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仙来居伴奏网

 找回用户名密码
 註@冊
查看: 48379|回复: 4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公告] 歌剧的发展历史  关闭 [复制链接]

天外飞仙

我是黑帮的!方

Rank: 4

UID
37132
帖子
563
主题
28
金币
801
激情
6
积分
897
注册时间
2004-11-9
最后登录
2012-5-26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3-7 18:52:59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歌剧的起源与诞生:
歌剧,歌剧是一种音乐、戏剧、舞蹈综合的艺术形式。它起源于16世纪末期佛罗伦萨。也可以说从这时期起才开始真正有这种艺术的产生。其实在古希腊时代。希腊人就已经利用音乐来帮助表现诗歌的内容。如索福克勒斯、爱斯基路斯的诗篇在朗诵时,常以弦乐器或木管乐器为伴奏。并用合唱来配合动作及剧情的发展。实际上,带有音乐的戏剧。不仅在古希腊有,在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也有。中世纪的教会音乐中,有-种称作“宗教戏剧”(又称作奇迹剧、神剧、清唱剧等)的体裁,它是专门表演圣经故事的,有朗诵,有独唱,有合唱,也有角色和动作表演。文艺复兴时期的“牧歌剧”、“田园剧”也是类似的形式,只是它的内容以表现生活场景为主,例如爱情,饮酒,打猎等等。应该说,它们是歌剧艺术的诞生的重要基础。早期的宫廷尝试:

16世纪末,在意大利的佛罗伦萨有一群知识分子、专家学者、聚集在巴尔第伯爵的宅第里,讨论古希腊音乐理论。他们借鉴古希腊悲剧,把音乐和文字交织在一起,想给当时的音乐一个新的面貌。这个自称为卡梅拉塔会社的团体(也称佛罗伦萨艺术集团)成员有;艺术家和文学艺术事业的资助者巴尔第;希腊语言学者吉罗拉莫?梅;诗人渥太维奥?林奴契尼;音乐家有维琴佐?伽利略、皮耶罗?斯特罗齐、雅格布?佩里、朱里奥?卡奇尼等。他们时常欢聚在一起唱歌、演奏乐器。他们认为创造出一种文字与歌唱水乳交融的音乐,是音乐创新的最佳途径。当时统治佛罗伦萨的梅迪奇家族在宫廷里为他们提供了实验这种新艺术形式的机会。

佛罗伦萨艺术集团里对歌剧做出较大贡献的有雅格布?佩里(1561-1633年)和朱里奥?卡奇尼(l551-1618年),他们是歌剧这块处女地的拓荒者。

佩里是歌唱家兼作曲家,他曾在一部幕间剧中成功地扮演了传奇性的歌手阿里昂。他很成功地创造了一种介于歌唱与说话之间的宣叙调,人声在协和音程和不协和音程进行中,数字低音保持稳定不变,用以模仿说话的连续进行。这种宣叙调听上去象音高不停变化中的自由朗诵。

卡奇尼是职业歌唱家、作曲家、演奏家这种多重身份对他从事歌剧事业起到了特殊的作用。卡奇尼开创了一种新的依据歌词音节的歌唱性风格,力求吐字清晰灵活,并用数字低音加以伴奏,是宣叙调(朗诵调)的创始人之一。他还在旋律线的适当地方加上装饰音,形成了16世纪歌唱时的炫技方法。

1597年,佩里和卡奇尼根据诗人林奴契尼取材于希腊神话的脚本而创作的历史上第一部歌剧《达芙尼》诞生了。并在贵族宫内首次演出中获得了成功,轰动了整个佛罗伦萨,这证明了他们的试验颇为成功。虽然这部歌剧是在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影响下,意在恢复古希腊戏剧精神。但它却为确立歌剧的形式,以及对后来的歌剧、管弦乐合奏艺术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可惜这部最初的歌剧现已失传了,保存至今最早的歌剧是这三个人合作写的第二部歌剧《尤丽狄茜》,这是第一部以色雷斯歌手兼竖琴家奥菲欧的神话改编的歌剧,尤丽狄

茜是奥菲欧的妻子,她被毒蛇咬伤而死,奥菲欧进入地狱恳求魔鬼让尤丽狄茜复活。他充满感情的歌唱打动了魔鬼的恻隐之心,于是被获准带着妻子尤丽狄茜重返人间。1600年年10月6日在法王亨利四世与梅迪奇家族的玛丽亚的婚礼庆典中呈演,受到了热烈的欢迎,后来成为古典戏剧的典范作品。歌剧至此即成为一种大众所承认的艺术形式。
[img]http://www.xianlai.com/attachments/month_0504/z6xsepws=_j12QTu2uVM6l.gif[/img] [img]http://wpa.qq.com/pa?p=1:15574006:11[/img][url=http://wpa.qq.com/msgrd?V=1&Uin=15574006&Site=www.xianlai.com&Menu=yes]哥们~有事您说话!老婆!有事您叫我![/url]

天外飞仙

我是黑帮的!方

Rank: 4

UID
37132
帖子
563
主题
28
金币
801
激情
6
积分
897
注册时间
2004-11-9
最后登录
2012-5-26
2
发表于 2005-3-7 18:53:40 |只看该作者
17世纪的意大利歌剧


由于最初几部歌剧的成功,歌剧很快由佛罗伦萨流传到罗马、威尼斯、那不勒斯、及意大利各地并逐渐流入到欧洲各国。它从诞生之日起,就成了王公贵族们的宠物,很快得到了发展,到了17世纪几乎所有的音乐家都十分注重歌剧创作。处于黎明时期的歌剧,大多为单旋律说白式的歌剧,演出也基本上只是局限在宫廷中,成了王公贵族们在文化娱乐和享受方式上的一种特权。


罗马歌剧:

在《达芙尼》和《尤里狄茜》以后的30年内佛罗伦萨只上演了为数不多的几部歌剧。歌剧的中心开始向罗马转移。

罗马歌剧的题材偏重于神话寓言故事,具有较浓厚的宗教色彩,舞台美术追求奢华富丽的效果。前期罗马歌剧的主要作曲家是佛罗伦萨艺术集团的奥?德?卡瓦里埃利(1550-1602)

他本是卡梅拉塔会社成员,是一位多才多艺的舞蹈设计师、外交家、也执着于歌剧创作,在1600年,他创作了歌剧《灵魂与肉体的表现》,并在罗马上演。》这是一部道德剧,以寓言故事的手法,宣扬了宗教的理念。以抽象的“灵魂”与“肉体”之间的斗争,用寓言宣传宗教道德观,此剧篇幅最长,配乐最完整,是适合歌唱特点的朗诵式音调,这种介于说白朗诵和歌唱之间的曲调显示出罗马早期新型单声音乐的特有风格。

1623年,教皇乌尔班八世在罗马即位,他的上台对奠定罗马歌剧在意大利的领袖地位具有很大的影响。乌尔班家族支持歌剧发展。乌尔班八世的侄子巴贝里尼王子于1633年前后在王宫修建了能容纳3000名观众的歌剧院,研制了供歌剧舞台使用的机关布景等。由于罗马是教廷和王室的所在地,因此罗马歌剧崇尚奢侈浮华的场面,并以此来能迎合贵族的情趣,满足他们的虚荣心。

这一时期的歌剧大多是根据史诗创作的神话剧和圣人剧。 1634年,由克雷芒九世的尤里奥?罗斯皮里奥西(后来的罗马教皇)创作剧本,斯特凡诺?兰迪谱曲的《圣?阿莱西奥》,在新落成的罗马歌剧院开幕典礼上演出。剧中描写了中世纪一位罗马“圣人”的故事,主题有是宗教道德的说教。

1662年,由多梅尼科?马佐基创作的《阿多内的锁链》在罗马上演,这是一部典型的“罗马式”风格的歌剧,它不仅弃了宣叙调中过于枯燥乏味的成分,而且它的歌剧前奏曲成为后来普遍采用的歌剧序曲的早期形式。这样既迎合了教会,又取悦了贵族,舞台效果豪华富丽。晚期罗马歌剧的主要作曲家是路易吉?罗西, 1647年他把古老的题材《奥菲欧》装满时髦、怪诞的流行素材。引起罗马歌剧舞台的轰动。但是,由于罗马歌剧思想主题上的局限性和贵族化倾向,使它逐渐切断了与广大市民的联系,在竭尽奢华中榨尽了自身的活力,终于慢慢淡出歌剧舞台,到了教皇伊诺桑十世时期,罗马歌剧日趋败落,而威尼斯乐派却大显威风。

威尼斯歌剧热:

在1637年以前,歌剧仍然只是贵族的私有品,直到1637年,威尼斯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座向公众开放的歌剧院--圣?卡西亚诺剧院。剧院里面向公众出售余票,公开演出的形式才在历史上首次被确定了下来。随着贵族们的纷纷仿效,到十七世纪末,只有十二万五千人口的威尼斯已经拥有了十多个专门演出歌剧的剧院,上演歌剧近四百台,演出季也由狂欢节期间的一个演出季增加为三个。

从此,歌剧不再仅仅是属于宫廷的歌剧,而且也成为大众的歌剧。每当歌剧演出的时候,一边是剧场大厅的主人、歌剧院经理、音乐诗人、音乐大师、歌手、乐器师、舞蹈演员、布景师、服装设计师、不少的勤杂工,另一边则是观众:一些付过钱的人和要去付钱的人,热闹非凡。据说,歌剧的现代剧场就是这样诞生的。剧场成为一个公众的、企业化的场所,它不再被设想为一种罕见的、巨额的奖赏场所,而是一种商业经营或者消遣场所,一种可以获利的商业场所,一种自身乐趣可以得到满足的场所。


歌剧的成熟:

17世纪在歌剧史上,威尼斯乐派的杰出代表蒙特威尔第是一个承上启下的重要人物。蒙特威尔第生于1567年,比莎士比亚晚三年,父亲是小提琴制造城克雷莫纳的医生。他很小就开始写牧歌,然后前往曼都瓦的贡札加宫廷,1601年成为当地的教堂乐师。蒙特威尔第早期主要从事牧歌创作,并由此享有很高的声誉。1590年至1612年,出任曼图亚公爵的乐师、乐长,此间他分别创作了两部歌剧《奥菲欧》(1607)与《阿丽安娜》(1608),堪称早期歌剧的典范之作。尤其是《奥菲欧》,他用音乐渲染了气氛和人物的情感,独唱富于技巧性,重唱写作带有牧歌遗风。剧中还有大量的合唱,听上去十分引人入胜。而《阿丽安娜》中那些活生生的、感人至深的艺术形象,也使几千名观众为之流下感动的泪珠。1612年,蒙特威尔第开始了在威尼斯的艺术生涯.在威尼斯他生活了30年,直至以76岁高龄去世。在此期间,如《阿多涅》、《埃涅阿斯与拉维尼亚的婚姻》、《尤里西斯回乡记》、《波佩阿的加冕》等均是他创新作品,他最后的两部歌剧《尤里西斯回乡记》(1641年)和《波佩阿的加冕》(1643)在圣?卡西亚诺剧院首演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其中《波佩阿的加冕》是最早的历史歌剧之一,叙述一位妓女嫁给罗马皇帝尼洛的故事,剧中充满心理洞察力与讽刺的意味。在他的歌剧里,独唱(宣叙调、咏叹调)、重唱、管弦队和舞蹈综合在一起为剧情服务。蒙特威尔第认为歌剧的音乐要表达人类深刻情感,并且要与歌词意义相吻合。鉴于他对歌剧这种体裁起的奠基性作用,蒙特威尔第被誉为“近代歌剧之父”。

威尼斯歌剧的主要作曲家还有蒙特威尔第的学生,彼尔?弗朗切斯科?卡瓦利(1602-1676)和安东尼奥?切斯蒂(1623-1669年)。

卡瓦利共创作了42部歌剧,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威尼斯对歌剧作品的需求。卡瓦利的代表作品有《泰蒂和佩雷奥的婚姻》(1639年)、《迪多女皇》(1641年)、《埃吉斯托》(1643年)、《情人埃尔科蒂》(1662年)等。1649年,他创作了最著名的一部歌剧是《吉阿索内》,剧中

咏叹调和宣叙调在各场交替出现,富于戏剧性感染力。

与卡瓦利的风格不同,切斯蒂的歌剧更着意追求抒情性和装饰性。他试图恢复和发展意大利原有的纯音乐因素,讲究旋律的优美流畅,对作品精雕细刻。因此,歌剧中的咏叹调得到发展。切斯蒂的主要作品《奥隆泰阿》(1649年),曾在威尼斯、罗马、佛罗伦萨、米兰、那不勒斯等地长期公演,是17世纪演出场次最多的歌剧之一。他在1667年创作了具有典型巴洛克风格的宫廷歌剧《金苹果》,这部是为王室婚礼专门创作的,以场景豪华和抒情咏叹调、二重唱见长,精雕细琢的笔触、规模庞大的乐队和合唱队等方面也独展其貌。是切斯蒂的代表性杰作。

威尼斯歌剧后期的主要作曲家是彼得罗?西莫内?阿戈斯蒂尼(约1635-1680年)和安东尼奥?萨尔托里奥(1630-1680年)。他们力图创立一种通俗风格的新咏叹调,并采用了具有表情功能的花腔段落。前者的代表作是《塞宾族妇女受辱记》,后者则有《阿代拉伊德》。

17世纪威尼斯歌剧的特征:

蒙特威尔第等人在歌剧创作上的发展和创新,使歌剧从简单的叙述形式改变为戏剧性形式,题材也逐渐从以田园生活为故事背景,改变为悲喜剧相间,加入了更多的日常生活情景。他们推动着歌剧大大向前跨进了一步。

17世纪中叶,意大利歌剧在威尼斯基本上定了型,上述这些歌剧作品代表了威尼斯歌剧的艺术风格,它们具有这样一些特征:历史题材的剧目成为最成功的歌剧;独唱成为歌剧的主要歌唱形式;咏叹调与宣叙调实现了分离,而咏叹调日益受到作者的重视及观众的欢迎;新的美声唱法在歌剧演唱中占据了绝对主导地位。剧情的发展趋向复杂;剧本的结构逐步严谨,一般为3幕,每幕又分若干场。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舞台的布景装置基本实现了机械化,可以模拟海战、暴风雨、诸神、行进中的大象狮子,还可升降活动。威尼斯舞台美术的一些优秀成果,一直到19世纪仍被沿用。

那不勒斯歌剧(正歌剧):

17世纪80年代意大利歌剧的中心才从威尼斯转到那不勒斯。那不勒斯乐派代表人物叫做亚历山德罗?斯卡拉蒂。他对所谓“返始咏叹调”的推广无人可比。“返始咏叹调”指的是一首歌曲唱完前面两部分后再回到开头将第一部分再唱一遍--就好象第一次没唱好又重来一遍似的。歌手们很喜欢这个套路,因为这等于是一种固定下来的返场机会。有些观众也乐于接受,以便再听一遍歌词,加深理解。

斯卡拉蒂(1660-1725)在卡瓦利声乐抒情调的基础上创作自由发展的咏叹调,给美声演唱以广阔施展的天地。使声乐独唱水平空前提高,更加强了歌剧的主调风格(即与复调多旋律特点性对的单旋律风格)。当时的咏叹调已固定采用A-B-A的反复三段体形式,在第三段重复第一段音乐材料时, 歌唱者可以随意添加装饰和花腔,以显示自己的歌喉和技巧。斯卡拉蒂的歌剧旋律优美亲切,选择不同的咏叹调表现不同的情绪。在重视人声的同时,他重视器乐的独立表现,采用高度程序化的作曲手法,剧情相似的剧目可以使用相同的配乐;首创了歌剧启幕前的器乐合奏-序曲(又称辛孚尼亚 Sinfornia),由快-慢-快三部分组成。他树立的这种歌剧典范形式,被称为意大利正歌剧。正歌剧注重人声的特色导致了阉人歌手(即在童年被阉割的男歌手,嗓音高亢,华丽而具有弹性)在欧洲的广泛运用,但后来由于观众并没有把它当作严肃的东西来对待。贵族们在包厢里下棋、打扑克,或者不懂装懂地作模作样。演员们也一味通过技巧来炫耀歌喉,出现了单纯追求“美声 ”的形式而忽略内容的倾向,因此正歌剧已经失去了作为一种艺术向前发展的价值,最终走向了衰败。(后来因为剧情雷同、单调,听众只听炫耀技巧的咏叹调,宣叙调一概不听)。

