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册
- 0
- 阅读权限
- 255
- 日志
- 0
- 精华
- 3
- 记录
- 0
- 好友
- 1
- UID
- 264651
- 帖子
- 6378
- 主题
- 4865
- 金币
- 5531
- 激情
- 2154
- 积分
- 6199
- 注册时间
- 2008-6-12
- 最后登录
- 2013-2-2
- 在线时间
- 494 小时
- UID
- 264651
- 帖子
- 6378
- 主题
- 4865
- 金币
- 5531
- 激情
- 2154
- 积分
- 6199
- 注册时间
- 2008-6-12
- 最后登录
- 2013-2-2
|
阿房宫的传说诞生在公元前208年,至今已经有2000多年了,在那战火连绵的时代,动用70万人的劳力,依靠匪夷所思的设计,一座无以伦比的华美宫殿开始兴建起来,直到项羽的一把大火,将阿房宫整整烧了3个月,更有中国唐代的诗人杜牧还写下了《阿房宫赋》来渲染它的奢华……以至千百年来,人们对阿房宫的壮美华丽赞叹不已,也对焚烧秦始皇宫殿的大火津津乐道。
据考证,这座宫殿遗址就在今天的西安附近。
寻找阿房宫的遗址先要确定“房”这个地方在哪里,考古学家们根据史书的记载确定了阿房宫的大体位置。
位于中国西部的古都西安是陕西省省会。公元2世纪,丝绸之路就是从西安出发,直达地中海东岸的,欧洲人关于中国的第一印象都和西安有关。
西安的任何一处古迹都会透露出这座古城的年龄,站在鼓楼大街上都可以看到闻名的钟楼和鼓楼,这是两座存在千年而仍然屹立不倒的建筑。西安曾经做过中国11个朝代的首都,在这座古城里,随时都可以感受到厚重的文化积淀,那么多的中国城市都在喜新厌旧,只有西安仍然聚集着将军的魂魄,战士的枯骨,还有帝王们的叹息。
我们寻找阿房宫的旅程将从这里开始。
如果阿房宫真的存在过,它一定会留下一些痕迹。
阿房宫的名字传递出了一些消息。传说中秦王嬴政爱上过一位民间女子,芳名阿房,但这段美丽的爱情终究没有换来美丽的结局,阿房在很年轻的时候就死去了,为了纪念这位他深爱过的女子,嬴政不惜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修建了一座极度奢华的阿房宫。
考古学家们根据史书的记载确定了阿房宫的大体位置,而两本史书被公认为是最为权威的依据。
一本是《史记·秦始皇本纪》,其中说到秦始皇“乃营作朝宫渭南上林苑中,先做前殿阿房……”这明确地指出在渭河南部,上林苑中,秦始皇在房这个地方建造朝宫,后人称阿房宫。
另一本《水经注·河水》中则记载了“池水北经镐京东,秦阿房宫西。”池水位于今天的丰镐村西,在它的东侧,考古学家们发现了一座东西走向、规模宏大的黄土高台,这可能就是阿房宫的前殿遗址。在这个遗址的东北方向一公里处,有一座宋代以后出现的村庄,称为“阿房村”,这个称谓的来历应该是来自于秦阿房宫的遗址。
实际的勘探并不像书本上那么简单。阿房宫遗址位于秦朝都城咸阳的上林苑故地,秦朝灭亡后,这里又成为了汉代上林苑的一部分,唐代的高祖李渊曾经命令在“阿房宫城”驻军。
2000年的历史风雨让遗址已经面目全非了。这座35万平方米的高台的西部被大古城、小古城压在下面,东部被另外两个村庄覆盖,更大的麻烦是在整个夯土台基上面还有1300多座墓葬。
对阿房宫的寻找要穿过这些覆盖物。
