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仙来居伴奏网

 找回用户名密码
 註@冊
查看: 899|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贴] 心灵的震撼--儿子17岁起替亡父还债67年 还清时已84岁 [复制链接]

Rank: 3Rank: 3

UID
282320
帖子
1346
主题
325
金币
55
激情
953
积分
190
注册时间
2008-9-18
最后登录
2020-4-28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7-1 14:03:3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60多年这本账簿始终在伴随他
古语有云:欠债还钱,天经地义。可“欠债的是爷,要债的是孙”的现象在现实中却屡见不鲜。郑宜栋,84岁的他还在主动上门偿还亡父的债务,老人用行动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具有人类学意义的样本:物质再发达,善良品德不可丢。
  为父还债,老人的事迹如发酵的酒,在当地迅速散发出浓浓的香味。当然,这当中也免不了夹杂着少许质疑声,“出名?你瞧我这个老头子出名还顶啥用?”6月19日,接受采访时的他反问记者语气非常坚决。
  老人说,这世间只有一件东西陪伴了他67个年头,那就是早已发黄的旧账簿;这世间只有一个信念永存心头,那就是为父还债。
  见证:老人走村串户为亡父还债
  “梆梆梆”,敲门声将午睡的郑水明(化名)惊醒,打开大门一看,门外站着一个白发老人。郑水明看了看堂屋上的时钟,时针指向1996年4月23日13时20分。
  “你找谁?”郑水明暗忖,要饭的咋要到乡下这地方来了。
  “找你家。”老人的声音很有力。
  “你是谁?”郑水明对这位不速之客的到来感到很意外,他准备关门。
  老人急了:“你是郑东(化名)的后人吧?”老人的问话让36岁的郑水明略感一愕,暗想,这老人与我爷爷莫非有什么仇恨?
  “我是来还债的!”老人说完,冲远处的一位三轮车司机吆喝起来:“小伙子,把茶油提来。”
  这个小伙子是老人花50元一天聘请来拉三轮车的,从4月9日起,小伙子就踩着三轮车跟着他挨家挨户地送茶油、桐油。当小伙子得知老人是为已去世几十年的父亲还债后,大为感动,自愿把车费降到30元一天。
  “我家里又没他欠债的凭据啊,世间竟还有这样的好人。”郑水明目送老人一拐一瘸离开时,陡然有一种泪要涌出的冲动。
  到郑水明家已是老人拜访的第98户人家了,此前,他也多次遭遇类似尴尬的开场白。
  显然,当地村民对这位在中国算得上是最老的还债人的突然造访还没有足够的思想准备。
  还债:萌发在17岁少年心中
  郑宜栋的老家在上饶县黄沙岭乡麻灯村溪背小组,其祖父在村里开了一家榨油坊。郑宜栋回忆说,村民都喜欢将桐籽、茶籽、油菜籽挑到他家里来榨油。
  时间定格在1942年农历八月二十七日14时,17岁的郑宜栋和哥哥、父亲一起在田里堆稻草。乡丁催促其父亲马上去服役,郑宜栋的父亲顶了几句嘴,怎料乡丁竟开枪将他打死。哥哥见状欲上前拼命,也死于非命。
  时间倒退两个小时,郑宜栋的父亲端坐在内屋的饭桌上,毛笔在手中挥舞,聚精会神地记录着欠下的债务,近100页的账簿里面详细记载了还债人的名字和相关金额,为了这本账本他连续书写了三天两夜,12时35分左右,第106户还债人的情况写完。1个多小时后,墨汁尚未干,而他却永远不能再亲手偿还自己的债务了,这一切仿佛冥冥中成了生死的魔咒。
  “更没想到的是竟有人趁火打劫,将堆放在家里的茶籽、桐籽盗走。”6月19日,在上饶县郑宜栋家中,老人回想起过去的一幕幕时嘴角仍搐动得厉害。
  父亲死后,郑宜栋家的生活陷入困境,母亲挖野菜回家给他和弟弟充饥。一天,郑宜栋做了一个怪梦,他梦见父亲突然来到他床前对他说:“伢崽啊,我清白做人一世可不想留下骂名,欠下的债务你可要帮我还清啊。”当郑宜栋在梦中被吓得坐起来的刹那,他的目光突然盯到父亲柜子上那一大堆凌乱的文字材料。他翻了翻,果真找到一本账本。
  还清:在67年后的今天
  1943年,郑宜栋翻山越岭到福建去做盐生意。该年年底,他把40斤桐油送到一个叫翁小二的家里,这是他第一次替亡父偿还债务。这种小额还债一直持续到1949年。
  解放后,郑宜栋先后担任过区农协主席、公社党委书记等职务。妻子没有工作,全家人的生活重担基本由他独力承担。
  “虽然长期掌权,但他严于律己,为官十分清廉,家里长期捉襟见肘,入不敷出。”在曾和郑宜栋同在人民公社上班的老人汪和水(化名)眼里,郑宜栋是一个公私分明的好人。
  1974年春,一场风暴吹塌了祖屋的一堵墙,压死了一头猪,掀掉了一半房瓦,郑宜栋举债数千元修建了一栋新房。