他的早期作品有写于罗马的《无知的过错》(1679),为瑞典女皇克里斯蒂娜所写《真诚的爱情》(1680)、《庞贝大将》(1683)。自1684年至1702年,斯卡拉蒂担任了那不勒斯总督卡皮奥宫廷乐长,创作了40多部歌剧,以《皮罗和黛梅特廖》(1694)和《十人团的垮台》(1697)以及后来由罗马、威尼斯返回那不勒斯后的《蒂格拉纳》(1715)等最为著名。他一生写了115部歌剧,歌剧多取材于历史传说和世俗喜剧。 


17世纪的法国歌剧:

正当意大利的歌剧如火如荼时,法国成为继意大利以后第二个发展并形成了有强烈民族特色歌剧的国家。毫无疑问,是意大利歌剧首先敲开了法国的大门。1660年和1662年,卡瓦利就在卢浮宫和杜伊勒利宫分别上演了《塞尔斯》和《大力士情人》两部意大利歌剧。尽管这些歌剧在意大利是最杰出的作品,但在法国并未形成“轰动效应”。一直以本国艺术为荣的法国人,只是以外交官式的礼貌微笑和掌声接待了意大利歌剧的“来访”,而却从骨子里表现出了对异国歌剧及作曲家的格格不入。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法国人对歌剧的冷漠几乎到了抵制的态度,他们既不承认意大利歌剧,也不创作自己的歌剧。

法国歌剧的形成:

然而,这种僵局在路易十四统治下的70年代终于被打破。法国歌剧在几经波折后,以独具本国特色的英姿登上舞台,并使欧洲为之惊叹不已。

法国歌剧的形成,主要起源于民族文化中一大优秀传统:芭蕾舞。法国是芭蕾舞的故乡。早在意大利歌剧传入法国之前,芭蕾舞、化装舞会、王室仪仗等所有与辉煌、华丽、高雅等字眼相关的场面,都赢得法国人由衷地偏爱与喝彩。16世纪末,芭蕾舞在宫廷蔚然成风,国王和贵胄们不仅是积极热情的策划者,而且是技艺高超的表演者。不论是节庆、典礼、宴会、欢迎外国使团,还是音乐艺术活动,场面盛大而豪华的芭蕾舞总是最受宠爱的“公主”。芭蕾舞的影响从宫廷辐射到城镇街市,成为法国人最钟情的艺术体裁。芭蕾舞成为法国节日乃至于法国社会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法国芭蕾舞中早已包含了戏剧因素。在1581年为沃尔蒙郡主和日瓦耶公爵婚礼演出的“王后的喜剧芭蕾舞”,就不仅仅是用舞蹈表现某种情绪,而且还通过舞蹈展示了某些情节,更重要的是在整个舞蹈中有一个类似戏剧的主题,成为一种喜剧--芭蕾舞。后来在芭蕾舞剧中,加入了声乐部分它包括咏叹调、宣叙调、合唱曲,还有一支序曲。芭蕾舞的题材大多来自神话和寓言,音乐富有节奏性。当时,以皮埃尔?高乃依 (1606-1684年)和让?拉辛(1639-1699年)为杰出代表的法国古典悲剧,已进入成熟期,它的美学理论和朗诵风格也给即将问世的法国歌剧输入了必要的戏剧因素。

法国歌剧的创始人:

法国歌剧的开拓者是诗人皮埃尔?佩兰神甫(1620-1675年)和作曲家罗贝尔?康贝尔(1628-1677年)。从1659年开始,他们就创作了一些带有歌剧特色的田园剧,其中《爱情的胜利》曾一度在巴黎人中掀起了一股不大不小的歌剧热。这些田园剧对使用法文创作歌剧开创了先河。佩兰和康贝尔主张歌剧的法国化,这就博得了路易十四的赞赏。 1669年,在路易十四的干预下成立了法兰西皇家音乐学院,由一位热心歌剧的侯爵提供赞助,并授权佩兰等人“公开表演和歌唱一些歌剧和用法国音乐与诗歌创作的类似意大利式的作品”。1671年,佩兰和康贝尔创作的《波蒙娜》在巴黎歌剧院的落成典礼上首演。演出效果却令人鼓舞,连续上演长达8个月。这是法国歌剧迈出的难能可贵的第一步。可惜这两位艺术家之间合作的好景不长,由于非艺术的原因,他们的创作前途被中止。佩兰进了监狱,而康贝尔日后也被放逐到英国。

让一巴蒂斯特?吕利

显而易见,最容易成功的做法首先是采用本国作家写的法语脚本。另一种是插人几段舞蹈,因为对那时的法国人来说最大的乐事莫过于免费欣赏芭蕾了。

此时,法国歌剧史上一位最重要的人物“闪亮登场”,在他的主持下,最终形成了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法国歌剧。他就是让一巴蒂斯特?吕利l632年-1687年)。

吕利吕利的原籍是意大利佛罗伦萨,1632年出生,全名为乔瓦尼?巴蒂斯特?吕利。他的父亲罗伦佐?吕利是个磨坊工人,母亲卡塔琳娜?迪?加布里埃洛?戴尔?塞尔瓦是磨工的女儿。童年起就学习吉他和小提琴,并跟随流浪艺人巡回演出。

1646年被带到巴黎,开始时在国王的远亲德蒙庞西耶小姐府邸当童役,1652年,进了国王的宫廷乐队从事演奏,由于他在音乐上的天资,显露出了卓越的音乐才华。很快得到国王的宠幸,1661年,吕利加入法国国籍,第二年出任宫廷音乐总监。1664年,他与法国伟大的戏剧家莫里哀邂逅,开始了两人在戏剧上的合作,吕利为莫里哀的作品《逼婚》(1664年)、《贵人迷》(1670年)和莫里哀与高乃依的《普续赫》(1671年)等配乐。这些富有芭蕾色彩的喜剧音乐,实际上使作品成为没有宣叙调的歌剧。

吕利创作的第一部歌剧是《爱神和酒神的节日》于1672年上演,1673年,又创作了法国第一部抒情悲剧《卡德摩斯与赫耳弥俄涅》(1673)。在随后的14年里,又有近20部歌剧问世。脚本都是剧作家菲利普?基诺改编的希腊神话。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有《阿蒂斯》(1676)、《柏勒洛丰》(1679)、《普罗塞耳皮耶》(1680)、《阿米德与雷诺》(1686)。他为“抒情悲剧”奠定了基础。他的主要作品还有《阿尔赛斯特》(1674年)、《泰塞》(1675年)、《阿蒂斯》(1676年)、《伊西斯》(1677年)、《普西谢》(1678年)、《罗兰》(1685年)、《阿尔米德》(1686年)、《阿希赛和卡拉黛》(1687年)等。

吕利的歌剧特点:

吕利的歌剧的题材大多取于古代神话,以表现爱情和奇遇为主,以如实反映路易十四君权至上的精神。在形式上注重寓言式场面,开场时都有一首序曲。之后是速度较快的模仿性中段,最后是一支四平八稳的舞曲。序曲之后是一段牧歌似的开场白,伴以舞蹈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同时演员在台上高声朗诵为国王歌功颂德的诗句。接下来就是五幕配乐悲剧。另外,吕利在歌剧中加入了芭蕾舞与合唱,使它更符合法国人的欣赏习惯。吕利歌剧音乐的这些特点,代表了法国歌剧的新风格。因此成为法国歌剧的独裁者。

1687年吕利因脚伤去世。事故发生在为庆祝国王手术康复演出《感恩赞》的时候。过去的指挥并不用现在那种漂亮的白色指挥棒,当时的习惯做法是用一根又长又重的棍子在地板上击拍。不幸的是,吕利在演出中不小心把指挥棍戳上了脚趾,后来伤口溃疡,死于败血症。

17世纪的英国歌剧


17世纪末的英国歌剧十分崇尚外来艺术,他们很乐意接受意大利和法国的音乐艺术,而本国的歌剧却得不到应有的重视。

17世纪40年代,正值英国共和政体时代曾一度发动了“清教徒运动”,停办教会所属的音乐学校,许多教堂的音乐设施遭到破坏。这一运动也波及到了戏剧领域,舞台剧被禁演,但歌剧由于被看作是音乐会,因此可以悄悄地上演,那就是在路特兰剧院,仿照古代形式,用朗诵及音乐演出的《第一天的音乐会》。所谓古代形式,意指1600年,意大利佛罗伦萨一般人士所用的宣叙调及古典音乐。促成此事的有威廉?载夫南特爵士,也许因为他在巴黎听过一些意大利式的歌剧,因为他在法国随跟随查理一世的皇后很久。但是这种所谓“第一天的音乐会”,只不过是一个试验,看看能否通过禁演普通话剧的当局这一关而已。载夫南特后来荣膺英国的桂冠诗人,《第二天的音乐会》剧本就是他写的,数月之后,载夫南特在英国演出了第一部歌剧《罗德之围》,剧中所用的对话,自始至终都是有音乐伴奏的,音乐部分是洛克、科尔曼、劳斯、库克、赫德森等作曲家执笔,这里面有宣叙调,但究竟是怎样的曲式,已难以查考。载夫南特曾说,宣叙调在其它国家虽大行其道,但在英国却没有它的地位。至1660年王室复辟,清教徒禁演舞台剧的禁令撤消了,歌剧可以光明正大地登台演出。许多剧院纷纷重新开业。在此以前正式歌剧只是偶尔演唱,也并非模仿意大利或法国式的古典神话为题材,都是有关民族利益的为主题,如《西班牙对秘鲁人的残酷与虐待》、《德拉克爵士的故事》等。

由于英国歌剧的先天不足,虽有古老的音乐传统,但与意大利、法国相比,歌剧作曲家相当匮乏。而英国王室热衷于欧洲大陆方兴未艾的歌剧,他们宁可花钱邀请法国和意大利的歌剧作曲家赴英工作,也不关心和支持本国的歌剧创作,所以法国和意大利的歌剧在英国占据了绝对的统治地位。

17世纪末的英国歌剧终于度过了艰难而漫长的孕育期,远在中世纪,英国就产生了假面具舞会、哑剧等艺术形式。到17世纪初,假面剧作为贵族圈内的一种娱乐表演形式风行一时,即使在内战期间,假面剧仍活跃在上层社会交际场合。这一时期的假面剧中有包括宣叙调在内的独唱、重唱、合唱、舞曲和各种器乐曲,实际上是一种“准歌剧”的形式,但朗诵式的道白在剧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这种综合各种艺术表现手段的音乐戏剧体裁,在英国戏剧中居主导地位,16至17世纪之交的莎士比亚戏剧就具有这样的风格。当时著名的假面剧有1634年上演的《科马斯》和1653年上演的《丘比特与死亡》。1684年,约翰?布洛 (1649-1708年)的假面剧《维纳斯和阿多尼斯》问世,这是英国第一部从头至尾都是演唱的田园歌剧,带有法国和意大利歌剧的明显痕迹。此剧的序曲和序幕是法国式的,咏叹调和宣叙调则是意大利美声唱法和英语歌词的结合体,全剧音乐具有纯正浓烈的英国风格。

宫廷作曲家亨利?珀赛尔

真正翻开英国歌剧史第一页的是布洛的学生亨利?珀赛尔 (l659-1695年)。珀赛尔童年时就参加了王室礼拜堂的唱诗班,20岁时任威斯敏斯特教堂的管风琴师,后来他成为一个宫廷作曲家,并在皇家的音乐机构中担任一些其它的职务。当王室成员过生日或其它喜庆节日而需要节庆音乐时,他都要花费掉大部分创作精力。珀赛尔的创作领域相当广泛,几乎包括了当时所有的音乐体裁,而其中最重要、最富于历史意义的是歌剧音乐或称戏剧音乐。

珀塞尔的一生是在王政复辟时期度过的。在珀赛尔短暂的一生中,共创作了49部戏剧音乐。最重要的几部作品是在他生命的最后五年中创作的,其中有《女预言家》(1690年)、《亚瑟国王》(1691年)、《仙后》(1692年,根据莎士?比亚的《仲夏夜之梦》改编)、《印度女王》(1695年)和《暴风雨》(1695年)。这些音乐之所以称为戏剧音乐而不是歌剧音乐,原因在于这些作品是接近歌剧体裁的带有序曲、独唱、合唱和舞曲的话剧,也就是17世纪英国人所认为的歌剧。珀赛尔创作的这类戏剧音乐,二般篇幅较短,严格地说属于插曲的性质。但在上述的几部作品中,音乐占了相当大的比例。

珀赛尔创作的真正意义上的歌剧只有一部,即1689年完成的《狄朵与埃涅阿斯》。这是根据古罗马诗人维尔吉的神话史诗,为一所女子寄宿学校创作的歌剧。《狄》剧的情节比较简单,全剧只有四个主要角色,篇幅也很短,整个演出时间为一小时。这部歌剧的音乐是英国民族音乐与欧洲大陆歌剧音乐成功结合的典范,也代表了珀赛尔的创作风格。《狄》剧的序曲是法国式的,主调音乐的合唱带有明显的法国小步舞曲的节奏,但音乐的旋律要比吕利的曲调更美妙。剧中的许多歌曲旋律自然流畅,具有浓郁的英国本土音乐的独特风韵,如《亲爱的,继续您的征服吧》、合唱《走吧,水手伙伴们》与《垂下的翅膀》等,都是声乐作品中的上乘之作。《狄》剧最后一首也是最出色的一首咏叹调是狄朵的《当我人土时》,它借鉴了意大利歌剧音乐的创作手法,技术手段和音乐形象十分完美,特别是在“记住我”一句达到令人心碎的高音G,使人听后难以忘怀,表现出了极大的艺术感染力,成为17世纪歌剧咏叹调的经典作品。

珀赛尔歌剧的特点:

珀赛尔歌剧的特点是;既接受了意大利、法国歌剧音乐的影响,又采用了英国民间曲调,从而形成了独创性的英国歌剧风格。珀赛尔的作品个性鲜明的和强烈的激情,具有悲剧的思想深度和表现力度;他创作的宣叙调和咏叹调,独具匠心,而且感情丰富细腻,合唱曲部分气势宏伟。作为一位英国作曲家,最伟大的成就是,成功地创作了适应英文歌词的重音、速度、节奏和符合英国人欣赏习惯的戏剧音乐旋律及“英国式”的艺术形象。正如后人所评述的那样:“要想更好地了解珀赛尔,应该在英国听他的歌剧演唱,这种语言如此特殊的重音,赋予音乐家奇特的旋律和形式”。

珀赛尔在最艰难的时期,担负起了最艰巨的使命,并取得了最杰出的成就。他为英国歌剧及音乐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珀赛尔以后,英国的歌剧舞台重归寂静,珀赛尔的事业后继无人。令人遗憾的是,在以后的几个世纪里,英国的歌剧舞台基本上是外国作品和外国作曲家的展台,英国观众的掌声只能无奈地奉送给外乡人。

17世纪的德国歌剧


17世纪的德国是一个灾难深重的国度。1618-1648的三十年中德国正处于战争的动乱期间,这时的德国人口锐减,工商业雕敝,国土四分五裂,因此使得本应成为歌剧主要观众的市民阶层没有发展起来,国土的分裂使他们无力自己兴建歌剧院和组织上演大型的歌剧,很多喜爱歌剧的诸侯甚至常年住在意大利欣赏歌剧,使得这门艺术在德国的发展迟缓了许多。