2002年10月,宫殿考古家李毓芳带领着考古队开始了他们的挖掘。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李毓芳介绍说:发现它的土层分了三层,第一层就是耕土层,土质比较松散,然后下面就是扰土层,它比较厚,颜色发黄,里头有现在的铁丝,有塑料布,塑料块,还有瓦片也出来了,是古代的瓦片,然后第三层就是文化层了,文化层的土质比扰土层的土质要稍微的松散,而且里面出来的全都是瓦片。
根据文化层出土瓦片的纹路,李毓芳可以断定他们来自秦代。
这座夯土台基正是阿房宫的遗存,但是找到阿房宫的台基还仅仅只是一个开始,太多的谜题还要等着这座宫殿完全露出地面才能找到答案。
研究员李毓芳介绍说:我们在清理这个地面的时候就发现土特别瓷实,而且到了夯土层特别硬,就是打夯打的。
从巨大高台的东侧步行走到西侧大概需要20分钟的时间,一条小路考古队员们每天都要走上几遍,期待着有新的发现。而在2200年前,曾经有70万人走在同一片土地上,为始皇帝的宫殿忙碌着,他们很可能连续几年不能回家,甚至是永远不能再见到他们的亲人。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系主任王晖介绍说:秦代的刑法很苛刻,他是轻罪重刑,就是秦代的法律没有具体的说判你多少年,实际上实行的是终身服役,也就是无期徒刑。
秦始皇时代动工修建的规模浩大的工程,是历代帝王中最多的。
刚刚结束了多年的征战,他又马上下令将原来六国的首都和各自修造的长城拆毁,然后统一修造抵御北面匈奴的长城。秦长城西起陇西东到辽东,东西长达万里,形成了后世明长城的基础。
他还以当时秦帝国的都城咸阳为中心,修成了三条驰道,一条向北通到了内蒙,一条通向东面的河北和山东,一条向南通两湖和江苏。弛道的建立,大大缩短了信息传播的时间,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政令的及时传达。
当时秦帝国可统计的人口有2000万人,为了完成这些庞大的工程,每年征发的徭役不下400万人,差不多天下丁男的一半都背井离乡,常年在外。在这些劳力中除了士兵、战俘,还有不少是囚犯,按照秦国的法律,只要是稍微触犯法律,就会被罚做终身的苦力,因为秦王朝需要大量的劳力,刚刚从战争中幸存下来的百姓们又被迫投入到这些工程中去。
秦始皇还没有意识到,这个国家正在被这些工程慢慢拖垮。它们所耗费的人力、物力、财力几乎是难以计算的,杜牧的《阿房宫赋》曾描写到“蜀山兀、阿房出”,阿房宫的建成几乎伐尽了蜀山中的树木。
但借助杜牧的描写,我们可以想象这座宫殿的规模和辉煌——宫墙掩映当中,那撑梁的柱子,比田里的农民还多;架在梁上的椽子,比织布机上的女工还多;闪闪发光的钉子,比粮仓里的谷粒还多;参差交错的瓦缝,比一身衣服上的丝缕还多;直列横纵的栏杆,比全国的城墙还多…… 文学的描写有修饰和夸张的成分,有时候很难区分哪些记载是事实哪些是传说。
也许杜牧的描述过于夸大,因为他毕竟是一位诗人。
司马迁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描述了这座前殿的规模“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
实际发现的夯土台基比司马迁描述得还要大一些,东西长1270米,南北宽426米,虽然经过了2000多年岁月的冲洗,现存的高坡从地面到台面仍然有9米之高。
构成这巨大夯土台基的这些黄土从哪里来,劳工们又用了什么样的运输方式呢?
