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仙来居伴奏网

 找回用户名密码
 註@冊
查看: 108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心情] 国人独具武侠癖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UID
264651
帖子
6378
主题
4865
金币
5531
激情
2154
积分
6199
注册时间
2008-6-12
最后登录
2013-2-2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1-13 12:34:16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中国人崇拜武侠,不仅武侠书报畅销海内外,武侠背景的功夫电影更打人世界电影之都好莱坞。要理解中国人何以偏爱武侠,人人都想做“老大”,一切还须从江湖说起。
     武侠的文化母体是江湖。武侠首先是“侠”,其次是“武”,合而为一,成为拥有武功的侠客。侠,即是游离体制外的实力人物。
     中国人何以独具“武侠癖”?盖因武侠故事给予深陷江湖氤氲的小人物一个白日梦的机会,使其从中寻求自我解脱和升华。梦境与现实的江湖互为表里,同属一个精神符号体系。江湖化越深,就越崇拜武侠,武侠故事就越流行。
     武侠文化流行与社会江湖化之间具有高度相关性,清朝比明朝流行,民国比清朝流行,解放后比解放前流行,两相比较,便彰显了体制管理真空与武侠文化盛行的渊源。只要正式规则松懈,非正式规则就泛滥,随之,武侠故事就繁荣昌盛。
     《鹿鼎记》的过人之处,是以主人公韦小宝这样一个飞黄腾达的流氓的命运描写,揭示了近代中国社会轨道的非理性,以及江湖化的真相,江湖颠覆正统体制,使整个社会变得荒诞。金庸精细地设计了一个人物,处处与儒家准则对着干的混混,一反 “温良恭俭让”的心狠手辣。韦小宝这一人物设置,在文学技巧上是对近代中华文明的暗喻和反讽,讲义气、不择手段、有奶便是娘、飞黄腾达、美女如云等等,尽是江湖道上之准则。它反映了一种高度江湖化的社会伦理和价值结构,只不过普通中国人浑然不觉,“润物细无声”地嵌入了国人的集体意识。
     反思近代国难的文字可谓浩若烟海,居然是金庸小说率先揭示了近代中国的江湖性颠覆的事实:即明清以后“古典性”的终结,“江湖性”的发端,现代性的薄弱,使中国演变为一个江湖国家。
     不谈江湖,中国社会就不好理解。通过它,即便不能打开所有疑惑,也能切开一道口子。
     孔门之学,私塾里可读,生活里也可用,“三纲五常”、“五伦八德”、“长幼有序”、“尊老敬贤” 等均系旧时代宪章纲领,言之行之,并行不悖。尽孝有《孝经》,做人有《中庸》,行事有《礼记》,治国有《孟子》,修身有《大学》,儒家重视“言必信,行必果”,知行合一。所以,那些社会上所谓“书本里学不到”的东西,那些光做不说的东西肯定不在儒家。
     年轻人踏入社会第一课,书本不让说又必须明白的,究竟是什么?其实答案非常简单:就是要搞好人际关系,打好社会基础,核心是搞定上司、领导、大哥的关系。正规的书本,哪敢这样教人?既然正规书本不敢说,那就变成“社会上的东西,书本里学不到”了。学不到什么?江湖之秘技也。
     这说的还只是入门。随着乳臭小儿在社会上立足,羽翼渐行丰满就要放单飞。这时不仅需要上下拉关系,还需要横向搭关系,建立属于自己的私人关系网。打下基础后,就要灵活运营私人网络,搞好战略经营,力争混个出人头地、飞黄腾达。这就叫“长袖善舞”。混到这般功夫,可以出师了,按江湖黑话说,可以自立“香堂”了。
     这一套哪里来?追踪溯源,来自官场收门生和江湖拜码头的原型。二者没有本质差异,都是江湖,一个黑道江湖,一个白道江湖,门道相通。除了入门课,实用而讲不出口的“学问”还多得很。
     清代以前的江湖,多属半宗教性的秘密结社。经过晚清至民国百年间酝酿,江湖帮会全面渗进中国社会各阶层——官场、军队、司法、商界等权力领域,以及传媒、演艺、学校、医院等文教领域。同时,江湖的价值观、组织模式和习俗规范也被传播至广大公众。一时风气转向,公众起而效尤,社会生活被深深打上江湖烙印,白道人也被染上黑色,变成“灰”道。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註@冊


联系微信QQ:5087708 Email:5087708@qq.com
本站所有资源均来自网友上传分享,仅供试听,若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