1627年,德国一位杰出的作曲家海因里希?许茨(1585-1672年),在结束了意大利的音乐学习生活后,根据当时歌剧的热门题材创作了一部《达芙内》,这被认为是德国的第一部歌剧。许茨1609年、1628年两赴威尼斯学习音乐,曾师从蒙特威尔第。他的突出成就是把意大利单旋律作曲家的新风格带入德国音乐。他的音乐在感情上富有德国特色,成为德国巴罗克音乐的鼻祖。虽然许茨的歌剧曾一度成为保留剧目,但这种尝试却被迫中断了很长时期,在许茨播下第一粒种子以后,进入了长达50年的“预产期”。

从50年代起,意大利歌剧和歌剧作曲家、歌唱家及与歌剧有关的各类人员,潮水般涌向德国:威尼斯歌剧的代表作曲家卡瓦利亲临慕尼黑,上演了他的歌剧《亚力山德鲁》,另一位威尼斯歌剧大师切斯蒂虽然在维也纳坐镇,却在这个城市的歌剧舞台上取得了领袖地位,帕拉维奇诺和蓬当比占据了德累斯顿,斯泰凡尼先在慕尼黑,后到汉诺威,并在那里创作了《亨利(狮子)》。毫无疑问,意大利歌剧家不仅带来了使德国人沉湎其中的歌剧,而且激发了日尔曼人创立本国歌剧的自尊心和荣誉感。

德国歌剧的曙光--因哈德?凯泽尔

在汉堡,人们看到了德国歌剧的曙光。1678年,汉堡歌剧院建成开业。汉堡歌剧院的建立,使汉堡成为继威尼斯后欧洲第二个对公众开放歌剧院的城市,并使它成为德国音乐活动中心。在汉堡,荟萃了德国歌剧界的精英,许茨的学生泰勒创作的第一部用德语演唱的歌剧《亚当与夏娃》于1638年在汉堡歌剧公演,这就使德国民族歌剧的前景十分明朗和乐观。

由于受外来歌剧的影响,这一时期的德国歌剧在题材上主要是模仿意大利歌剧,在音乐创作上则同时以意大利和法国为榜样。本国的影响主要来自校园剧和德国独唱歌曲。校园剧盛行于16、17世纪,是由学生表演的有一些唱段的短小戏剧。它反映了宗教的理念,具有伦理说教的特点。德国歌剧音乐除了宣叙调照搬意大利,咏叹调模仿法国外,属于本国特色的是那些土生土长的独唱歌曲。这些歌曲旋律轻快直率、具有鲜明民族风格,经过改造加工后进入歌剧舞台,马上显示出了极大的活力和感召力,得到了德国观众的认可和欢迎。

在汉堡有一位出色的作曲家,他的名字叫赖因哈德?凯泽尔(1674-1739年)。凯泽尔的父亲是一位管风琴师兼作曲家。1685年在莱比锡托马斯学校学习时得益于名师库瑙的教导。

1692年到不伦瑞克公爵宫廷教堂任职。1693年他的第一部歌剧《国王的牧羊人》不伦瑞克上演,从此便不断地写作歌剧。1696年移居汉堡,1696年到汉堡歌剧院任乐长,并以歌剧《穆罕默德二世》而成名。凯泽尔一生共写了116部歌剧,成为这一时期最杰出的歌剧作曲家。

凯泽尔的歌剧特点:

凯泽尔早期歌剧受吕利、库塞尔,斯泰法尼的影响,后来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他把把意大利和德国的特色合为一体。就主题和整体布局而言,凯泽尔的歌剧很像威尼斯歌剧,炫技的咏叹调魅力甚至超过了意大利歌剧,他还采用自由、不受任何节奏或曲式布局严格限制的咏调旋律及纯德国风格的歌曲。与意大利歌剧相比,他的兴趣更多于复调织体、趣味盎然的数字低音伴奏和多样化的咏叹调旋律,具有鲜明的纯德国风格。

他是最早取材于民间生活(如《汉堡年集市场》,1725)的德国歌剧作曲家,但大多数是神话和历史传说题材。在他的歌剧中除重视旋律和朗诵调的运用以加强抒情性和戏剧性外,配器手法巧妙,并相当强调乐队伴奏作用。

在18世纪前半叶,他发表了颇多纯德国风格的且富于旋律及刻画性格的作品。虽然此等作品并未流传于后世,但它对德国及其它国家却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凯泽尔逝世的前一年即1738年,汉堡歌剧院在意大利歌剧的猛烈冲击下,宣告关闭。在其它的德国城市里,意大利作曲家依旧执掌或影响着歌剧院。即使是德国作曲家,也仅仅是根据意大利文而创作意大利音乐。德国歌剧只得等待莫扎特的问世,才能真正创造它的辉煌。
[img]http://www.xianlai.com/attachments/month_0504/z6xsepws=_j12QTu2uVM6l.gif[/img] [img]http://wpa.qq.com/pa?p=1:15574006:11[/img][url=http://wpa.qq.com/msgrd?V=1&Uin=15574006&Site=www.xianlai.com&Menu=yes]哥们~有事您说话!老婆!有事您叫我![/url]

使用道具 举报

天外飞仙

我是黑帮的!方

Rank: 4

UID
37132
帖子
563
主题
28
金币
801
激情
6
积分
897
注册时间
2004-11-9
最后登录
2012-5-26
3
发表于 2005-3-7 18:54:21 |只看该作者
十八世纪的歌剧

17世纪末独唱成为歌剧的主要歌唱形式。因为独唱的咏叹调要求歌唱者具备高超的演唱技巧和优美的音质,因此,一种注重音色美的歌唱方法便应运而生,这就是“美声唱法”17世纪,以意大利正歌剧的兴起为标志,到18世纪末,声乐艺术进入了第一个“歌唱的黄金时代”,即正歌剧时期的美声唱法年代。美声唱法最早的实践者是阉人歌唱家。他们支配了歌剧舞台,既饰演女角色,也经常演唱英雄型的男性角色,以精美绝伦的技巧征服了世界。他们用美声唱法把正歌剧推向了颠峰。

阉人歌手

17世纪末独唱成为歌剧的主要歌唱形式。因为独唱的咏叹调要求歌唱者具备高超的演唱技巧和优美的音质,因此,一种注重音色美的歌唱方法便应运而生,这就是“美声唱法”17世纪,以意大利正歌剧的兴起为标志,到18世纪末,声乐艺术进入了第一个“歌唱的黄金时代”,即正歌剧时期的美声唱法年代。美声唱法最早的实践者是阉人歌唱家。他们支配了歌剧舞台,既饰演女角色,也经常演唱英雄型的男性角色,以精美绝伦的技巧征服了世界。他们用美声唱法把正歌剧推向了颠峰。

阉人歌手往往从小就具有优美的歌喉、出众的乐感。从15世纪的意大利开始,被选中的孩子就得接受残忍的去势手术,于是体内不再分泌荷尔蒙,因而有利于音域的扩展,能够演唱女高音、女中音、男高音,甚至男低音的角色。15世纪,由于禁止女性参加唱诗班,所以,歌声比女性灵巧有力的阉人歌手代替了唱诗班的女生。

1637年,在威尼斯第一座歌剧院上演的第一部歌剧《安德罗梅达》中,全部女性角色都由来自圣马可大教堂唱诗班的阉人歌唱家担任。1641年上演的卡瓦利的(1703- 1783)的《迪多女皇》,是阉人歌唱家扮演女性角色的最早的纪录。这位阉人歌手当时 19岁,除了嗓音比其它人都高以外,还能像夜莺般地宛转歌唱,人们几乎难以置信,“这是从人类的嗓子里发出的声音。”这确实是个奇迹。

著名的阉人歌唱家:

巴尔达萨莱?菲利(l610-1680年),意大利最著名的男性女高音歌唱家。他之所以成为阉人歌唱家并不是接受了阉割术,而是由于幼年遭遇的一场意外事故。这一不幸却使他从此走上了声乐艺术之路,直至成为享誉全欧的伟大歌唱家。菲利在11岁时就唱女高音,15岁时离开意大利前往波兰,在华沙的王宫中为后来即位为王的拉迪斯拉斯王子服务,并长达30年。1655年,瑞典入侵波兰,王室迁往西里西亚。菲利转辗流亡到维也纳,他得到奥国皇帝菲丁南德一世和列奥波尔德三世的赏识。65岁时,他隐退返回意大利。5年后死于家乡佩卢吉亚。

菲利的声音具有极强的表现力,擅长演唱华彩乐段。他的嗓音纯净敏捷,颤音明快多彩,被人称为“前所未闻的绝技”;菲利的气息惊人,拥有超出常人的肺活量,可以连续唱几段长乐句而不用换气,曾创下一口气唱出长达50多秒钟乐句的记录;菲利的音准也极其出色,据说他能够不用乐器伴奏,一口气唱出两组上下往复的颤音,并能准确地落在开始音上。菲利在波兰、德国、英国等国家享有崇高的声誉,但在他的故乡意大利却极少演唱。据传1643年在意大利惟一的演出中,他受到英雄般的欢迎,市民们在城外三里地为他组织了盛大的欢迎活动,人们在高呼他的名字时热泪盈眶,并在他的马车上撒满了鲜花。

菲利作为17世纪最早的伟大歌唱家,他的歌唱特点对意大利正歌剧中咏叹调的采用,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尼科林诺(1673一?年),原名尼科洛?格拉马尔第,意大利阉人歌唱家。两度在英国演唱歌剧(1708-1712)、(1715-1717),曾在亨德尔的歌剧《雷纳尔多》中饰演雷纳尔多。1717年后回到意大利,在威尼斯和那不勒斯轮流演出。1730年,57岁的尼科林诺在威尼斯举行了告别演出。尼科林诺是一位以表演着称的歌唱家,他第一次把用以塑造人物形象的表演艺术引入歌剧舞台。尼科林诺的舞台表演优雅细腻、准确适度、举手投足间无一不在刻画人物的性格和情感,他表演的“帝王更威严、英雄更刚毅、情人更温柔”,特别是在《赫达斯普斯》一剧中对狮子的一段表演极其出色,成为当时广为流传的歌坛佳话:在一长段咏叹调中,先用藐视的声调叫狮子过来,然后很动情地唱一段慢板,让狮子撕开自己的胸膛,但不要触动那颗深爱着别人的心。他一会儿对狮子虚张声势,一会儿又给它讲一个爱情故事,既反映了他出众的表演功力,也体现了对艺术创作认真负责的态度。他是一个十分难得的优秀演员。

塞涅西诺

塞涅西诺(?一1750年),原名弗朗西斯科?伯那迪,意大利男性女中音歌唱家。塞涅西诺是贝那奇的学生。1719年,他在德累斯顿宫廷歌剧院演唱时,被亨德尔发现,1720年应邀到由亨德尔领导的著名的伦敦皇家音乐学院任歌剧演员,与亨德尔合作长达十几年,建立了深厚感情,亨德尔创作的10多部歌剧均由他首唱。1733年,他因与亨德尔发生分歧,转到波波拉的歌剧院工作。1735年退出歌坛后回到意大利,1739年在佛罗伦萨定居成为一位富翁。

塞涅西诺以演唱宣叙调著称,他的音色较女中音偏低,音域不宽但音清澈有力、圆润甜美,具有良好的音准和出色的颤音,歌唱风格单纯细腻。一位曾在德累斯顿听过他演唱的著名宫廷音乐家匡茨评论说:“他的演唱风度落落大方,发声方法无与伦比。”他唱慢板时,从不过分使用装饰音,但他唱主要的音符时,极力追求精致完美。他把快速乐段唱得像火一样炽烈,把重音的快速装饰性句子用胸腔声音清晰地吐出来,使人感到清新悦耳。”塞涅西诺在欧洲各国具有很高的知名度,有“歌王”的美誉。

卡莱斯蒂尼

乔万尼?卡莱斯蒂尼(1705-1759年),意大利阉人歌唱家,是贝那奇的学生,也是博洛尼亚歌唱学派中最优秀的歌唱家。1721年开始在罗马和意大利的其它城市演出,并获得成功,1733年至1735年,在伦敦受聘于亨德尔的歌剧团,以后的20多年在威尼斯和欧洲各地演出,取得了重大成就。卡莱斯蒂尼开始演唱的是女高音(高音C),但后来却变成了女低音,这可能与博洛尼亚学派的训练方法或他的生理变化有关。

卡莱斯蒂尼具有良好的歌唱技巧,他灵活地运用胸腔,把高难度的华彩乐句演唱极清晰而动听。在演唱亨德尔歌剧《阿丽安娜在克利特》中的咏叹调《坚固的橡树》时,有意降低了一个音,出色地完成了最长和最难的装饰音乐句。根据他的优势,亨德尔特地更改了乐谱,加写了低音和颤音。卡莱斯蒂尼的演唱想象力丰富、创造性强,充满活力,热情奔放,是当时最具艺术造诣的歌唱家。

卡法雷利

卡法雷利17037-1783),原名加耶塔塔?马乔兰诺,意大利最著名的男性女高音歌唱家。他是波波拉的高徒。21岁时在罗马首次登台演唱就引起强烈反响,随后他的声名传遍了意大利全国,无论在威尼斯还是在那不勒斯他的演唱都处于领先地位。1730年后,是他歌唱的高峰期,他在西班牙、法国、英国和奥地利的演出中都有超人的表现,在当时被认为无人可以逾越。卡法雷利的歌唱生涯长达40多年,直到他在60多岁感到力不从心时,才退出舞台。卡法瑞利最初是唱女高音的,后来改唱男角。他最擅长慢板和悲剧性的歌曲,但演唱华丽风格的歌曲同样极为出色,他演唱的半音节华彩乐句技巧无与伦比。卡法雷利被认为是当时最伟大的歌唱家之一,他在罗西尼的歌剧《塞尔维亚的理发师》中表现犹为出色,人们赞美“卡法瑞利唱得歌曲如同来自天堂”。

遗憾的是,卡法雷利虽然有精美的歌喉,却缺乏高尚的人格。在演出中,他恃才傲物,不肯和其它演员合作,在别人演唱时,他不是粗暴地用手势指挥,或讽刺地帮腔,就是放肆地和包厢里的人高声说话,甚至用下流的动作羞辱女演员。这不仅引起了观众不满的嘘声,而且还为此坐过牢。卡法雷利在国外演出时也经常惹是生非,仅仅为了艺术上的不同看法,竟多次和对方进行生死相向的决斗。还有一次他与罗马某贵妇约会时差点被其震怒的丈夫抓住,不得已在一个废弃的贮水池里躲了整整一夜,受凉后大病一场。当然,即使如此他也没吃亏。后来,那位贵妇还雇了一群保镖使他免遭丈夫派遣的刺客暗算。最终,卡法雷利放弃恋情逃往威尼斯。他胆大妄为公开侮辱法国皇帝,以至被驱逐出境。

尽管卡法雷利劣迹甚多,但由于他的歌唱成就,人们也就一次次地原谅了他。 晚年后的卡法雷利,性情变得较为温和,待人也较为友善。此时,他已非常富有,投巨资购买土地,并建起了多处豪宅。

法里内利

最著名同时也是最讨人喜欢的阉人歌手大概要数卡洛?布罗斯基,人们叫他法里内利。

法里内利(1705-1782)曾在那不勒斯师从著名教师尼科拉?波尔波拉,后在波尔波拉的几部歌剧中担任角色。15岁时,法瑞内利在那不勒斯登台演唱,表现出了特殊的歌唱才能。17岁时,在罗马演唱波波拉创作的一首著名的用小号助奏的咏叹调,在这首歌曲中,人声和号声此起彼伏,一争高低。当小号精疲力竭后,法里内利却从容不迫地继续演唱了一曲带颤音的快速华彩乐段,使小号为之折服,观众为之震惊。此后,这首咏叹调成为法里内利的保留曲目,并使他名声大噪 。

在以后的近20年内,法里内利的歌技逐步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成为欧洲一流歌唱家。他唱的歌曲难度极高,例如咏叹调《战士在武装的阵地》一曲,除法里内利外,几乎无人于问津。1934年,他的歌唱水平达到巅峰状态。一位英国妇女在法里内利的伦敦首演式上激动得大叫:“你就是神啊!法里内利!”他辉煌的演唱生涯持续了15年之久。

法里内利素有音色纯净、声音优美且灵活自如的美誉。当时的音乐界权威人土匡茨评论说:“他的音准极好,颤音很美,肺活量很大,喉咙非常灵活,因此能准确而从容地用快速唱远音程,唱间断的或其它类型的乐句都没有任何困难”。美声唱法的教育大师曼奇尼惊呼:“太完美、太富有感染力了!在整个声区范围内,他的声音都极其宽大洪亮,充实丰富。在我们的时代,我们没有听到有任何人能够与他相比”。观众对他更是崇拜地五体投地,疯狂地高呼:“天上有一个上帝,地上有一个法瑞内利!”