在西安北部不超过500公里的地方,就是黄土高原,每年春季的季风把黄土毫不吝惜地送往它的南部地区,西安当然也不能例外。经过500公里的长途跋涉,大的黄土颗粒自然地沉降在途中,到达西安附近的黄土颗粒已经非常细腻了。黄土高原和季风就是阿房宫最大的工程运输队。
但是,很显然,阿房宫的建设还需要那些2000年前的工匠们来完成。他们又是用什么样的技术把细细的黄土筑成高台呢?宫殿考古学家杨鸿勋从民间的传说中找到了蛛丝马迹。
今天,在西安的附近仍然有许多小作坊,取了当地的黄土塑造秦俑。这些黄土之中也许就埋藏了阿房宫的秘密。西安这片传奇的土地曾经有过那么多的战争,那么多旷古的工程,还有那么多人死去之后将他们的魂魄留在这里,与这些黄土叠加、凝铸在一起,幻化成关于秦始皇和阿房宫的传说。即便在今天,人们仍然在不断追寻着它的痕迹,而这位始皇帝把他的气质附加在一个又一个的谜题之中,吸引着人们来发现。
2000年之后的今天,这种气质仍然不能够被遮蔽,捧起遗址上的一抔黄土也许就会触摸到先秦帝国的玄色宫殿。
在继续寻找阿房宫的秘密之前,让我们先来看看秦始皇的故事。
史书上说秦始皇的父亲是秦国的王子子楚,公元前259年,这位秦国皇室的王子正作为人质被扣押在赵国的首都邯郸。当时的国家之间盛行一种做法,相互滞留对方的皇室成员作为人质,以此来作为两国之间互不侵犯的保证。一旦发生战争,首先被处死的就是这些王公贵族。在二十几个王子中,子楚不是长子,地位很低,于是被送到了赵国成为人质。他没有任何的自由,还要面临随时都可能降临的杀身之祸。不过,这一年,她的爱妾赵姬为他生下了一个儿子,取名嬴政,这也许是他唯一应该庆祝的事情。这个从出生起就是人质的孩子后来统一了天下,建立了帝国,他就是秦始皇。秦始皇的出生并没有带给子楚好运,赵国和秦国很快成了交战国。子楚险些被杀掉。在一位商人吕不韦的帮助下,他才从赵国逃回了秦国的都城咸阳,没有继承权的子楚成了秦国的国王,而他的大恩人吕不韦顺理成章的成为了秦国的宰相。
历史总是喜欢在一些关键时刻埋下一些伏笔,有些事情或许永远也得不到证实:为子楚生下嬴政的赵姬原来是吕不韦的小妾,吕不韦用商人的眼光看中了子楚,认为他早晚会成为秦国的国君,于是就把自己的爱妾送给了子楚。
一个鸿商巨贾刻意去奉承王公贵族来换取自己未来的荣华富贵,这本来也并不稀奇,但是没过多久,嬴政就出生了,后人因此猜测,这个孩子有可能就是吕不韦的骨肉。
公元前247年,子楚去世。当宰相吕不韦把年仅12岁的嬴政送上秦国国君的宝座时,他知道秦国的权利实际上已经落在自己的手里了。不过,吕不韦的财富和精明只给他换来了10年的荣华富贵,10年之后,只有22岁的嬴政为了夺回权力,用一瓶毒药解决了可能是他亲生父亲的吕不韦。
在考古界,关于嬴政和吕不韦的关系至今也没有得到证实。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嬴政童年时代作为人质的经历磨砺出了他异常坚韧的性格,也培养了他对权力的欲望,他更希望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在公元前221年,秦国大将王贲在嬴政的授意下灭掉了燕国,领兵大举南下,一战俘获了齐王,最终统一了全中国。
38岁,这是嬴政建立秦帝国的年龄,同时他也宣布自己成为这个帝国的第一任皇帝秦始皇。这个从一出生就被当作人质、毫无地位的男孩,登上了权力的最高峰,他似乎是应该满足了,可是他没有。
嬴政自出生起就被王族中的种种权利斗争所围绕。他亲眼看到了子楚从一个不受器重的王子成为了秦庄襄王,嬴政自己又亲手完成了秦帝国的统一大业。这些经历使他对手中的权力更加珍惜。在建立秦帝国之后,为了加强中央ZF的集权统治,他马上着手修建驰道和运河,一方面是打通了各省之间的贸易通道,更重要的也是铺平了军事上控制全国的道路。他把六国残余的贵族以及他们的后裔全部迁移到都城咸阳,以消灭这些贵族造反的野心。实际上,登上皇位的秦始皇也没有任何选择,他必须无时不刻地展现自己的权威,以威慑任何可能存在的反抗,阿房宫的规划和修建则无疑将这种帝王的威严和气度显得更加至高无上。
