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家最佳公司都想招聘有团队精神的人,但应聘者在面试中习惯说的,是“我”而不是“我们”。中国的学校最应该教的是心态——自尊和宽容,宽容别人也宽容自己。
网上激辩儿童学分论与儿童快乐论。后者的理由是,如果你让一个儿童有个快乐的童年,那即使长大不成功也算够本;反之,如果让一个儿童童年悲惨、考试连连,那长大了即使再成功又有何用?
说说李安的例子,其父要他功成名就,中国传统的出人头地,做大学教授,而他却选择导演。李安式困惑最终导致李安式跨界,因冲突而产生艺术张力。拧巴出来的人才,李安算一个。其名李安,其实不安。
美国人为什么不学奥数却成为人才天堂
还是从儿童开始说起。学校让儿子做《黄冈小状元》数学题,二年级就拧他们去奥数班。奥数班上,有的小孩无所谓,有的小孩大哭,我那俩属于死皮无所谓的,结果当然是回来被骂得要哭。让儿童强拧来长“智慧”,其实是长痛苦。试举这样的题:“甲加乙120,乙加丙110,问甲比丙大多少数?”这种题一列方程就出来了,可对于一个小学二年级的、满脑子卡通的顽童来说无异天书。他们更喜欢做这样的题:“一桶可乐共8升,甲乙要平分,但只有两个5升和3升的杯子,问如何平分?”有思维的乐趣。笨点的可以用家里的杯子比划比划,一比划就出来了。
本人没有参加过跨国公司的面试。如果出题,我想不会是第一道那种而是第二道“分可乐”,最佳答案也许不是如何平分了,而是甲对乙说:你看着分吧。这样才是teamwork,才是今后团队之间的信任吧。
《财富》发表文章“教你应聘最佳公司”上说,即使在经济衰退时期,全球100家最佳公司也在不断求贤纳才。在简历上强调义工经历,并热衷于社区服务;你要拿出讲故事的本领;做一些有创造性的调研,上网搜索没有用。一位招聘者说:“极少有人做细致的调研,包括跟我们的客户交谈,如果你做了,那你几乎肯定会被录用。”
“独行侠”免谈。大体上讲,100家最佳公司都想招聘有团队精神的人。另一位招聘者称:“我实际上会数应聘者在面试中说‘我’的次数。我们更愿意听到‘我们’这样的词。”
盘点个人所学,一生学了17年,基本都在考试,考试内容呢,95%是用不上的。讽刺点讲,不如机场两大热门图书,工具类和励志类更“有用”。大学时做过整整一本《李米特洛夫高数集》,结果现在成了个码字匠,高深的数学题一道都未用上。
回想起来,学校里最应该教心态,自尊和宽容,宽容别人也宽容自己。归国朋友说,美国小学课本是代代相传的。美国是个浪费的国家,人口占人类5%却消费地球1/3能源,却会跟一本小学教材较劲。这届学完传下届,一种精神,一种传承,一种心态。反观国内,小学生书包鼓得像旅行箱,带拉杆的,众多书学完一丢或当废纸。实在惭愧。“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考,考,考,老师的法宝”。重点班或奥数班是学校的一场阴谋。为维持这项阴谋,老师们想出一系列刁钻的题来折磨学生。我们杂志社的美术顾问是个“不合格产品”,如果按当今考政治英语来考学,他肯定毕不了业。难怪陈丹青退出,质疑艺术类学科怎么培养起数字尖子来了?
据说广州番禺的祈福中学有个“发现才能法”,即使某个学生有9个缺点,只要抓住他一个优点,鼓励并发扬光大,最终也能成才。所以这个学校收费很贵。多年来一直疑惑,美国人为什么不学奥数却成为人才天堂。
人生最有意义的事是什么都不做,除了自己感兴趣的
人生最大的幸运,就是在这个世界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事情,然后再在里面找到一个饭碗。这是香港作家李碧华的忠告,想必她自己是达到了。
依李的话,假如感兴趣的事情做不了,不能拿来当饭碗,这便是人生最大的不幸。不幸的是,我们大都沦为了这种不幸。
不是吗,问问有多少人是喜欢当下工作的,又有多少人牺牲了少年时的志向。现实的情况是,被攻击得最多的垄断部门是大学生们最想去的;被攻击得最多的官员是大学生们最想当的,录取比例可以是几百比一、几千比一甚至几万比一。为了饭碗牺牲兴趣,这是多数人的现实选择,多数人的悲剧。而悲剧下找到的工作怎么能有个正常心态呢。
不妨改一改黎叔的台词:21世纪最缺的是什么?是人才!人才最缺的是什么?是心态!现在的老板抱怨最多的是80后员工的频繁跳槽。其实雇佣双方心态都不对。
初中时班主任讲过一个励志故事,大意是某顽童不成器,长大后犯罪判了死刑,究其根源是母亲的宠溺,此子上学了还在吃母亲的奶,宠溺可想而知,临了,吃奶的逆子提出最后要求:想再吃一口妈的奶,结果怎样呢,他把妈的奶咬了下来,说:“就是你,让我落到这个地步!”当时听完这个故事只能用震惊来形容,后来知道是部电影。彼时的初中生听不到多少关于奶的话,哪像现在奶在网上满天飞。清楚地记得当时男老师一边在胸前比划着,一边咧咧嘴说:“把这个给咬下来了。”本人中学、大学、研究生17年,老师教的知识几乎忘光,唯记下了这个段子。
现在想起来,这段子仿佛是讲给80后、90后、千禧后们听的。如果混得好是因为有个好老爸,就像石康的《奋斗》描写的,家长们非权即贵,都够开房地产公司的了。如果混不好呢,就是我初中老师讲的那个“咬下来”的故事,“活该,谁叫你们当初不教我奋斗呢?!”中国人的成功心态就是这样,寒窗苦读或万般溺爱,最后都希望出人头地。可世界上哪儿那么多出人头地的位置呢。
学校里最该教的没教,那就是自尊和宽容。当下中国人最缺的资源不是石油和资金,而是心态。个人也好、国家发展也好,都可当做上面那道分可乐的题,都愿意看到对方说,“你看着分吧。”其实这个世界的资源是不能够被平分的。
眼下梁文道的一篇“寻找民族和解的最大公约数”引发众多跟贴。一位立场中立的老外用英语回贴:欧洲人不愿看到中国人分享世界财富,那是一个庞大的需求。欧洲人或者西方人更愿意看中国的笑话,因为这对他们有利,满足他们一贯的“道德优越感”。我注意到,开年以来,官媒中“大国崛起”四字消失殆尽。
老子教我们“柔顺似水、道法自然”,这个“自然”就是自己的天性,觉得不舒服的事就不要做。中国当下“急吼吼”的心态,最需要二千多年前的良药。南怀瑾曾妙喻,佛家是开米店的,提供精神食粮;儒家是开杂货店的,应有尽有;道家是开药店的,有病治病。当代中国人吃下一颗名叫“成功”的毒药,需要老子来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