正当他的事业如日中天时,1737年,32岁的法里内利应伊丽莎白王后之邀,告别舞台,

前往西班牙菲利普五世的宫廷供职。他一去10年。为患有怪癖的国王唱歌解忧,耗费了极其宝贵的光阴。

当时的菲利普五世似乎陷人了严重的沮丧状态,而且情况越来越糟:他整天无精打采,蓬头垢面,披着睡袍在屋子里转圈。皇后伊丽莎白让法里内利单独唱歌给国王听。这一招还真的有用,菲利普慢慢恢复了生气,开始梳洗着装,起居也正常了。

法里内利的演唱成了皇家晚间固定的节目。按伯尼所说,他这10年间每晚都唱同样的4首咏叹调。

菲利普王朝于1746年结束,费迪南德六世继位,法里内利继续为他服务,1750年,法瑞内利获西班牙最高骑士爵位。1759年,因与新国王查尔斯三世意见相左,离开宫廷,开始了漫长的退休生活,在博洛尼亚终其一生。

法里内利不仅在歌唱艺术上无人企及,他的歌喉和影响超过了以前任何一位歌唱家,而且还具有高尚的人格和谦虚的品性,这和卡法雷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因此他是那个年代里最杰出、最伟大的阉人歌唱家。法里内利和卡法雷利,标志着以阉人歌唱家为主宰的正歌剧美声唱法进入了高峰期。

18世纪末,阉人歌唱家的美声唱法走向了单纯炫耀声音和技巧、毫无克制地哗众取宠的极端。法这不但逐渐背离了佛罗伦萨艺术家刻画心理、表现性格的初衷,还削弱了歌剧的戏剧性和思想内涵的表达,使歌剧的整体性与艺术性有所下降,滑向了愉悦感官的质量低谷。

意大利歌剧独领风骚


意大利歌剧在18世纪欧洲社会政治动荡中迅速发展起来。意大利的芝诺(1668-1750)和梅塔斯塔西奥(1698-1782),为“正歌剧”制订了基本的规范,为剧情发展和角色语言建立起了一套较为合理的程序。哈塞(1699-1783)也写意大利歌剧,他留下歌剧百余出,但佳作不多,大多因其妻博尔多妮出色演唱而闻名于世。维瓦尔第、佩尔戈莱西和亨德尔代表了18世纪初期的最高水平

安东?卢乔?维瓦尔第1678年3月4日生于威尼斯,(也有的资料或说是出生于1675年)。父亲是一名专业小提琴手,任职于当地的圣马可教堂。从童年起,维瓦尔迪随父亲学习演奏小提琴。15岁受戒,25岁时被授予神职 (两年后因故去职),因他的头发红色而被称为“红发神父”。 1703-1740年,数次在威尼斯救济院所属著名的女子音乐学校任职,开始教授小提琴。1711年起领导乐队及合唱队,1737年任乐长。维瓦尔迪除担任上述职务和举行演奏会外,还从事宗教音乐创作。写了近500部协奏曲、大量宗教音乐以及49部歌剧--这使他成为第一个意大利歌剧的高产作曲家。1718-1720年,任哈布斯堡王朝曼图亚总督菲利浦的乐长,此职称在维瓦尔迪离开曼图亚后,仍然保留了一段时间。他一生主要的活动是在威尼斯,但也曾去罗马、维也纳、布拉格、阿姆斯特丹等地旅行演出

1713年,维瓦尔第根据多梅尼科?拉里的脚本写了第一部歌剧《乡下铜管乐队》。 不久,接连出台了其它歌剧,其中有《奥兰多装疯》、《阿吉坡》、《阿尔维达》和《蒙特祖玛》等作品。 而今的人们虽然几乎一点不知道了,但维瓦尔第作为歌剧作曲家的名气在当时无人可以匹敌。1713年至1739年间,他积极地为舞台写作,威尼斯上演的他的歌剧比其它任何作曲家都多。他创作的歌剧,他每年创作歌剧两部歌剧,速度之快无人能比。他创作歌剧《蒂托?曼利奥》只用了5天--也可能在吹牛皮。到后来,他开始走捷径了。末期的一些歌剧里有亨德尔、佩尔戈莱西及其它作曲家写的咏叹调,或许是维瓦尔第写烦了。

维瓦尔第是音乐史上最多产的作曲家之一,他火热的性格,娴熟的技巧,清新的构思,和他特有的纯洁成功地创作了49部作品,很好地表现了歌剧的特点。为此他想成为歌剧院的经理。他希望拥有很好的有器乐演奏家和乐队,以便能够在巨大的弦乐器演奏中加入一些长笛、双簧管、小号或圆号。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表达人物的思想情感。但是,在他去世后,他的作品逐渐被人遗忘,沉默了200多年,到20世纪中叶人们才对他的音乐重新感到兴趣。

佩尔戈莱西与喜歌剧

喜歌剧是意大利特有的产物,18世纪音乐剧场的新秩序开始有了严肃歌剧和喜歌剧之区别。在人们接受了歌剧是一件严肃的事体之后,爱说笑娱乐的意大利人对这一认识充分表示了自己的拒绝。渐渐地观众便对正歌剧失去了兴趣。因为正歌剧过于严肃且情节非常复杂冗长,

舞台上装腔作势的表演使观众越来越不堪忍受,目睹大歌剧变得日益沉闷,作曲家开始在两幕之间加一些玩笑逗乐的小片段。最初,人们把这些用做调剂的片段称做“插剧”,在换布景的幕布前表演。很快,这些插剧的长度也增加了。于是就产生了“喜歌剧”。音乐史学家唐纳德?杰伊?格劳特以他特有的方式一针见血地指出:“喜歌剧给原本沉闷压抑的景观射人了一缕阳光。”

正歌剧讲的都是达官贵人、天界众神或显赫皇室的故事。喜歌剧则不然,剧中主角一般都是仆人村夫和平头百姓。

意大利第一部喜歌剧是作曲家乔瓦尼?巴蒂斯塔?佩尔戈莱西年创作《女仆作夫人》,1733年在那不勒斯首演。当时是一部非常沉闷、如今早被遗忘的歌剧《骄傲的囚徒》里的插剧。《女仆作夫人》剧情简单,篇幅短小,讲的是富有的单身汉乌贝托如何乐滋滋地中了女仆赛波娜的圈套娶她为妻的故事。剧中还有个人物是乌贝托的男仆韦斯波内,这个角色既无唱段也无对白。显然,作为一部歌剧,这种角色应该再多几个。

故事开始时乌贝托正在抱怨赛波娜没有把热巧克力早点端来。赛波娜走上前来对他说应该自己动手,接着又说他应该结婚。(她的手段非常巧妙,而这正是关键所在。)

以上是第一部分。在第二部分里赛波娜把韦斯波内打扮成一个风流倜傥的军官,令乌贝托产生妒意并开口向她求婚。这一招真灵。故事在一首迷人的爱情二重唱中完满结束--只是乌贝托始终没喝到热巧克力。

佩尔戈莱西《女仆作夫人》的音乐虽然无法跟后来的莫扎特的相比,却也轻松活泼、悦耳动听很快被广大观众所接受。

  1736年,26岁的佩尔戈莱西突然去世。他的作品如同一位史学家所说的那样“为歌剧舞台吹进了一股新鲜空气”。

亨德尔

亨德尔在德国出生,用意大利文写歌剧,又被当成最伟大的英国作曲家,生活就是这样,多有意思!乔治?弗雷德里克?亨德尔,1685年2月23日出生于德国的哈雷,他活跃在欧洲各地,特别是在伦敦,创作了许多器乐曲、协奏曲和圣乐曲,成为意大利歌剧在国外的总代表。后来他从哈雷到汉堡去演奏小提琴,然而这却不是他要走的路。他在佛罗伦萨、罗马和威尼斯看到的演出和学到的知识对他所选择的正确道路是一个很好的补充。在经过几次有意义的尝试心怀高远的亨德尔结束了在故乡的

法国歌剧大师让-菲利普?拉莫

18世纪的莫继吕利的抒情悲剧之后,光大了法国歌剧的传统并给法国歌剧注入了新的生命。他是个地道的法国人,1683年出生在拉莫生于法国中部的第戎,父亲是位管风琴师,在他那里拉莫接受了一生中惟一的音乐教育。1701年,18岁的拉莫对意大利做了一次为期几个月的求学旅行,但对那儿的歌剧印象一般。

拉莫回到法国后,开始了流浪艺人的漂泊生活,他在一些地方演奏管风琴和小提琴。但作为歌剧作曲家,拉莫属于大器晚成者。在经历了近10年的潜心积累和苦心等待后,拉莫终于在 1731年的一次机遇中如愿以偿。而这次机遇和他将来的成功,与一位名叫普普利尼埃尔的大富豪密切相关。

普普利尼埃尔曾在路易十五的宫廷中担任了17年之久的税务官员。他是拥有多处豪宅与房产的富翁。他在巴黎的豪宅中举办了各类文化沙龙,邀请和供养了一批文化界知名人士,其中包括文学家伏尔泰、卢梭和画家范?卢、拉?图尔等。拥有一支以14人为基数的私人乐队,几乎每天都有音乐会或音乐活动。难能可贵的是,普普利尼埃尔乐于发现和培养新的音乐人才。于是,拉莫得以脱颖而出。

最初,拉莫在普普利尼埃尔的府邸任管风琴师,兼为各类音乐会、舞会、宴会等写曲子,并负责教普普利尼埃尔夫人弹琴。但雄心勃勃的拉莫一直想在歌剧创作上有所作为。他的想法得到前税务官的支持。于是,伏尔泰为拉莫提供了一个脚本《参孙》。不过因为种种原因,这个脚本并没有变成一部歌剧。虽然法国歌剧的两个专制君主分别于1687和1715年去世,但专制的影响还是能够感受到的。吕里和路易十四的轰动一时的凯旋主义是一种根深蒂固的表现形式。任何的背离就如同是对他们的触犯。当拉莫经历了50年的演奏生涯,开始在剧院登场时,保守主义者们认为受到了冒犯。

1733年拉莫的第一部歌剧(悲剧)《希波吕托斯与阿里奇埃》问世,并在巴黎公演。这一年,拉莫55岁。《希波吕托斯与阿里奇埃》脚本是普普利尼埃尔请当时最受欢迎的歌剧脚本作家佩尔格兰神甫根据拉辛作品改编的。虽然这个脚本不能称为杰作,但拉莫却注入了他积蕴已久的创作激情,使这部歌剧形成了独特新颖的音乐风格。

此后,拉莫的歌剧创作一发而不可收。1735年,创作了歌剧芭蕾舞剧《壮丽的印度群岛》。1737年,歌剧《卡斯托与波吕克斯》问世,这部作品被公认为是拉莫的歌剧代表作。

以后又陆续写了《青春女神节》和《达耳达诺斯》(1739)《纳瓦拉公主》(1745)等,这些都是拉莫最出色的歌剧。从此名声大振,1745年他被任命为皇家室内乐作曲家。

拉莫晚期的歌剧作品中最重要的是《一盘菜》和《索罗亚斯德》。拉莫的一生约创作了 30部戏剧音乐,有抒情悲剧,有舞蹈喜剧,这样再次确认了牧歌、神话、比喻、序幕、五幕剧、小步舞和开拍等形式。在这里不能违背的是对位法,这是吕里歌剧中所缺少的。

拉莫原本可以平静愉快地度过一生,但40年代 曾围绕着拉莫的舞台作品发生过“拉莫派”和“吕利派”之争。当时由于佩尔戈莱西的《女仆做夫人》在巴黎引起轰动,引起了意大利歌剧支持者和法国歌剧支持者之间的激烈争辩,这就是著名的“丑角之争”。这场论战使拉莫成为法国音乐界的热点人物。

拉莫的歌剧一开始就陷入了评论界暴风雨般地激烈争吵。争论的焦点围绕着拉莫歌剧音乐的新风格。拉莫派的人中有国王和他的情妇蓬皮杜夫人,还有思想家、全才伏尔泰。他们支持拉莫,赞赏他的音乐具有“惊人的技巧”。但吕利派的让-雅克?卢梭看了之后便站出来批评拉莫,说他的歌剧枯燥乏味,背离了法国歌剧的优秀传统。远远比不上意大利喜歌剧。

面对两派的激烈争吵,他公开宣布自己的作品风格应该属于吕利派。事实上,拉莫和吕利确实有着许多相同或相似之处,这包括他们都十分注重宣叙调的朗诵性以及对节奏精确细腻地处理,宣叙调和咏叹调之间没有十分鲜明的对比,讲究庞大华丽的舞蹈场面,追求音乐对自然的模仿等。但拉莫更着重理性的表现,更多地插入了舞曲的片断。因此实际上拉莫的歌剧创作为格鲁克的歌剧改革作了准备。

拉莫的晚年受宠于法国宫廷,生活优裕。但他离群索居、愤世嫉俗的性格却始终未变。他惟一热爱的是音乐艺术,为此他付出了毕生的心血。在他离开人世后,法国人以隆重的葬礼向这位最杰出的音乐家告别。

格鲁克的歌剧改革


18世纪最有影响的事件是歌剧的改革。歌剧变革的社会历史原因是旧制度的瓦解和新思想的形成。作为启蒙运动在音乐领域的直接成果,表现最突出的是喜歌剧的产生。喜歌剧是对意大利正歌剧的革命,它不仅是创造了一个新体裁,更重要的是宣扬了启蒙主义的思想观念,表现了民主、平等、博爱的精神。它采用的新题材来源于市民群众的新生活,它塑造的新人物具有理想主义的新形象。它的出现和取代正歌剧,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意大利正歌剧在走了一个多世纪的历程后,进入了“没落期”。到18世纪初叶,意大利剧作家塔西奥的30多部歌剧脚本,被作曲家们数百次地配乐,使正歌剧形成了标准而固定的模式:题材基本上是历史正剧,结构一律为3幕多场,人物往往是一对情人、一位暴君和几个配角,咏叹调和宣叙调一成不变地轮流出现,宣叙调不用乐队伴奏,音乐创作也陷入 了固定的格式。这种公式化概念化的创作模式,理所当然地引起观众的不满和厌烦,也最终扼杀了正歌剧的活力与生命。18世纪初,曾经辉煌的意大利正歌剧寿终正寝了。

与此同时,歌剧的演出情况更糟。阉人歌唱家在舞台上占据着主导和支配的地位。尤其是担任女高音的演员,不仅可以随意向作曲家、指挥提出各种古怪离奇而又必须满足的苛求,并且根本不顾剧情和人物的规定,在第一次上场时一定要骑马,要佩带羽毛头饰,要有侍从跟随其后,不能担任稍微次要一点的角色,不能扮演暴君、叛徒,甚至不能扮演可能有损其美好形象的上年纪的人物,不能在舞台上“死”去。同时,他们还必须享有在舞台上吃水果、喝香槟酒等特权。这种近乎胡作非为的荒谬行为,把歌剧的戏剧性完全抛弃了。歌剧舞台简直成了阉人歌唱家的私人宅邸。在这种情况下,正歌剧只能加快其衰败的过程。