遗憾的是,阿房宫最终只是秦始皇心中的一座宫殿,他没能看到自己的宫殿落成。公元前210年,秦始皇死在东巡的路上,他此行的目的是为了找到传说中的仙岛,解开长生不老的秘密。这时的阿房宫还远远没有建造完成,这个浩大的工程就交给了他的儿子秦二世。
秦始皇除了给自己的儿子留下遍布全国的庞大工程之外,也留下了国家灭亡的隐患。昂贵的阿房宫建设,使百姓们无法再承受下去。很快,起义的浪潮席卷全国。楚国的贵族项羽逐渐成为这场反秦斗争中最重要的领导人之一。
项羽最终把自己胸中的怒火付诸了现实,在进入秦都城咸阳之后他下令将所有秦朝的宫殿建筑烧毁,就连令人骄傲的阿房宫也没能幸免,传说中大火整整烧了3个月。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李毓芳介绍说:1号、2号和3号宫殿建筑遗址,都有被大火焚烧的痕迹,就是都把墙白都烧成了红颜色,还有大量的木柱灰,木柱子都烧成黑灰,还有火太大了烧成琉渣,像它的建筑材料瓦片也被火都烧成了红颜色。
毫无疑问,如果经历过大火,阿房宫遗址也应该留存了大量火烧的痕迹。李毓芳带领着她的考古队希望能够在阿房宫遗址上找到蛛丝马迹,但是工人们的探铲一次次地探下去,每一次带上来的只有夯土,没有火烧过的痕迹。在这之前的考古发现和阿房宫的传说还基本吻合,但是这一次,结果却截然不同了。
研究员李毓芳介绍说:除了东西部村庄覆压的地面以外,还有房屋和房屋之间的空地上,和花池里、猪圈旁、厕所旁全都进行了钻探,这么密集的钻探上面,一平方米5个钻孔,都没有发现一处有火烧的痕迹。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专家赵志君介绍说:假设这个阿房宫确实建成了,又被项羽一把火给烧了的话,那么在阿房宫的废墟上就应该形成一个很厚的灰烬层,这个灰烬层肯定有很多没有完全烧尽的木炭,烧焦的木块呀,其中对我们来说,比较关心的就是非常非常细小的那些木屑,炭化的木屑。
李毓芳不知道她脚下究竟是巨大的宫殿还是其他出人意料的答案。要找出真相就必须找出更多的线索,李毓芳又顺利地找到了东墙,西墙,北墙,但是南墙却迟迟没有出现。
这样宏伟的宫殿不可能只有三面墙。她勘探了几乎所有的区域,却只在夯土台的南侧发现了路土的痕迹。
研究员李毓芳介绍说:他只建成了三面有墙,就是那个西面、北面和东面有墙,南墙没有发现,南墙还没有建成,另外在这个夯土台基南侧面我们发现全都是路土,呈坡状的路土,那这个路土也就是当时夯筑这个夯土台基的时候,这些劳动力给踩踏得成了路土,都是呈斜坡状的,说明这个夯土台基的后期工作都还没有完成。
尽管阿房宫的传奇故事充满了神奇色彩,但是,探铲挖掘出来的却是和传说完全不同的结果。
研究员李毓芳认为,三面墙的里边没有一点宫殿建筑遗迹,首先没有秦代宫殿建筑倒塌的堆积层,更没有发现在建筑秦代宫殿时,建筑材料不可少的瓦当,另外呢,在这里边也没有发现一些个像殿址呀像壁柱啊,明柱啊,础石,墙壁,吃水井,排水设施等,这些宫殿建筑遗迹都没有。
现在,从考古发现来看,阿房宫永远留在了秦始皇的梦幻之中。
70万人的劳力在4年的时间里也只是完成一座夯土台基,而余下的那些设计精妙的建筑最终没有付诸实施。
这座传说中壮美的宫殿并没有被项羽焚毁,是因为它从来就没有建成过。
而杜牧在《阿房宫赋》中描写的阿房宫大火是杜撰出来的。
夯土台基和三面墙的遗迹就是这里仅存的一切。
2006年,关于阿房宫的谜团似乎已经被解开,考古学的新发现和结论是否意味着阿房宫的神秘传说将从此终结呢?
考古学的发现只是为我们揭开了神秘面纱的一角,让我们看到阿房宫一个真实存在的台基,它的全部容颜和魅力却仍然深藏未露。与其说阿房宫从来没有建成,不如说它还在“建设”之中,因为延续了2000多年的传说,还会在未来以某种方式延续下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