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册
- 0
- 阅读权限
- 255
- 日志
- 0
- 精华
- 3
- 记录
- 0
- 好友
- 1
- UID
- 264651
- 帖子
- 6378
- 主题
- 4865
- 金币
- 5531
- 激情
- 2154
- 积分
- 6199
- 注册时间
- 2008-6-12
- 最后登录
- 2013-2-2
- 在线时间
- 494 小时
- UID
- 264651
- 帖子
- 6378
- 主题
- 4865
- 金币
- 5531
- 激情
- 2154
- 积分
- 6199
- 注册时间
- 2008-6-12
- 最后登录
- 2013-2-2
|
官方语言
中国历史上的官方语言一直是中文(汉语和汉字)。白话文运动以前,中国使用文言文作为书写体系,而白话文运动以后,则推行白话文书写。
目前中国大陆的官方语言是普通话,官方文字是简体中文。在香港的官方语言则还有粤语和英语;澳门的官方语言除普通话外,还有粤语和葡萄牙语。地位比较特殊的台湾(参看台湾问题)也是使用汉语和汉字。除中国大陆以外的这几个地区所使用的文字则是繁体中文。
此外,中国各地还使用不同的汉语方言进行口头交流。
[编辑]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字
由于长期受到汉语的影响,中国的少数民族现在全部都能使用汉语进行交流。除个别民族以外,绝大多数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而且由于长期的交流合作,对于语言的影响很大。有的民族同其他民族一起使用同一种语言。
中国各民族语言从语言系属分类上来说,分别属于汉藏语系、阿尔泰语系、印欧语系、南亚语系以及南岛语系(关于南岛语系存在争议)。另外朝鲜语的归属存在争议。
有十个民族从来没有自己的文字,在中国政府的支持和帮助下,他们发明了新的语音字母。
[编辑]
汉藏语系、苗瑶语系、壮侗语系
汉语(包括汉族在内的各民族都使用,汉语的普通话是中国的官方语言)
(参看汉语方言、汉语方言列表)
[编辑]
藏缅语族
阿昌语(阿昌族)
阿侬语(怒族)
白语(或称民家语,白族)
仓拉语(门巴族)
藏语(藏族)
独龙语(或称俅语,独龙族)
格曼语(西藏藏族)
哈尼语(哈尼族)
基诺语(基诺族)
嘉绒语(四川藏族)
景颇语(景颇族)
拉祜语(拉祜族)
僳僳语(僳僳族)
珞巴语(珞巴族)
门巴语(或称仓洛语,西藏门巴族)
纳西语(纳西族)
怒苏语(怒族)
诺苏语(四川彝族)
普米语(普米族)
羌语(羌族)
柔若语(怒族)
撒尼语(云南彝族)
土家语(土家族)
彝语(彝族)
载瓦语(云南景颇族)
[编辑]
苗瑶语系
巴亨语(桂黔瑶族)
布努语(广西瑶族)
炯奈语(广西瑶族)
勉语(海南瑶族)
苗语(云黔湘苗族)
畲语(粤闽畲族, ~1K)
[编辑]
壮侗语系
标话(广东汉族, ~80K)
布央语(云南壮族, >3K)
布依语(贵州布依族, ~2M)
村语(海南汉族, ~60K)
傣语(傣族)
掸语
侗语(侗族)
锦语(贵州布依族, 2.4K)
拉基语(云南彝族, ~200人)
拉珈语(瑶族)
黎语(海南黎族, >0.8M)
临高语(海南汉族, ~0.5M)
毛难语(毛难族)
莫语(贵州布依族, ~5K)
仫佬语(仫佬族)
侬语
普标语(云南彝族, ~50人)
水语(贵州水族, ~0.3M)
佯僙语(贵州布依族, >10K)
耶容语(广西瑶族)
仡佬语(仡佬族)
羿语(川黔苗族, 濒危语言)
壮语(壮族)
[编辑]
南亚语系
布朗语(布朗族)
德昂语(或称崩龙语,德昂族)
京语(京族)
佤语(佤族)
[编辑]
南岛语系
台湾南岛语言共27种(大陆官方仍合称高山语)
[编辑]
阿尔泰语系
日本语(日本人)
[编辑]
蒙古语族
保安语(保安族)
达斡尔语(达斡尔族)
东部裕固语(裕固族)
东乡语(东乡族)
蒙古语(蒙古族)
土语
[编辑]
突厥语族