正歌剧的消亡与新歌剧的兴起,并不是“和平过渡”的。在新旧势力之间,围绕着歌剧的改革,进行了具有历史意义和深远影响的激烈争论。在改革派中,格鲁克是最杰出、最重要的一位。他的贡献在于使歌剧这一珍贵的艺术品种获得了新生,并为大歌剧和浪漫派歌剧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克利斯托夫?维利巴尔德?格鲁克于1714年7月2日生于德意志南部的埃拉斯巴赫。他不愿继承他父亲守卫山林的职务,前往布拉格,或在教会唱歌,或在舞场演奏,与此同时进行学习,成为了一名大提琴家。他在维也纳得到贵族的资助,1737年随亲王出访米兰,师从萨马蒂尼。进行了四年之久的作曲学习。在当时的欧洲文化界,特别是音乐界有必要首先向意大利学习。了解意大利也就是了解文化、了解艺术。因此格鲁克去意大利一事也就有其重大的历史意义。他首先在意大利学习那波里乐派的歌剧,然后在法国受到吕利、拉莫的法国歌剧的影响,他充分的理解了这些歌剧不合理之处,对歌剧的表现形式加以彻底地改革。

格鲁克最初的创作有很长的时间依循传统的模式,在欧洲各地的歌剧院创作正歌剧。他创作的第一部歌剧是1741年在米兰完成的《阿尔塔塞斯》。这是一部意大利风格的歌剧,也就是说它是以华丽的声乐演唱技巧为基础的,因此,这部作品理所当然地在米兰受到了次迎。

1750年8月,格鲁克与玛丽亚?安娜?佩尔然结婚。姑娘家里很富有,父亲是维也纳的银行家和商人,由于他不同意女儿的婚事,他们只得在他死后才举办婚礼。格鲁克在好几年里一直靠佩尔然的财产才摆脱贫困。格鲁克结婚后在维也纳定居。

1754年教皇贝内迪克特十四世为格鲁克加封进爵。他在宫廷负责文艺事务的杜拉佐伯爵领导的维也纳歌剧院担任指挥。

从1750年至1761年的10几年中,格鲁克创作了许多部歌剧如《埃乔》(1750年)、《迪托的仁慈》(1752年)、《卡米乐的凯旋》(1754年)、《中国人》(1754年)、《舞》(1755年)、《安迪古诺》 (1756年)、《牧人》(1756年)等。后来,他为又奥地利宫廷创作的一批小型喜歌剧,象《梅兰岛》(1758年)、《假奴才》(1758年)、《基西拉之围》(1759年)、《魔法树》(1759年)、《改邪归正的酒鬼》(1760年)、《受骗的法官》(1761年)等,由其它作曲家谱曲上演。这一期间,格鲁克接受了激进思想和歌剧变革思潮的影响,改革思路开始形成,创作风格发生改变,创作经验逐渐丰富,为即将进行的歌剧改革,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1762年,格鲁克写出一部令人刮目相看的歌剧。当时,他已经意识到意大利歌剧越来越“荒唐乏味”,充满了“无聊夸张的 虚饰”。他提出的口号是:歌剧应该优美而简洁。

为实现这一主张,格鲁克创作了《奥菲欧与尤丽狄茜》,剧本是拉尼埃利?达卡扎皮基根据奥尔菲斯的古老传说改编的新版本,于 1762年10月在维也纳公演产生了强烈的反响。该剧音乐纯朴优美,丰富的特殊效果使剧情清晰明了,砍掉了所有使歌手得以成名的技巧炫耀。把新的意大利歌剧风格和法国歌剧中的合唱、芭蕾结合在了一起,典雅的意大利旋律、严肃的德国旋律和恢弘的法国旋律结合在了一起,观众一下子就感觉到歌剧舞台上发生了革命。如果男主角不由阉人歌手担任的话,格鲁克的这部歌剧就会面目全新了。

随后完成的《阿尔切斯特》有了进一步创新,序曲与歌剧本身的音乐有了联系(已不单是为观众落座提供的背景音乐),男主角也由阉人歌手换为男高音。

1767年和1770年,格鲁克又推出了两部改革歌剧《阿尔切斯特》和《帕里德和爱琳娜》。有了进一步创新:一是序曲就有导入剧情的功能。二是管弦乐队也可以表达情感,并非只是歌手的陪衬;男主角也由阉人歌手换为男高音。三是减少了换景的次数,以使戏剧顺畅进行;四是合唱成了重要角色,就像在古代戏剧中那样。格鲁克还在歌剧《阿尔切斯特》的总谱的前言中,阐述了他对歌剧改革的重要原则和歌剧创作的美学观点,被认为是格鲁克歌剧改革的宣言书。但这两部歌剧却没有获得观众的广泛认同,甚至格鲁克的支持者们对他的改革也难以接受,他们戏称:“一部正歌剧竟没有男声的女高音,一场音乐没有元音的花腔,或者更确切地说没有喉声的炫耀,一首意大利诗竟然没有浮夸与嬉戏,这就是刚刚重新开放的宫廷剧院的三大奇迹”。

那些自以为是的维也纳观众对格鲁克如此大刀阔斧的革新毫无准备。于是,他前往巴黎碰碰运气。 1772年,格鲁克来到巴黎,希望能够得到这里的观众的理解和支持,以继续推进歌剧改革事业。此时,一位名叫罗莱的法国外交官兼诗人,为格鲁克写了《伊菲姬妮在奥立德》的歌剧脚本,并向法兰西歌剧院推荐这位歌剧改革的“非凡人物”。当时的法国皇后玛丽安?安托内特在维也纳时曾跟格鲁克学过声乐。1774年,在这位皇后的支持下上演了《伊菲姬尼在奥利德》;同年还重演了《奥菲欧》,并以男高音取代了阉人歌手。

在《伊菲姬尼在奥利德》这剧歌剧中,格鲁克更加突出了音乐的戏剧性,强化了英雄主义的歌剧主题,特别是形成了成熟而完整的协奏曲式的歌剧序曲。使他获得决定性的成功,格鲁克在一夜间成为巴黎家喻户晓的知名人士,法、奥两国的王室也给予他高额的薪金和创作报酬,卢梭还特意撰文热情介绍和高度评价了这部作品,他们在歌剧改革上取得了共同语言,并建立了相互支持的友好关系。

在取得成功以后,格鲁克又将《奥菲欧与尤丽狄茜》和《阿尔切斯特》译成法文,分别于1774年和1776年在巴黎上演,进一步扩大改革战果。1777年,格鲁克创作并上演了《阿尔米德》,这部作品在坚持了改革原则的基础上,更好地发挥了乐队的作用。1779年,格鲁克最后一部改革歌剧《伊菲姬妮在陶里德》问世,这部作品取消了爱情主线,突出了人物内心情感的冲突,强调了咏叙调的作用,使格鲁克的歌剧改革划上了一个圆满 而闪光的句号。

格鲁克的歌剧改革,并不是所有人都拍手称快。仍有一些人顽固地站在意大利人一边,他们把尼古拉?皮钦尼的歌剧搬上舞台,摆出架式与革新者格鲁克对抗。

争议是由两位作曲家的追随者挑起的。与所有的论战一样--你不是格鲁克派就是皮钦尼派,没有中间道路。(就格鲁克和皮钦尼而言,他们知道这样虽然能带来商机,但还是认为争吵是愚蠢的。在整个论战过程中,他俩一直友好相处。)

最后世故圆滑的皇家音乐指导提出了一个解决办法,他让两位作曲家根据欧里庇德斯的同一个故事各写一部歌剧。格鲁克写的是《伊菲姬尼在陶里德》,即早先创作的《伊菲姬尼在奥利德》的续集。

格鲁克1779年完成的这部歌剧大胜了皮钦尼--部分原因是演唱皮钦尼歌剧的女高音演员在公演时喝醉了,结果可想而知。

在皮钦尼败北后,又掀起一场杀气腾腾的辩论,宣称除了法国大歌剧和意大利歌剧外,他们绝不承认包括格鲁克改革歌剧在内的任何歌剧。1783年, 格鲁克最后一部歌剧是《埃科与纳克索斯》,虽然反应冷谈,但那时他早已功成名就。作曲家退休后去了维也纳,在那儿享受余生。

格鲁克一生共创作歌剧百部以上,其中最著名的是《奥菲欧与尤丽狄茜》《阿尔切斯特》《伊菲姬尼在奥利德》、《阿尔米德》和《伊菲姬尼在陶里德》。他是第一位伟大的代表人物。虽然他的改革影响颇深,但仍未能使歌剧脱离与现实隔绝的虚构世界。1787年11月15日,格鲁克在维也纳病逝。

大型的歌剧院的建立


18世纪后半叶,推动歌剧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是各地纷纷建立了大型的歌剧院。传统的意大利建筑风格是一个大厅,由呈马蹄形的数层包厢围绕着乐队。1778年建成的著名的米兰斯卡拉大剧院据说有146个包厢,许多著名歌剧家的作品都在此首演,如贝利尼、唐尼采蒂、威尔第、普契尼等。建筑设计大师纷纷加入了歌剧院的设计建造,如比比纳设计的博洛尼亚大众剧院(1763),外墙不像传统的那样在灰泥上贴金箔,而是用石材建成。另有前几年毁于大火的威尼斯凤凰歌剧院,建成于1792年;慕尼黑库维莱剧院,建于1753年。1742年建成、 1844年重建的柏林国家歌剧院,内部充满着优雅的新古典主义风格。


维也纳古典乐派

维也纳古典乐派,是指18世纪下半叶至19世纪20年代形成的、以海顿、莫扎特、贝多芬为代表的最优秀的作曲家和他们的经典作品。由于这三位德奥籍的音乐巨匠的主要音乐创作活动都在维也纳,因此被称为“维也纳古典乐派”。

海顿

说起海顿,人们不会马上想到他是一个歌剧作曲家。交响曲--对了,大家会把交响曲跟他联系在一起,因为海顿创作的交响曲多达100多部。他的作品还有52首钢琴奏鸣曲和84部弦乐四重奏、12部弥撒曲、4部清唱剧以及为上低音维奥尔琴写的室内乐约160部。除了这些,他还写过20多部歌剧。这可能会让你感到意外吧!如《忠诚受奖》、《坚贞的婚姻戒指》、《月亮世界》、《奥兰多?帕拉迪诺》、《不贞受骗》这样的剧名,你即使从来没听过,也别担心,没几个人知道。

弗朗茨?约瑟夫?海顿出身贫寒,1732年3月31日,降生在邻近匈牙利边境一个叫勒豪尔的奥地利小村庄,父亲是第二代制轮匠。母亲是厨工,家境贫寒,但他们都喜爱唱歌,还常常举行家庭演唱会。海顿小时候有一付好嗓子, 6岁时由他的叔父带到海恩堡教会的合唱团,学习声乐、小提琴和古钢琴。8岁时,海顿被挑选到维也纳 圣斯蒂芬大教堂的唱诗班当歌童,在以后的9年里,他既通过唱歌获得了大量的音乐实践经验,也自学了包括对位法在内的作曲知识。快变声时,合唱团负责人乔治?罗伊特建议给他做阉割术以保留其甜美的嗓音,但遭到海顿父亲的拒绝。17岁,海顿因变声离开了唱诗班。之后,他在维也纳寄人篱下,靠教儿童唱歌或在街头、酒店演奏,度过了一段最艰难的日子。工作之余,他拜读了富克斯、玛特松、埃?巴赫的音乐论着和作品。

海顿19岁时创作了他的第一部歌剧《残废的魔鬼》。当时他在维也纳街头演奏,赚些零用钱。海顿曾与几个朋友在著名喜剧演员约翰?约瑟夫?库尔茨的屋檐下唱小夜曲,这个艺名为库尔茨?贝尔纳东的演员给了年轻作曲家一个短小的喜剧脚本,即《残废的魔鬼》。该剧上演后好评如潮,人们认为它妙趣横生,显然是一部杰作。但某位大人物却不以为然,此人认为该剧是在含沙射影地取笑他,便下令禁演。从此它不仅在舞台上销声匿迹,其音乐也荡然无存了。

1761年海顿来到了匈牙利王族中影响最大也是最富有的、号称“伟大的尼古拉斯”的埃斯特哈齐亲王的府中,一直工作了30年,海顿其余的歌剧作品都是在这里创作的。在埃斯特哈齐行宫里,海顿的主要工作是从事音乐创作,组织音乐会演出、负责乐队的排练与管理、训练歌唱演员等。行宫的音乐活动十分频繁,一周内上演两部歌剧,举办两场时间很长的音乐会,还有其它应酬性的室内乐。

尼古拉斯亲王喜欢摆排场,甚至在乡下建了一座专供打猎的豪华城堡。埃斯特哈齐宫邸的气派更是非同小可,除了那些华丽典雅的房间和金碧辉煌的舞厅,还设有宫内专用的小教堂、医院,以及两座剧场。

1775年8月29日海顿创作的歌剧《偶遇》在埃斯特哈札宫首演,当时的埃斯特哈齐亲王为欢迎卡尔大公爵夫妇来访,特别安排系列的娱乐节目,《偶遇》就是其中之一。

《偶遇》的剧本出自歌手弗利贝特之手,剧中混合着喜歌剧与严肃歌剧的成分,以抒情或喜剧角色演唱的不同构造咏叹调烘托出来,但和剧中人物的气质则未必契合。配以前奏或间奏的短歌是这部歌剧的特色,海顿的其他意大利歌剧都未再出现。《土耳其式》序曲反映当时对东方色彩的偏爱。

1777年为了庆祝尼克劳斯?埃斯特哈齐伯爵结婚,海顿写作了《月亮世界》。这是利用哥多尼剧本谱曲的作品。

和其他歌剧不同的是,《月亮世界》在1777年以后便不曾演出。不知道什么缘故,这部歌剧后来完全被遗忘,必须靠着热心音乐学者的研究与重建,如今才有可信赖的版本问世。

1779年海顿为艾斯特哈札写作了歌剧《忠贞不渝》4月25日在当地首演。随后他的歌剧《荒岛》也分两部分在埃斯特哈齐宫演出,这部歌剧不仅在海顿作品中据有独特的地位,在当时的歌剧制作中也算颇不寻常。海顿所有歌剧中,只有《荒岛》的剧本是出自梅塔史塔西欧之手。

故事叙述一小群人历经海难後又告重逢的经过,全剧没有换景,也没有使用乾宣叙调,而在伴奏宣叙调、咏叹调与重唱等音乐的连续流动中展开。

1779年11月18日的一场大火摧毁埃斯特哈齐的歌剧院,新歌剧院在1781年2月25日启用,并同时首演《忠贞的回报》。这部作品深受欢迎,后来继续在埃斯特哈齐宫、维也纳与普瑞斯堡演出。海顿的剧本改编自罗伦济的《忠诚的不贞》,这个剧本1779年曾被齐马罗萨谱成过歌剧。

这部歌剧包含许多海顿最好的音乐,第一幕的终曲就是个例子,他在此处的复杂调性结构源自齐马罗萨的歌剧。第一幕的咏叹调《救救一个可怜的人》中有一段精巧的法国号独奏。序曲则成为第七十三号交响曲《狩猎》的终曲而更加知名。

1782年海顿的英雄喜剧《奥兰多勇士》在埃斯特哈齐宫首演时曾经轰动一时,剧本由埃斯特哈齐宫廷的新歌剧监督波塔依据的是文学与歌剧传统上盛传不衰的查理曼勇士事迹编写,但在近代却一直熬到1982年才有再登舞台的机会。

