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仙来居伴奏网

 找回用户名密码
 註@冊
查看: 115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心情] 中西贵族两相异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UID
264651
帖子
6378
主题
4865
金币
5531
激情
2154
积分
6199
注册时间
2008-6-12
最后登录
2013-2-2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5-9 17:55:59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在西方,贵族并不是随心所欲和奢侈享受的代名词,也绝不是指暴发户,它指代的是一个民族中有责任感、荣誉感和进取心,同时具有独立与牺牲精神的精英阶层。在贵族的光辉外表之下,也有着许多不为人知的辛酸无奈。

荣誉比生命更重要

西方的贵族精神首先是一种荣誉感。中国古代的皇亲国戚,天生就是贵族,还可以靠国家的财政养一辈子。而西方贵族的荣誉则是自己争取来的,贵族后代除嫡长子之外,绝大多数继承不了祖辈的爵位和财产,他们只能从事军职或者教职,最终靠自己的奋斗来获得财富和贵族头衔。即便是嫡长子也不能安享富贵,而是要随国王鞍前马后地征战,战死沙场并不是什么稀罕事。

因此,古代欧洲的贵族都具有强烈的荣誉感,他们把荣誉看得比生命还重要,绝不会为生命而放弃荣誉,而且一旦自己的荣誉受到玷污,他们宁死也不愿屈辱地苟活。

英国的威灵顿将军,他在滑铁卢同拿破仑进行决战时为了在第一时间得知战场形势,冒着炮火去前线观察敌情,他的参谋多次劝他撤下去,可威灵顿岿然不动。参谋只好问他万一阵亡了有什么遗言,威灵顿头也不回地说:“告诉他们,我的遗言就是像我一样站在这里。”

牺牲精神可不只是说说而已,西方的贵族的确也是这么做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约有600万英国成年男性奔赴战场,其死亡率为125%,但其中英国贵族的死亡率却高达20%,当时英国著名贵族学校——伊顿公学的参战贵族子弟伤亡率更是高达45%。按照常理,英国贵族大多担任军官,为什么阵亡率反而远高于一般士兵呢?答案很简单,拥有高度荣誉感的英国贵族总是冲锋在前,撤退在后,而且都坚持轻伤不下火线。

为公众服务,义不容辞

西方的贵族从来不因为自己高贵的地位而看不起平民,相反的,在他们看来,保护平民,甚至为他们去牺牲是贵族义不容辞的职责。

中世纪分封制下的贵族,作为一方领地的统治者,拥有绝对的权力,虽然担负效忠义务,但他们并不惧怕作为最高领主的国王,他们怕的其实是衣食父母——也就是自己的臣民。欧洲的贵族与臣民之间,其实是一种保护人与被保护人的关系。如若贵族没能尽到保护臣民利益的职责,那么臣民们就会出走,投奔遍布欧洲的自由城市,领主的势力也就随之衰落。而这也正是欧洲贵族尊重平民、勇于承担责任的根源所在。

中世纪贵族“为臣民负责”的传统,到了现代便转化为“为公众服务”的精神。在今天的西方,我们也经常可以看到诸如哈佛、耶鲁、牛津、剑桥等贵族名校,一到周末便人去楼空——学生都到社区、医院、教堂和养老院当志愿者,为公众服务去了。

可见,奢侈并非贵族的身份标志,只有暴发户才需要用炫耀性的消费来证明自己的价值。真正的贵族虽然有钱,但并不在乎钱,更不以聚财和享受为人生目的。他们在生活上是低调的,如果有竞相攀比的行为,那通常也是在各种赈灾拍卖和捐助之中。

贵族精神永不倒

贵族精神,本质上是一种精英精神,其意义并不只在于贵族本身,而是它可以熏陶整个民族。

大家也许不会忘记,在电影《泰坦尼克号》里,下沉的游轮甲板上,人们往来穿梭,各自逃命,而乐队却仍在认真地演奏,一丝不苟地继续他们的工作。当他们面对着逃散的人群,奏完最后一个曲子——圣公会的赞美诗《秋天》的时候,面前已是一片汪洋……然而,他们却能保持贵族的精神互相道别:“诸位,今晚能与你们一起合奏,深感荣幸。”坦然得就像在音乐厅演出结束一样。

在整个泰坦尼克海难中,有1500多人葬身大海,其中绝大部分是男人。他们中间有亿万富翁、资深报人、炮兵少校,也有著名工程师,直到生命最后一刻,这些“绅士”仍然恪守着“儿童优先,女士优先”的原则。

当人们劝说67岁的头等舱乘客、全球最大的美斯百货公司创办人斯特劳斯上救生船时,老人断然拒绝道:“在还有女人没上救生船之前,我绝不会上。”这不正是欧洲贵族“光荣、自豪和威风凛凛属于那些救助妇孺、慷慨赴难的战士们”的信条吗?

所以说,贵族精神对任何一个民族来讲,都是非常宝贵的财富,因为当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拥有贵族精神时,这个民族就不会被流氓精神和暴发户精神所折磨,而是活得很快乐、很有尊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註@冊


联系微信QQ:5087708 Email:5087708@qq.com
本站所有资源均来自网友上传分享,仅供试听,若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