  “从1962年到1982年,丈夫的一条内裤穿了20年,补了又补。”妻子郑荣仙回忆。
  1989年,还清自己做房欠下债务的郑宜栋,也到了退休年龄。他用了半年时间对账本进行整理。老人省吃俭用终于攒下了一笔钱托人到粮站买来上百斤菜油,他又一次踏上了去老家还债的道路。
  1993年,他拉着200斤茶油和菜油再次回老家。“每次还债都要花半个月左右,由于欠债涉及好多个村庄,有的债主后人很多,有的没有后人,我要一家家地核实。”郑宜栋说,还债之路并不轻松。
  1996年,郑宜栋如愿“还清了”父亲所欠下的所有债务。
  然而,2008年底在一次与人聊天时,郑宜栋猛然意识到解放前人们用的是老秤,老秤以16两一斤计量。解放后所用的新秤则以10两一斤计量。当年父亲以老秤称量油料,而此前返乡还债时则是按新秤计算的。这一发现让他深深自责,懊悔万分。他四处打听老秤与新秤之间的具体差额。多数人说老秤比新秤多10%的分量,也有人说多15%。郑宜栋决定按15%的分量予以补偿。
  今年5月19日,他如愿以偿将父亲所欠桐油800多斤,茶油、菜油各400斤偿还完。
  “在那个世界,父亲终于不再欠债了!父亲和我的最大心愿终于了啦!”郑宜栋长叹一口气。
  不解:老伴子女没一个赞成的
  郑宜栋还债一开始并没有得到家人的赞成。
  “1989年,老头说要还债时,我死活不同意,为此,我3个月没有理他。”郑荣仙说,不仅她反对,就是七个子女也没一个支持的。
  有的说:“好几十年了,债主们没来索要过,想还债也找不着人;如果债主要计算利息,这么多年了你还得起吗?”
  有的则担心道:“当年爷爷只在账簿上记载了各户债主的油料数目,万一债主不认你的账簿记录,去还债岂不是惹火烧身?”
  有的说:“当年有些债主出于对咱家的深切同情而主动放弃债务,你今天去还债,等于不领人家的情。”
  众多子女把各种坏结果都想过了。不过,事实面前,他们的顾虑后果并没有发生。相反,老人的义举竟然一不小心在当地广为传颂了。
  今年5月,当地电视台无意间听说了郑宜栋事迹,造访郑宜栋家。郑宜栋意外成了当地的“名人”,社会好评如潮,当然也夹杂着一些质疑声。对此,老人不解地反问:“像我这样快要进棺材的老头还出名图啥啊?”
  有当地居民纳闷:“郑宜栋的子女现在都有能力了,怎么不帮他去还债呢?”
  “我父亲是一个自尊心特别强的人,后来我们想帮他,但被拒绝。”现在上饶县旭日街道办事处上班的郑爱萍说,现在他们都能理解父亲的行为了。
  感动:在百姓间传颂
  “知道这事后我非常感动!”上饶县旭日街道办书记林上蒲饱含深情地说:“67年的债务资料保管就非常不容易,老人67年的良心与决心让人钦佩。”他还进一步说,和谐社会需要更多的诚信精神,而眼前的例子则是和谐社会最需要的题材。
  “以前只知道老人是一个热心肠,喜欢帮助别人,没想到他竟然这么执着。”上饶县旭日街道办信美社区居委会主任杨化菊很意外,“我们居委会居民都应向老人学习。”
  大屋村的一位债主何方早已过世,他的儿子何正对上门还债的郑宜栋说:“我父亲生前没有说过这件事,我不能不明不白地收你的油。”郑宜栋便让他看账簿上的记载,何正仍然拒收,说:“如果当年你父亲还了我家的油忘记销账了呢?我若收了你的油,就是没有良心。”后来老人两次登门劝说,他才收下。何正告诉记者,这样的老人他还是第一次遇见。
  郑宜栋第二次返乡补偿时,许多债主的后人都以种种理由拒收补偿款。村民郑里连告诉记者,郑宜栋的这种行为感动了很多人。郑宜栋对此不以为然:“真正要感动的是我,村民的后代没一个人向我讨过债。”
  道德:金钱难以衡量
  江西省社会学学会会长王明美认为,老人还债行为考验了人的极大忍耐力,反映出的是老人“欠债还钱,天经地义”朴素的诚信品德。在社会普遍缺乏诚信的今天,老人用常人难以想象的行为告诉我们什么是诚信,他启迪和感动了社会大众对诚信的再次思考。古人云,仓廪实而知礼节,从郑宜栋老人的故事中,我们看到了在一个衣食无忧的社会,一个普通人对美好的精神面貌的向往。
  江西财经大学法学副教授刘虹指出,我国民事最长诉讼时效为二十年,60多年债权人都不主张自己的权利,这等于他们放弃了这种债权。因此,从法律上讲郑宜栋无须还债,但从精神、道德上他的行为是无法用金钱衡量的。
  文、图/首席记者陈华世

Rank: 2

UID
312773
帖子
143
主题
2
金币
2
激情
370
积分
16
注册时间
2009-1-5
最后登录
2022-7-16
2
发表于 2009-7-3 21:44:11 |只看该作者
强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註@冊


联系微信QQ:5087708 Email:5087708@qq.com
本站所有资源均来自网友上传分享,仅供试听,若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