1783年海顿为埃斯特家族写作的最后一部歌剧《阿蜜达》完成了,剧本没有真正的作者,剧词从不同的来源编纂而成,这是一部严肃的巴洛克咏叹调歌剧,剧中没有使用合唱团,但海顿以生动、鲜明的咏叹调投入以丰富的情感冲突。1784年在埃斯特哈齐宫举行的首演又一次造成轰动,它确实是海顿歌剧作品中的巅峰之作。

海顿在埃斯特哈齐亲王府服务期间虽然工作繁忙,但海顿觉得很充实,很有趣。对此,海颇曾满意地回忆道:“亲王对我写的作品总是很高兴。我不仅经常得到赞赏和鼓励,而且作为指挥,我有一支完全听从命令的乐队。我能够进行一些试验,并有可能大胆地按照我喜欢的那样检验试验的效果。我与世隔绝,没有人来烦扰我,我可以成为独创者”。应该说,亲王的赏识和行宫的优越条件,加上海顿随遇而安、恬静乐天的性格,使他得以充分施展自己的音乐才华。

海顿为埃斯特哈齐家族服务近50年,写了15部完整的歌剧供亲王那有400个座位的剧院表演。其中大部分是轻松的喜剧,因为 18世纪的观众都喜欢快乐的结局。(歌剧《阿西德》中,考虑到观众不喜欢看到男主角、年轻牧人阿西斯最后的死亡结局,作曲家安排海神“泰蒂斯”使其复活。于是,阿西斯变成喷泉重回人间--而且,身为喷泉的他还加入了结尾的四重唱。你可能认为这样驴唇不对马嘴,但海顿的观众非常喜欢。)

今天,由于有了莫扎特,海顿的歌剧便很少上演了。在喜剧气氛的渲染和夸张方面,海顿显然不如前者。对海顿写过的歌剧,人们不知道的至少还有5部,其中原因在于它们都是为木偶表演写的。海顿的庇护人有一所木偶剧院,作曲家自然就要创作这类作品了。这类歌剧演唱者比较木呆,不过,现在木偶演员越来越难找了。

1790年,尼古拉斯亲王去世,他的继承人对音乐毫无兴趣,因此对海顿也不再欣赏。这位新亲王用一笔不菲的养老金他把海顿打发走了。

莫扎特

沃尔夫冈?阿马迪乌斯?莫扎特于1756年1月27日出生在德国的萨尔茨堡。父亲莱奥波德?莫扎特是提琴手,写过音乐。由于小莫扎特很早就显露出音乐上的才能,父亲便迫不及待地打点行装让孩子作为神童开始巡回演出。他第一次的旅行是六岁时去慕尼黑,同年又到了维也纳,在玛丽亚?特雷齐亚女王面前举行了演奏。起初,莫扎特与姐姐安娜?玛丽亚(昵称南内尔)一起表演。玛丽亚很聪明,但远不及弟弟的才华。可在当时,姐弟俩都默默无闻。

莫扎特的旅行前后共有九次,其中时间最长,对他的一生和艺术产生重要影响的一次,是从1763年6月6日(七岁)开始,到1766年11月30日结束的长达三年半之久的长期旅行。在此期间,他在德意志各个城市举行了演奏,直至巴黎,从那里又过海峡到达伦敦,然后又回到大陆,经荷兰、比利时等地,再返回巴黎。他到处发挥了神童的才华,博得了极大的赞赏。他有时在键盘上覆盖一块白布进行弹奏,实在令人惊叹不止。有时又请听众提问题,当场举行即兴演奏,然后再演奏自己的作品。这次旅行中所创作的乐曲,其中有若干作品在巴黎和伦敦当即得到出版。

莫扎特的歌剧创作(6岁-17岁)

莫扎特在旅途中哺育成长,同时,他也是在旅行中学习和工作。他的父亲莱奥波德在旅途中只要有时间,就教授给他音乐以及其它的学科。所谓学科也主要是指旅行所必要的各国语言。包括德语、拉丁语、意大利语、英语等各国语言。

莫扎特这一时期的作品,大多是在旅途中完成的,即使在萨尔茨堡谱写的作品,也几乎都是为了在旅行中演奏而写。

1767年3月,莫扎特的第一部歌剧《第一条戒律的责任》在萨尔茨堡上演。5月,他又推出了另一部拉丁喜歌剧《阿波罗与海辛特斯》。这年,莫扎特11岁。1768年,利奥波德为让孩子们参加奥地利王室的一次重要婚礼,带领莫扎特和南内尔再次抵达维也纳。在那里,莫扎特先创作了一部小型的喜歌剧《巴斯蒂安和巴斯蒂安娜》,并在1768年底亲自执棒了他创作的《庄严弥撒曲》的演出。1769年5月,莫扎特创作的歌剧《装疯卖傻》上演,尽管这部歌剧在题材和演唱风格上都受到欢迎,但由于把持着歌剧舞台的某些人的嫉妒,而遭停演。此间,年仅12岁的莫扎特接替他的父亲担任了萨尔茨堡宫廷乐队的乐长。

他的天才实在令人惊叹不已。他的创作源泉至死始终没有枯竭,好似提笔即能成乐。据说他创作交响乐时,在头脑中同时形成从第一乐章到第四乐章的整体。因此,无论哪一部乐曲都只需记谱的时间便可完成。包括著名的《朱比特》交响乐在内的最后三部交响乐,仅用了两个月的时间已谱完毕。

1769年底,利奥波德携两位神童应邀到达意大利。不论到达什幺地方,他们都受到热烈地欢迎与破格地接待。在歌剧之都那不勒斯,莫扎特的演技为人们所倾倒。他观看和研究了意大利歌剧,为其以后创作意大利风格的歌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梵蒂冈,他仅听了一次演唱,就默写下了一直被教会禁止外传的《上帝怜我》,且几乎没有误差。莫扎特的博闻强记再一次为他赢得荣誉,教皇授予他“金马刺骑士”封号。在博洛尼亚,莫扎特结识了名满全欧的意大利音乐家马尔蒂尼,并向他学习了对位技巧。不久奠托特在那里被一致推举为音乐研究院的院士。在米兰,莫扎特创作了第一部正式公演的歌剧《庞都国王米特里达特》,并于1770年12月在当地公演,狂热的观众掌声如潮,高呼“万岁!大师!”此后,莫扎特又创作了一部受到普遍欢迎的歌剧《阿斯卡尼奥在阿尔巴》,此剧于1771年10月在米兰首演。意大利舆论界惊呼:“上帝让莫扎特降生,是为了压倒所有的被公认的大师”。作为这类大师中的一员的哈赛则坦诚地认为:“这个孩子将会使我们大家黯然失色。”

莫扎特(21-25岁)作品进入了成熟期

1778年4月,莫扎特和他的母亲来到巴黎。但与第一次到巴黎时的盛况截然相反,他受到了难以忍受的冷遇。尽管凡尔赛宫可以提供一个管风琴师的职位,但这只能淹没莫扎特的才华,于是遭到了他的拒绝。7月,莫扎特的母亲安娜死于贫病交加,莫扎特陷入穷困潦倒的窘境。1780年创作了第一部浪漫主义代表歌剧《伊多美钮》,它充分展现了莫扎特的精湛技艺和音乐造诣,成为莫扎特艺术创作成熟期的标志。这部杰出的作品经一流水平的曼海姆乐队演奏,更使其大大增色,在1780年11月的首演时,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在这一时期,莫扎特除创作了大量的器乐曲外,还写有歌剧《扎伊德》、歌曲《鸟儿如果整整一年》《心满意足》《来吧,亲爱的齐特尔》等,以及一些女高音咏叹调。

莫扎特创作的高峰期

1781年至1791年,是莫扎特最后的、最有价值的10年,也是他创作的高峰期。这一时期,他创作了一生中最杰出的一批歌剧和近300部其它音乐作品。

1781年3月,莫扎特来到维也纳。他是以仆从的身份陪萨尔茨堡新主教访问维也纳,由于不堪萨尔茨堡主教的凌辱和无端斥责,莫扎特果敢地断绝了与主教的雇佣关系,决定在维也纳定居,由此成为奥地利第一个有名气的自由作曲家。

1782年,《后宫诱逃》给莫扎特带来了歌剧创作方面的又一次成功。格鲁克高度评价这部作品,并专门宴请了莫扎特。该剧虽然在内容上依旧遵循着所谓“拯救歌剧”的悠久传统,但却是第一批重要的德语歌剧之一(其它都是意大利语)。

此剧故事发生在土耳其帕夏 (旧时奥斯曼帝国高级官员的称号。) 赛里木的后宫,男主角贝尔蒙特带着仆人彼德利奥来营救自己的情人康斯坦策及其女仆布隆德,他们要让这两个女人逃离后宫。为达到目的,他们买通了宫廷侍卫奥斯明。她们逃跑后又被抓了回来。最终,开明的君主帕夏宽恕了他们,故事最后的结局依旧是大团圆。皇帝本人在这第一次上演结束时所写的评语称这出音乐剧给纤弱的德国小歌剧带来了音乐盛况。

也许只是巧合--《后宫诱逃》上演不久,莫扎特就违背父愿诱拐了自己的康斯坦策--娶了作曲家卡尔?玛丽亚?冯,威伯的远亲康斯坦策?威伯为妻。她是莫扎特房东的女儿,姐姐阿洛伊西亚早些时候曾无情地抛弃了作曲家。康斯坦策轻浮无常,缺乏责任感,谈不上有什幺特殊魅力,但无论如何,他爱她。

莫扎特最好的几部歌剧是与剧作家达蓬泰合作完成的。达蓬泰本人的经历就能编成故事,他1749年出生在意大利切涅达一个犹太家庭,名叫埃马努埃拉?科内利亚诺,后皈依天主教并取了个意大利人的名字。事实上,即使在他就要当上神父的时候,还一直沉溺于赌博和女色(这二者总是相互关联,好色本身也是一种赌博)。

迫于债权人的诉讼和丈夫们的仇恨,达蓬泰离开意大利来到维也纳,当了约瑟夫二世的宫廷诗人,这样便与莫扎特结识。此时的莫扎特有一份对其本人来说比较稳定的工作那就是他为皇帝及所有愿意出钱的人作曲。1786年至1790年间,莫扎特与达蓬泰合作完成了三部最伟大的喜歌剧:《费加罗的婚礼》、《唐璜》和《女人心》。

1786年5月1日,《费加罗的婚礼》在维也纳首度公演,但除了几位朋友和皇帝鼓掌叫好外,并没有引起轰动。但在布拉格,《费加罗的婚礼》却得到了丰厚的补偿:《费》剧是上座率最高的歌剧,它使濒临破产的剧院起死回生。

《费加罗的婚礼》是《塞维利亚的理发师》的续集,两个剧本都改编自皮埃尔?奥古斯丁?卡龙?博马舍的两部著名戏剧。这可能使只知道罗西尼《理发师》的人感到困惑,因为莫扎特写《费加罗》是在1786年,而罗西尼的《理发师》作于1816年,看起来似乎先后顺序不对。但在莫扎特那个时候,人们已从乔瓦尼?帕伊谢洛1782年写的歌剧里知道了《理发师》这个故事。

《塞维利亚的理发师》讲的是理发师费加罗如何帮助主人阿马维瓦伯爵挫败巴尔托罗医生和音乐教师唐巴西廖的阴谋而赢得心上人罗西娜芳心的故事。

剧中角色除《费加罗的婚礼》原班人马外还增加了几个(如傻乎乎的老园丁安东尼奥)。歌剧一开始费加罗正与新伯爵夫人的贴身女仆苏珊娜举行婚礼。

歌剧以一首四分钟之长的轻快序曲开始,随后便是欺骗和阴谋、伪善和真情相交织的复杂的喜剧情节,最终仆人占了上风。

这部歌剧最脍炙人口的女高音咏叹调是第二场中的“你可知道爱情是怎么回事”,演唱者不是主角苏珊娜而是由女高音扮演的年轻男仆凯鲁比诺。这种角儿在50年前还由阉人歌手担任着。此时的维也纳已向前迈了一步,由女声取而代之。为了使情节更加离奇复杂,凯鲁比诺唱这首咏叹调时穿上了苏珊娜的衣服假扮成她,也就是说由女声担任的男性角色又假扮成了女性。另外还有当《费加罗的婚礼》中的苏珊娜用轻快而又低沉的声音唱道:“开门,快开门”时,作为女主角没有得意忘形,作为第一丑角没有笑容或哄笑,作为歌剧的一个角色不演唱,只是在说话,是在朗诵基础上的演唱,或者在演唱基础上的朗诵。总之,喜剧中活跃、跳动的人物是世界的一个窗口,像照在一个敞开的空间上的一线,阳光,是人类生活中的一刻。

1787年9月,莫扎特和康施坦莎重返布拉格。他的歌剧《唐?璜》于12月28日在布拉格歌剧院首演。直到演出前的晚上,莫扎特才写完了最后一个音符。《唐?璜》再一次征服了布拉格人,在排山倒海般的掌声和欢呼声中,激动得浑身颤抖的莫扎特向观众致词:“布拉格人才是我真正的知音!”

达蓬泰写的第二个脚本就是莫扎特最好的歌剧《唐璜》。这是一种道德剧,描写声名狼藉的登徒子如何受到应有的惩罚。无疑,它是达蓬泰最轻松愉快和最为人熟知的剧本之一。人们不仅喜欢看狡猾的骗子如何施展诡计,更喜欢看到他罪有应得的下场,这能给他们带来“正义在我手中”的快感。

据说达蓬泰曾表示过,该剧情来自臭名昭著的浪子唐璜 (意大利语是:Don Giovanni)的故事。达蓬泰用这个题材来编剧可能比较省事。剧中大部分情节都搬用了西班牙人蒂尔索?德莫利纳和意大利人卡罗?哥尔多尼写的两个版本。(后来,亚历山大?普希金为了罗列出各种表述爱情的花言巧语并显示自己的编剧才能,用同一个故事写了《石客》,并由俄罗斯作曲家亚历山大?达尔戈梅日斯基创作成歌剧。)

意大利歌剧里有十几个“唐”,如唐尼采蒂《卢克雷齐娅?博尔贾》中的唐阿尔冯佐,威尔第《命运的力量》中的唐阿尔瓦罗和唐卡罗或比才《卡门》中的唐霍塞等。但这些“唐”与《唐璜》里的“唐”毫无联系,别以为意大利人老随便更名换姓。

《唐璜》是以唐璜与安娜的冲突开始的,当时唐璜正欲调戏贞洁的安娜姑娘。安娜的父亲唐佩德罗(人称统领大人)听闻后上场与唐璜决斗并被刺身亡(这部分很短)。于是,劣迹败露的唐璜仓惶逃走。

安娜的未婚夫唐奥塔维欧(这出戏里有好几个“唐”)发誓要为安娜父亲报仇,故事随之展开。

此剧大部分谐趣都来自唐璜的仆人莱波雷洛,他在第一场里的主要任务就是演唱那段历数主人风流韵事的著名的“花名册咏叹调”,这首歌流水账般记录着主人追逐女性的经历:在意大利640次,德国231次,法国100次,土耳其至少91次,西班牙竟多达 1003次(那毕竟是唐璜的老家,应该比较容易得手),总共2065次。仔细想一想唐璜先生成功表演的数字,我们不得不说莱波雷洛有点夸大其词。该剧另一段著名的曲调是第二幕中唐璜试图勾引泽琳娜时唱的“向我伸出手来”。这一次他仍未得逞。

三番五次的哄骗引诱及狼狈逃脱之后,故事在“墓地”这一场中达到了高潮。剧中,唐璜以嘲弄的口气邀请已故统领佩德罗的石像共赴晚宴。这引出了该剧的最后一幕--石像上场并把顽冥不悔的唐璜拖人了地狱之火。多幺可怕的下场!最后,活着的人以一首歌颂忠贞爱情的合唱结束了全剧。人们皆大欢喜。