哈萨克语(哈萨克族)
吉尔吉斯语(柯尔克孜族)
撒拉语(撒拉族)
鞑靼语(塔塔尔族)
维吾尔语(维吾尔族)
乌兹别克语(乌孜别克族)
西部裕固语(裕固族)
[编辑]
满-通古斯语族
鄂伦春语(鄂伦春族)
鄂温克语(鄂温克族)
赫哲语(赫哲族)
满语(濒危语言)
锡伯语(锡伯族)
[编辑]
印欧语系
俄语(俄罗斯族)
塔吉克语(塔吉克族)
[编辑]
孤立语言
朝鲜语(朝鲜族)
[编辑]
已经消亡的语言
白狼语
和阗语
女真语
契丹语
粟特语
突厥语
吐火罗语
西夏语
鲜卑语
匈奴语
语言学家根据汉语方言的不同特点,把汉语划分为七大方言。在这七大方言内部,仍存在不同的次方言区。
在地理上的方言分歧也是很明显的。相隔几百公里,用北方话的北方人一般可以相互理解,但某些地区语音和词汇的变化也是很大的;然而在中国南方的许多地区,尤其是山区,例如福建,相隔只有十公里的当地居民也许已经不能互相理解了。
北方方言:又称“官话方言”。指北方地区、湖北大部、四川、云南、贵州、湖南北部、江西沿江地区、安徽中北部、江苏中北部所使用的母语方言。北京话、天津话、东北话、西安话以及南方的成都话等都是北方方言的代表。北方话是现代标准汉语的基础(大陆称为普通话,台湾称为国语)。使用这一方言的人占中国人口的70%。
北方方言的明显特点包括:失落了大部分的中古辅音韵尾。中古汉语中的“-p,-t,-k,-m,-n,-ng”现在已经只剩下“-n,-ng”。同时,与其他方言相比,北方话在失去清浊对立的过程中,没有经过剧烈的声调分化。因此,北方方言包含了大量的同音字以及相应产生的复合词。这在其他方言中比较少见。
吴方言:在江苏南部、安徽南部、上海和浙江大部分地区使用。典型的吴方言以苏州话为代表。其中安徽西南部受赣方言影响,浙江南部保留了较多古代百越话特征,以至不能和作为典型吴语的太湖片吴语通话。使用人数大约为总人口的8.4%。这种方言的对清浊辅音的区分是一个很明显的特点。
客家方言:在中国南方的客家人中广泛使用,包括广东东部、北部、福建西部、江西南部、广西东南部等地,以梅县话为代表。虽然是一种南方方言,但客家话是在北方移民南下影响中形成的。客家话因而保留了一些中古中原话的特点。使用客家话的人口大约占总人口的4%。
闽方言:在福建、海南、广东东部、菲律宾、台湾、新马等东南亚国家与其他海外的一些华人中使用。由于闽语的内部分歧比较大,通常分为闽南方言(以厦门话为代表)、闽北方言、闽东方言(以福州话为代表)、莆仙方言和闽中方言。闽语是所有方言中,唯一不完全与中古汉语韵书存在直接对应的方言,其中以闽南语最具影响。
闽南语(狭义的,即闽台片闽南话)共有“m,n,ng,p,t,k,?(问号代表‘入声弱化’)”七种辅音韵尾。闽南语是汉语中声调较复杂的方言之一,泉州音有8个声调(不含轻声),漳州音、厦门音、同安音、台湾音通常有七个声调(不含轻声)。同时,闽南语也是保留中古汉语最完整的方言之一。泉州音和漳州音是其它支系的母语,闽(南)台片的闽南语内部较为一致。广义的闽南方言还包括海南话、潮州话、浙南闽语等,使用闽南语的人口大约为总数的4.2%。
粤方言:以广州话为代表,在广东省、香港、澳门和海外华人中被使用。粤方言是汉语中声调最复杂的方言之一,通常有九到十个左右。同时也是保留中古汉语最完整的方言之一。粤方言包含了p,t,k,m,n,ng六种辅音韵尾。粤方言内部的分歧不大。使用粤方言的人口大约为总数的5%。
湘方言:在湖南使用。通常被分为老和新两类。新湘语更接近于北方话。湘方言以长沙话(新)及双峰话(老)为代表,使用者约占总人口的5%。
赣方言:以南昌话为代表,主要用于江西大部、湖南东南部。使用人数约为2.4%。
下面的几种方言是否构成独立的大方言区,现在尚有争议。
晋话:在山西绝大部分以及陕西北部、河北西部、河南西北部、内蒙古河套地区等地使用,以太原话为代表。通常被认为是北方方言的一种。
平话:在广西的部分地区使用。通常被认为属于粤方言。
你可以上参考资料去看看,有个方言区的分布图,呵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