元,亲自折叠成一个个元宝,装进一个个信封里,她给我的任务是写地址,通过冥间邮差将这些钱送给故去的父母、先人。我对这些习俗一向不以为然,功利性的求神祭鬼有什么意义呢?但大家都在做,入乡随俗,我也照办,天一黑,我们也找个角落,将纸钱烧化,在我点爆竹时,妻口里还念念有词,亲人哪,请收下我们的孝心,保佑我一家平安,儿子会读书,老公会赚钱。望着那一大堆纸钱化为灰烬,放眼四处是一丛丛的火光,我产生了一种幻觉,似乎真的看到许多天空中飘浮的鬼魂,他们在笑着收取人间寄来的冥钱,钱真是好东西,不管是人间还是阴间。这么多人不约而同在七月十五前后祭奠故去的父母,主要又是给亲人寄钱,这不是鬼的节日么,有人把七月十五叫做鬼节,虽说没有正式的根据,但在这一天祭奠祖先是有来历的。
七月十五原是佛教的盂兰盆会,这是超度历代祖先的佛事。相传这是佛陀的弟子目连看到自己的母亲死后被罚在饿鬼道,每天干活,吃不饱饭,非常难过,他通过关糸给母亲送去米饭,但母亲手一拿饭,饭就化成火,目连更难过。他请教佛陀,如何解救自己的母亲,佛陀说,你的母亲罪孽深重,光靠你一人的法力是不行的,你得在七月十五那天,准备百样饭菜,接纳十方僧众,一齐超度,才能解救你的母亲。于是七月十五那天就成了佛教超度祖先的盛会,被叫作盂兰盆会。目连救母的故事也广为流传。
中国人历来提倡孝道,不管是不是信仰佛教,为祖先超度,为父母尽孝,这样的仪式得到国人的肯定和效仿,南北朝的梁武帝第一个把佛教的盂兰盆会引入汉地,自唐以来,僧俗一起举办盂兰盆会的活动,十分隆重,有的皇公贵族也参加,到元明代以后,盂兰盆会慢慢演变成一种祭奠亡灵的活动,在许多地方成为一种孝亲节,成为一种民间习俗,流传至今。 但在我印象中,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官方提倡破除迷信,移风易俗,像这样一些带有迷信色彩的活动基本上不见了,但一些老人还是坚持在七月十五祭奠祖先,我记得小时候我奶奶,一人在家里做包袱,折叠元宝,我问奶奶,这是什么?她说是钱,在我眼里钱是可以买糖吃的,而奶奶却把钱烧了,说是烧给老爷爷和老奶奶的。奶奶带我到山后一个小庙里,烧化了纸钱,还要我对着纸钱磕头,印象很深。但奶奶去世后,有十几年时间,我没有给她寄过钱,不说是迷信,我觉得那是没有意义的活动,而且在城里找个地方烧香化钱放爆竹也是不容易的,有的大城市还禁了爆竹。没想到,这几年,鬼节过得越来越热闹,参与的人也越来越多,不仅有老人有孩子还有许多在人生战场上拼搏的中年人也参与进来,这是为什么,我想是一种精神寄托。
精神寄托有多样形式,佛教盛行盂兰盆会,这是与佛陀诞生日同样重要的一个节日。基督教也祭奠亡灵,一般在教堂里举行仪式,唱诗班,弹奏钢琴,供上鲜花。相比而言,形式要文明些。我想起李叔同的一件往事,他母亲去世后,他带头移风易俗,在报纸上登广告,举行新式葬礼,不收财礼,不穿中国人传统的孝服,不搞烧香祭拜,身穿黑色礼服,佩戴白花,亲自弹奏钢琴,开追悼会,还为母亲朗读祭文,在当时的天津引起轰动。但同是李叔文,在归依佛门后,每逢母亲死难日和七月十五,亲自为母亲朗读经文,超度亡灵,又回到传统的方式,可见传统与习俗影响之大。
我是不信鬼神的,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对这类习俗的东西也宽容得多了。祭神如神在,祭鬼如鬼在,只要你是诚心诚意地表达对亲人的追思,什么形式并不重要。现在的年青人对这些仪式不了解,也没有前辈的那种虔诚,我想随着时光的流逝,这种形式慢慢会消失,至少会变化的,现在网上出现了许多灵堂,以后人间的仪式也许要搬到网上,反正是虚幻的世界,在网上设一灵堂,祭奠先人不是更方便更省事吗,我的父辈我的同龄人会把鬼节纪念下去,我的后代也许只会在历史书里重温旧梦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註@冊


联系微信QQ:5087708 Email:5087708@qq.com
本站所有资源均来自网友上传分享,仅供试听,若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