歌剧《唐璜》,在舞台上不仅表现了生命,也表现了死亡,对有代表性的事物加上了指责(特别是对自身过失的偏袒和固执)的说教手法,从诙谐的戏剧中表现出严肃性和戏剧性。泽琳娜是现实生活感性的形象,但猖狂而又荒唐的花花公子唐璜,用他那并不是精湛技艺的低音成功地成为人间恐怖的象征,成为 17世纪放荡主义和启蒙主义理论的代表,成为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中必不可少的发动机,是充满爱而又不满足爱的人物代表。

在创作最好的也是最后的歌剧《魔笛》之前,莫扎特还抽空写了《女人心》和《狄托的仁慈》。

1789年4月,莫扎特被迫离家远行,试图在外地寻找生机。在莱比锡,莫扎特虔诚地前往托马斯教堂聆听了巴赫的作品;在柏林,莫扎特刚刚挣到了一笔可观的钱,但转手就“借”给一位朋友。于是,两手空空的莫扎特在7月回到了维也纳。

此时,康施坦莎的病情加重了。莫扎特到了一贫如洗的地步。在这种境遇里,他创作了歌剧《女人心》,并在1790年上演,虽然这部歌剧的音乐十分优美,但莫扎特认为它的问世并不是依靠艺术灵感,而很大程度上是为养家糊口。因此,它的艺术性便打了折扣。

在《女人心》中,莫扎特戏谑人生的思想并没有减少,而是在滑稽而又可笑的领域中发挥作用。《费加罗的婚礼》的剧情经常发生逆转,讲的不是人们通常说的男人,而是天生就不忠诚的女人。如果费奥迪利吉和多拉贝拉对严肃歌剧中的危险的滑稽模仿负责,那么无法用言语形容的片段再一次是现实生活中最音乐化的情感模仿,五重唱“每天都给我写信”是音节停顿溅出的浪花,就如同悲痛既是真实的,又是仿效时尚的。最后,表达方式已变得没有什幺界限了,从不可阻挡的“序曲”到长长的合唱部分,从莱波莱罗咏叹调的30节到伯爵夫人的四节独唱短曲,已没有过多的限制。

为了庆祝日后成为莱奥波多二世皇帝的波希米亚国王,布拉格的贵族们请来了莫扎特,让他担任《提托的仁慈》的导演,要求不能摈弃过去的传统。梅塔斯塔西奥的原剧本被加上一些片段,咏叹调巧妙地与低沉的圆号配合默契,并与“乔装改扮的”女高音同在,插入的朗诵被人们怀着崇敬的心情欣赏,但这种表演在新的歌剧中却很少。海顿最后创作但没有搬上舞台的《哲学家的灵魂》,预示着严肃歌剧的衰落就要来临了,似乎真是再也没有比莫扎特的音乐更美妙的音乐了。

最后的辉煌

1791年初,莫扎特为一家即将倒闭的德国歌剧院创作了最后一部歌剧《魔笛》。这部优秀的作品在9月公演后连演了200多场,被誉为最伟大的近代德国歌剧。这部杰出的作品拯救了那个剧院,但莫扎特却滑人了死亡的边缘。

《魔笛》这部歌剧短得出奇,讲述一个情节离奇并充满怪诞象征的神秘故事。该剧序曲很精彩,还有几段优美的旋律,如夜皇后的咏叹调和帕帕盖诺、帕帕盖娜一对傻瓜唱的无聊的爱情二重唱。是音乐自身的魅力使共济会及其成员向莫扎特发出了人间友谊的信息。虽然莫扎特很快与世长辞了,但他创作了大量被后人很快被称作“浪漫主义的”的作品。

在临终前,重病中的莫扎特为了完成别人嘱托的《安魂曲》,做了最后一搏。但这部作品尚未完成,莫扎特却在1791年12月5日含悲去世,享年35岁。

另一种说法认为莫扎特是被妒火中烧的同行、宫廷作曲家安东尼奥?萨列里毒死的。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歌剧《莫扎特与萨列里》首次把这种说法做了戏剧化的表现,其中大部分情节在近期流行的戏剧和电影《莫扎特》里又有再现。
[img]http://www.xianlai.com/attachments/month_0504/z6xsepws=_j12QTu2uVM6l.gif[/img] [img]http://wpa.qq.com/pa?p=1:15574006:11[/img][url=http://wpa.qq.com/msgrd?V=1&Uin=15574006&Site=www.xianlai.com&Menu=yes]哥们~有事您说话!老婆!有事您叫我![/url]

使用道具 举报

天外飞仙

我是黑帮的!方

Rank: 4

UID
37132
帖子
563
主题
28
金币
801
激情
6
积分
897
注册时间
2004-11-9
最后登录
2012-5-26
4
发表于 2005-3-7 18:55:45 |只看该作者
十九世纪的歌剧

浪漫派歌剧的先导―贝多芬


19世纪歌剧无论政治倾向如何,浪漫主义在艺术上的特征是一致的,简单说来就是感情超过形式。正如雨果所宣言的那样,“浪漫主义就是艺术中的自由主义!”为了充分表现这种精神自由,让感情奔放,作曲家们想出种种方法改进祖传的技艺。他们扩展了和声,丰富了乐队音色,打破古典时代严格的形式格律,运用新的音乐语言和灵活的曲式写作;他们注重运用造型手段,使音乐的表现力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与文学的联姻,开辟了标题音乐的新纪元。贝多芬的《费德里奥》可说是浪漫派歌剧的先导。贝多芬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1770-1827年)伟大的作曲家。出生于波恩,11岁起,在剧院的乐队工作,从此走上以音乐谋生之路。1792年,去维也纳从海顿学习,此后终生定居于此。1795年,首次以作曲家兼钢琴家的身份在维也纳登台演奏。1802年,贝多芬失聪。他以顽强的意志同疾苦斗争,创作了举世闻名的一批交响乐和管弦乐作品。贝多芬是人类艺术史上最伟大的创造者,他具有卓越的音乐天赋、炽热的叛逆气质和坚强的性格意志。他以时代和个人的命运为背景,在交响乐和管弦乐领域,创作了一批不朽的巨作。他对世界音乐发展史的贡献是无可比拟和无法超越的。

1792年,贝多芬来到欧洲文化中心维也纳,想在那儿靠弹钢琴、作曲出人头地。在维也纳,贝多芬得以欣赏同时代其它作曲家的歌剧。

贝多芬观看的歌剧都是在维也纳剧院上演的,这对他来说很方便,因为他当时就住在剧院楼上一间小公寓里,只需穿过大厅便能进人剧院。贝多芬喜欢在靠近乐池的前排就座,观看时从头至尾像个雕塑似地一动不动。但如果遇到他不喜欢的,就在第一场结束后悄悄退出。

贝多芬有过多次尝试,莫扎特《魔笛》的编剧人埃马努埃尔?席卡内德曾把自己写的《灶神之火》给贝多芬看过,但没什么结果。还有一些如《布鲁图斯》、《罗慕路斯》、《尤利西斯还乡》等曾引起过贝多芬的兴趣,可是都被他在心情不好的时候扔掉了。最后贝多芬终于找到一个吸引他的脚本。这部歌剧的脚本原不是为贝多芬准备的,但脚本的主题和题材,深深地吸引了他。这部歌剧描写了这样一个故事:西班牙青年贵族弗洛雷斯因故触怒了当地的长官皮查罗,被皮查罗设计抓住,投入了囚禁政治犯的监狱,并对外散布弗洛雷斯已死,企图饿死弗洛雷斯。忠贞勇敢的莉昂诺拉,女扮男装,化名费德里奥,潜入监狱,去营救丈夫。最后夫妇俩战胜了皮查罗的阴谋诡计,在首相的营救下脱离虎口。

这部歌剧讲的是莱奥诺拉和弗洛雷斯坦,剧名为《费德里奥》也是很自然的事。可是贝多芬不喜欢这个名字,认为它直接点出了伏笔,因此改为《莱奥诺拉》。经过将近两年的创作(从1803年开始动笔)于1805年首演。该剧的首演简直就是一场灾难。当时,正值拿破仑入侵维也纳,爱好歌剧的贵族纷纷离城,贝多芬新作的首演式上几乎没什么观众。(在军队占领期上演一部关于政治自由的歌剧恐怕不是明智之举,好在拿破仑的法国军队听不懂德语。)

首演失败还有其它原因。例如莉昂诺拉扮演者--被海顿叫做“大嗓门”的女高音保利娜?安娜?明德?豪普特曼觉得音乐太难,至于其它角色--舞台指导乔治?弗利德里克?特赖奇克的评价是“男演员们还需大大改进”。首演惨败之后,贝多芬根据朋友们的建议做了一些修改,效果虽然好一些,仍不理想。贝多芬甚至又写了第三首序曲代替前面的第二首,可终究不能彻底改观。

1814年,搁置了九年并经过三次修改的《费德里奥》终于唤起了观众较大的热情。至此,该剧已经有了四首不同序曲。前三首就是现在的(第一、第二、第三)《莱奥诺拉序曲》,第四首是《费德里奥序曲》。《费德里奥》歌颂了女主人公的忠贞爱情和自我牺牲的精神,具有进步的启蒙主义思想。是一部前承古典、后启浪漫的作品。贝多芬不再以神话、骑士的题材为创作蓝本,而是让他的歌剧高举争取自由、为理想战斗的旗帜,伸张正义,呼唤人的尊严,召唤人们不畏艰难,奔向胜利的彼岸。音乐刚毅豪迈,气魄雄伟,具有哲理性、戏剧性。贝多芬广泛运用了高难技巧的咏叹调和戏剧性很强的宣叙调,乐队的作用非常突出。音乐结构也相当严谨。它的序曲已经传播二百年之久,在歌剧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19世纪最后一位“古典主义者” 罗西尼

19世纪的意大利歌剧,如果没有罗西尼的出现,极有可能将不可遏止地沉沦下去。在意大利正歌剧已经衰亡,歌剧舞台风雨飘摇的紧要关头,正是由于罗西尼的力挽狂澜,它又获得了新的动力与生命。对意大利来说,有百分之百的理由高呼:“罗西尼万岁!” 罗西尼在歌剧史上打破了一直奉行的以歌词为主导的做法,大胆地创造了以音乐旋律为主导的风格。

乔阿基诺?安东尼奥?罗西尼,意大利杰出的作曲家。1792年2月29日,罗西尼出生在意大利中部的佩萨罗,他由此获得了“佩萨罗天鹅”的美称。由于每四年才有一个2月29日,因此享年76岁的罗西尼,一生中仅过了18个生日。

罗西尼的童年时代,意大利先后处于法国和奥地利的统治下,父亲因倾向共和被捕。母亲带着5岁的罗西尼逃亡到意大利著名的声乐艺术中心博洛尼亚,在一家乡村剧团唱歌糊口。罗西尼从小就随母亲的剧团四处奔波,对学业不感兴趣,但唯独对音乐情有独钟。他在幼年的流浪演出生活中,学会了歌唱、作曲和演奏法国号与大提琴。罗西尼在12岁时,较系统地学习了和声、对位法的作曲技巧。14岁在剧团的乐队中担任键盘乐手、指挥和合唱指导,继而出任乐队队长。 并写了自己的第一部歌剧,但几乎不能算数。不久,罗西尼为进一步充实自己的音乐知识与修养,进入著名的博洛尼亚音乐专科学校深造。此间,他接触了契马罗萨、海顿、莫扎特等大师的作品总谱。对此,罗西尼在日后回忆说,我仅有的音乐知识“是从总谱里得来的”。1807年,在学习期间罗西尼创作了他的第一部歌剧《德梅特里奥与波利比奥》。

1810年,罗西尼毕业,他的毕业作品是喜歌剧《婚约》。此后,他正式开始了职业性的歌剧创作活动。

罗西尼在威尼斯

最初的几年,罗西尼只能为一些小型的戏班写作,还要兼指挥或歌手,他在各个城市间疲于奔命,以此谋生。罗西尼在谈起这段艰苦岁月时说:“我必须像游牧民族那样,从一个城市走到另一个城市,每年不停地写作。即使这样,生活还是不能过得很舒畅。”那时,罗西尼的稿酬微不足道,口袋里经常空空如也,箱子里最多的只是乐谱。

罗西尼的成名作--《意大利女郎在阿尔及尔》

1813年,他创作的正歌剧《坦克雷迪》和喜歌剧《意大利女郎在阿尔及尔》,为他带来了荣誉。这两部歌剧先后在威尼斯上演,获得了令人鼓舞的成功。《坦克雷迪》中不惜生命为祖国而战的坦克雷迪的咏叹调《忧心忡忡》和《意大利女郎在阿尔及尔》中伊萨贝拉那首富于爱国激情的咏叹调《你想一想国家吧》,不胫而走,迅速传唱在意大利各地,成为意大利人抵御外来侵略的战歌。法国作家司汤达说,在意大利,谈论罗西尼的人比谈论拿破仑的人还要多。此时,罗西尼仅21岁。

1815年,已享有盛名的罗西尼被那不勒斯的圣卡洛大剧院以年薪15000法郎聘为专职作曲家。此外,罗西尼接受了其它城市歌剧院的盛情邀请,兼任他们的艺术指导或特约作曲家。这一年,他创作的《英国女王伊丽莎白》在圣卡洛大剧院首演后,引起了强烈反响。原因是罗西尼在这部作品中,大胆地对传统的意大利正歌剧进行了使人瞠目结舌的重要改革。最重要的改革直接指向意大利歌剧弊端的要害之处:罗西尼在总谱上确定了所有的装饰音、花腔、过渡句,歌唱家必须按照总谱演唱,不能为炫技而肆意更改;罗西尼另一大创新是,取消了只用钢琴伴奏的“干诵宣叙调”,代之以乐队伴奏的宣叙调,这不仅加强了宣叙调的戏剧性,而且提高了乐队在歌剧的地位。自罗西尼的改革后,这两大创新变成了歌剧的新规则,一直延续到今天。

罗西尼最优秀的歌剧--《塞维利亚的理发师》

罗西尼最有影响的作品之一是喜歌剧《塞维利亚的理发师》,这是他 1816年用不到两周的时间写出来的。是罗西尼最优秀的代表作品,它确立了罗西尼的世界级歌剧大师的地位。此前,意大利著名作曲家帕谢埃洛曾在1782年创作了第一部《塞维利亚的理发师》,公演后成为欧洲最受欢迎的歌剧之一。罗西尼重写《塞维利亚的理发师》的决定,立即引起了轩然大波,一些社会舆论指责他胆大妄为,预言新作必将失败。甚至年高德劭的帕谢埃洛本人也表面不介意此事,暗中却怂恿人们对新作发难。1816年2月20日,罗西尼的《塞维利亚的理发师》在罗马的阿根梯那歌剧院首演。这部歌剧从头至尾有很多他一年前为《英国女王伊丽莎白》写的序曲音乐(而这部序曲此前即1811年在《离奇的误会》、1813年在《奥雷利亚诺在帕尔米拉》里都用过。由于反对派的严重干扰,加上演出中出现的一些技术性失误,首演遭到惨败。但罗西尼并未却步,他坦然地回到家中,立即对首演中的不满之处作了修改。在第二天的演出中,这部杰作终于深深地打动了观众。在紧接着的几场演出后,激动的人群打着火把,簇拥着罗西尼回家。《塞维利亚的理发师》在罗西尼生前就上演过500多场,在以后的一个多世纪里,成为演出场次最多的歌剧之一。

罗西尼的序曲大多遵循一种完全可以预想的程序,即开始是安静的,然后越来越响,直到巨大的惊天动地的结尾。这种程序后来以“罗西尼渐强”而闻名,并为罗西尼赢得了“噪音先生”的雅号。

1817年剧院经理人多梅尼科?巴尔巴亚召他回来创作《贼鹊》。到开幕之夜的当天,罗西尼还未写完序曲。于是巴尔巴亚把他锁在楼上一间屋子里,有四个身强力壮的舞台工作人员随时将他写好的乐谱投给在下面等着的抄谱员。他们得到命令,如果罗西尼不能按时写完序曲,就把他扔出去。

