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行业中,北京口音代表了一种身份的认可。一在众多影视作品中,北京口音已经成为一种标志,一种有十足底气的标志。 众多自外地到北京发展的演员或者说文艺爱好者,在没有成名之前,被称之为“北漂一族”。成名之后,这个“北漂”的称呼像是被漂白了一样,而地方口音是最先被漂白的一部分。在中国娱乐圈里,我相信排名前一百位的娱乐名人,土生土长在北京的不会超过一成,大部分人是通过学习而留在北京发展,继而在这个被称为“中国好莱坞”的城市里,拍戏、录音或者演出并功成名就。打开娱乐节目的访谈,你可以惊讶地发现,无论是采访者还是被采访者,都操着浓浓的京腔在不停地说着。 同样是各个电视台的访谈节目,哪怕收看的是一个西北边远地区的电视节目,电视这个行业的通用语言仍是具有浓厚北京口音的普通话。你可以说北京有一所专门培养主持人或者播音员的大学,但是最有意思的是那些长年在大陆工作的香港地区或者台湾地区的电视产业工作者,久而久之也开始操一口京腔。这种情况在十几年前正好相反,当“港商”这个名词频繁出现在内地诸多媒体的新闻版面上时,那种拖长的广东普通话几乎是一种时髦,以至于各地很多的广东菜馆里面都是啦来啦去的拖腔。 就好像中国内地最大的晚会——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一样,各地的方言成为一种标签或者是符号:东北口音代表了赵本山式的大大咧咧的自我嘲讽;上海口音通常出自小里小气的精瘦男子;山东口音则经常出现在表现部队生活的小品里面;河南口音则多半是火车站候车室里面的农民工代表。尽管这种标签式的口音注解博得了大家的哈哈一笑,但是你不得不承认,小品里面的北京口音很少出现,也许导演认为说北京话的小品很难带有明显的地域色彩,并且在相声里面,北京话是主要的表现形式。 一个地方的口音代表了一个地方的包容程度。这种说法也许有些偏颇,但是我没有见过一个香港或者台湾朋友,在上海生活多年之后可以操着一口流利的上海话和我交谈,倒是经常在北京的茶餐厅看到一群香港人操着不咸不淡的北京话大叫“服务员儿”。来自加拿大的大山,已经可以以假乱真地去说相声,并且当起了广告代言人。这样看来,说不定哪天北京话会成为继著名的伦敦口音之后第二个为全球所接受的方言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