而今我们记得罗西尼主要是因为他的喜歌剧。而在当时他大部分时间是在写严肃题材,其中包括一部写摩西生平的宗教歌剧和一部取材于莎士比亚戏剧《奥赛罗》的悲剧歌剧。《奥赛罗》一剧在70年后威尔第的同名歌剧出台之前一直盛演不衰。

正是在那不勒斯罗西尼遇上了著名女高音歌唱家伊萨贝拉?科尔布兰,她在他写的伟大的英国女王伊丽莎白的歌剧中扮演女王。当时罗西尼从未去过英国,但这并不妨碍他写英国题材的作品。他写《意大利少女在阿尔及尔》时也没去过阿尔及尔。尽管故事粗制滥造,完全脱离史实,但丝毫不会影响作曲家。科尔布兰是西班牙人,比罗西尼大七岁,性情阴郁孤傲。罗西尼觉得她很有吸引力。很快他们就在一起肆意行乐,为此科尔布兰放弃了与巴尔巴亚的恋情。

在一起过了几年后,罗西尼与科尔布兰于1822年3月成婚。为了展示科尔布兰的歌喉,罗西尼写了许多规模宏大、戏剧性很强的歌剧 例如:《阿尔米达》 、《湖泊女郎》和 1823年在威尼斯上演的《赛密拉米德》等剧。

1824年,罗西尼被巴黎的意大利歌剧院礼聘为院长。一年多后,又被任命为法国皇家作曲家和歌唱总监。1826年,他把《穆罕默德二世》改为另一部歌剧《科林斯之围》;翌年,又将《摩西在埃及》改成法语歌剧《摩西》;1828年,他创作了喜歌剧《奥里伯爵》,这三部作品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成功。此间和以后的休闲日子里,罗西尼对唐尼采蒂、贝利尼、梅耶贝尔、瓦格纳等人给予了指导帮助。

正歌剧代表作--《威廉?退尔》

1829年8月,罗西尼最后一部歌剧《威廉?退尔》在巴黎歌剧院公演。引起了轰动,连续上演了65场。这部取材席勒同名戏剧的歌剧宣扬了民族解放斗争精神。是一部公开歌颂爱国主义,表现被占领国人民武装起义,反抗异国统治的正歌剧。它鲜明的政治色彩和激昂的爱国精神,立即引起正遭受奥地利统治的意大利人的强烈共鸣。罗西尼在其中一反他的华彩作风,音调写得简朴有力。剧中有气势宏伟的群众合唱,有动力充沛的重唱,特别是它的序曲,形象鲜明,意境隽永,因而这部歌剧成了19世纪最重要的歌剧作品之一。正当他的声誉蒸蒸日上之时,37岁的罗西尼终止了歌剧写作。其中原因,至今仍是个谜。

大约在1832年出访巴黎期间,罗西尼遇到了奥兰普?佩利西耶,他开始越来越多地和她在一起消磨时光。1837年罗西尼和科尔布兰定了分居协议,便开始与奥兰普?佩利西耶同居, 1854年科尔布兰去世后与其结婚。

罗西尼辍笔后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尽情地享受生活,他成了一个美食家,曾开过一家名为“走向美食家的天堂”的餐厅。不过随着岁月的流逝,他的健康状况每况愈下,不是这儿不好就是那儿出毛病,罗西尼总是怀疑自己有病,他还在旅途中染上了梅毒。

1868年11月13日,罗西尼在巴黎的寓所逝世。9年后,他的遗骸运回佛罗伦萨,他的故乡人为他的迁葬举行了极其隆重 的仪式。

在罗西尼的一生中,共创作了38部歌剧。最杰出和最具代表性的有六部作品:《意大利女郎在阿尔及尔》《塞维利亚的理发师》《灰姑娘》《贼鹊》《塞米拉德米》和《威廉?退尔》。他的创作是意大利歌剧发展的中间环节,他结束了前一阶段僵化危机的时期, “最后一位古典主义者”--这就是他对自己的评价。在他巴黎平静的生活中,给他写信或拜访他的不再是那些他的追求者,而是瓦格纳或者一些文化人,于是他们就畅所欲言了:音乐什么也不会描述,即使是暴风雨刚刚过去,音乐也只是一种“精神氛围”,一种由这样或那样的语言,这样或那样的人物,严肃或可笑的情节,来显示并美化那敏感的、捉摸不定的感受方式。而罗西尼则是古典主义者。


意大利浪漫主义歌剧

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虽然引起欧洲社会的急剧动荡,但在意大利,不管帝国兴衰,风云变幻,歌剧艺术却始终没有停顿。

浪漫主义歌剧大师

19世纪初期,浪漫主义思潮席卷整个欧洲,意大利民族解放运动的现实又直接影响着艺术家们。正歌剧早已走向穷途末路,古老的罗马神话故事已经显得陈旧过时,而窗外发生的事却是那样令人兴奋。于是这一时期的歌剧萌发出一种企图靠拢话剧的强烈愿望,在这个舞台上正在表现许多生动的当代人生活题材。

以贝利尼和唐尼采蒂为代表的意大利浪漫主义歌剧流派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崛起。这一流派的作风也越来越多地受到当时为整个欧洲文化社会所瞩目的法国歌剧的影响,他们的音乐受到文学戏剧的均匀节奏流动的感染,显示出连贯性的特点。特别是罗西尼之后的贝利尼和唐尼采蒂,剧情内容的严肃性质和情感处理的浪漫色调,构成了早期浪漫主义的“半正歌剧”的特征。

另一方面,我们又可以清楚地感到,意大利浪漫主义歌剧有那么多的明显特征,足以说明它来自歌剧开拓者们所形成的花哨华丽作风。罗西尼的歌剧《坦克雷迪》取材于伏尔泰的悲剧和塔索诗篇《解放了的耶路撒冷》,其中用了许多与原作同样的诗体,表现同样的意念。假如说巴黎的观众追求尝新的话,那么,意大利的观众爱喝的就是把从前各种既有形式加以混合调制的鸡尾酒。意大利民族歌剧也正是在传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唐尼采蒂

在音乐史上,意大利北部的贝加莫农业区以两件事而闻名,即人称贝加莫舞曲的那种16世纪舞蹈形式和两百多年以后的唐尼采蒂的歌剧。

多梅尼科?加埃塔诺?玛丽亚唐尼采蒂是苏格兰后裔。1797年出生在贝加莫镇。唐多尼采蒂的家庭并不富有。父亲安德列亚在当铺做事。母亲给别人做针线活,挣回一点贴补家用的钱,直到眼力不济才不干了。尽管收入绵薄,他的父母在唐尼采蒂的音乐学习方面还是尽可能地给予支持,他先是在教会的音乐学校学习,14岁进入博洛尼亚音乐学院,随著名音乐家迈尔、玛蒂尼学习作曲法等。

唐尼采蒂是六个孩子中的一个,他的哥哥朱塞佩,也是个音乐家。朱塞佩在拿破仑的军乐队中吹长笛,最后成为土耳其苏丹王的音乐指导。他搬到君士坦丁堡。在那里穿上了带装饰的丝制服,自称“帕夏”。

唐尼采蒂在波伦亚完成学业后回到贝加莫,开始为当地业的余演出写弦乐四重奏和其它音乐。但这些不能维持生计,多尼采蒂当时快20岁了,他渴望获得成功。知道自己应该找个不费劲来钱又快的差事。1817年,唐尼采蒂为威尼斯的一家歌剧团创作了他的第一部歌剧。名字是《皮格马利翁》,故事取材于关于皮格马利翁的神话,但比较平庸。是一部不成熟的歌剧。

1822年,《格拉纳达的佐莱德》在罗马上演获得成功,一炮打响后,他被聘为那不勒斯新剧院的专职作曲家。此后,唐尼采蒂在1822年至1830年期间写了26部歌剧。其中他创作的《安娜?博莱娜》(1830)表现最佳,这部歌剧在意大利、法国和英国先后成功上演,为唐尼采蒂获得了全欧性的声誉。

唐尼采蒂写作技巧之熟练令人惊讶,1832年他在大约八天的时间内写下了著名喜歌剧《爱的甘醇》1835年,唐尼采蒂担任那不勒斯皇家音乐学院教授,又用了六个星期写下了歌剧《拉美莫尔的露契亚》。其中著名的“发疯场景”而闻名于世,而最终自己也变得疯疯癫癫的,在一所精神病院度过余生。这就是众所周知的戏剧性的讽刺,有些人可能称之为诗意的公平。

1839年,由于那不勒斯禁演他的歌剧《波利乌托》,唐尼采蒂辞去院长一职,移居巴黎。1940年进入唐尼采蒂创作的成熟期。他先后创作了《军中女郎》、《宠姬》以及他的喜歌剧杰作《唐帕斯夸莱》。

唐尼采蒂的歌剧使他成名并富有,但他最后的日子可是一落千丈了。他总是饱受头痛之苦。(在写《拉美莫尔的露契亚》时头痛发作得非常厉害,到了1840年,他的行为变得十分古怪。有一次一帮朋友请他野餐,让他带些油酥点心来。唐尼采蒂让马车停在当地糕点店旁,进去买了一盒好吃的出来。然后又进去买了一盒,就这样茫然地进进出出,买了一盒又一盒油酥糕点,直到朋友们制止住他。)

除此之外, 他还会陷入阵阵无法控制的狂怒之中,并且克制不了狂乱的性行为。 对这些疾病,医生的处方是强制休息、进行足浴、多吃芥末酱和水蛭。他们把水蛭放在他的肛门区内和耳后,让它们吸他的血,但一点也没用。

唐尼采蒂被送往巴黎附近的一个精神病院,但他侄子安德列亚建议让他到环境较熟悉的贝加莫去疗养。唐尼采蒂接受他的建议,在贝加莫度过了他最后的几个月,于1848年4月8日去世,埋葬在贝加莫镇公墓。

   唐尼采蒂是一位高产作曲家,共写有70多部歌剧,他的歌剧体裁多样,风格不一,成就也不等。著名的有正歌剧《露克雷齐亚?波尔吉》(1833年)、《拉美莫尔的露契亚》(1835年)、《嬖人》(又译为《宠姬》1840年)、《夏莫尼的林达》 (1842年),喜歌剧《爱的甘醇》(1832年)、《夜钟》(1836年)、《军中女郎》(1840年)、《唐帕斯卡莱》(1843年)等。这些剧目至今仍上演不衰。

唐尼采蒂是浪漫主义歌剧的代表作曲家之一,他的许多歌剧取材于浪漫主义文学大师的名著,富于乐观主义精神和时代气息;他善于塑造音乐形象,结构戏剧冲突,能够细腻生动地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情感生活;他与罗西尼、贝利尼同称为“美声学派”三巨头,他创作的歌曲讲究旋律优美流畅,并竭力发挥歌唱家的声音特长与演唱技巧,他的作品受到当时歌唱家们的欢迎。



梅耶贝尔与法国大歌剧


大歌剧不仅是当年音乐生活的焦点,而且是巴黎社交活动的中心。法国作曲家奥柏(1782 -1871)是大歌剧的催生者之一,作品有《波尔蒂契的哑女》 等。当时的报纸以相当大的篇幅隆重报道刚推出的大歌剧及其制作过程,使社会大众产生了强烈的期待感。从19世纪30年代起,法国大歌剧就具备四大要素:富丽堂皇的布景、别致细腻的编舞、引人人胜的情节和历史题材。所以,史诗般的结构与超长的长度也是大歌剧的特点。写这种类型作品的高手当推迈耶贝尔,法国脚本作家斯克里布(1791-1861)写了很多具有大场面的大歌剧脚本,大部分都被梅耶贝尔采用,如《恶魔罗勃》 、《法国新教徒》和《先知》。这些作品融合了音乐、舞蹈、盛大的合唱场面,取材于17世纪欧洲宗教战争等历史事件。深受各地歌剧院的欢迎。

贾科莫?梅耶贝尔(1791-1864年),德国作曲家。梅耶贝尔虽然出生于德国的柏林,但却是19世纪法国式大歌剧的创建人和主要代表人物。梅耶贝尔从小学习钢琴,后师从克雷门蒂学习作曲。1813年前后,梅耶贝尔开始涉足歌剧领域。他早期写作的是德国式歌剧,作品有《耶弗他的誓言》(1813年)、《阿利梅莱克》(1813年)。由于未受到欢迎和认可,梅耶贝尔曾想放弃歌剧创作,改为钢琴演奏。但在友人的鼓励下,他于1815年到意大利威尼斯,研究学习歌剧创作。此间,他以罗西尼为楷模,创作了一批意大利式的歌剧,主要有《罗米尔达和柯斯坦扎》 (1817年)、《名人塞米拉米德》(1819年)、《安茹的玛格丽特》 (1820年)、《十字军在埃及》(1824年)等。这些歌剧上演后,迅速流传到各国,为梅耶贝尔奠定了发展的基础。虽然这些作品亦受到欢迎,但他听从韦伯的劝告放弃了这一样式。1826年来到巴黎生活后,梅耶贝尔才明白新生的资产阶级社会对歌剧的要求是什幺。经过苦心钻研,他把意大利的优美、德国的精巧、法国的机灵熔于一炉,创造了以宏大场面为特征的法国大歌剧形式。

1831年他的第一部以法语剧本作的歌剧《恶魔罗勃》在巴黎获得盛赞, 1836年作《法国新教徒》,直至1842年写了《先知》,声名达到了顶点。他的《恶魔罗勃》和《法国新教徒》(又名《胡格诺派教徒教徒》(1836)掀起了听众的狂热。

《恶魔罗罗勃》它于1831年11月22日在巴黎大歌剧院首演后,引起了极大的反响。这是一个传奇性的故事:罗勃是魔鬼贝特朗和一位人间妇女生的孩子,他在魔鬼父亲的驱使下,做了许多坏事。当他被驱逐到西西里时,爱上了公主伊莎贝拉。但他始终在贝特朗的控制之下,游吟诗人兰博的未婚妻艾丽斯提醒他要防范贝特朗,但罗贝尔置若罔闻。在一次比武中,罗贝尔在贝特朗的引诱下违反了规定,被取消了武士资格。贝特朗举行了一次群魔聚会,并指使罗贝尔摘取了一枝有魔法的绿柏枝。罗贝尔拿着绿柏枝进人了伊莎贝拉的房间,在伊莎贝拉的劝说下,他折断了绿柏枝,解除了魔法,贝特朗消失了。一对情侣终成眷属。其中的著名唱段有伊莎贝拉的咏叹调《罗勃,我爱的是你》、罗勃和贝特朗的二重唱《我们约会的地方》和终场时伊莎贝拉、罗勃和贝特朗的三重唱。

《法国新教徒》取材于历史上天主教徒屠杀新教徒的宗教事件:新教贵族拉乌尔曾救助过天主教贵族圣?布里斯伯爵的女儿瓦伦婷,并彼此相爱。玛格丽特王后为弥合两大教派的敌对局面,竭力促使两人成亲。但此前,瓦伦婷已与天主教贵族纳韦尔伯爵有了婚约,拉乌尔认为这是对他的不忠,而拒绝与瓦伦婷结婚。天主教派以拉乌尔忤逆为由,暗害他,但被瓦伦婷发觉告知了新教派。虽然一场阴谋被粉碎,但瓦伦婷却不得不与纳韦尔成了亲。拉乌尔得知了瓦伦婷的初衷,十分悲痛,便冒险前往纳韦尔家中与瓦伦婷相见。在那里,他们得到了天主教将屠杀新教的情报。在危急关头,拉乌尔不顾生命危险,赶回新教的指挥中心,将这一情报告诉了新教派领袖。大屠杀开始了,拉乌尔和瓦伦婷在相许终身后,同归于尽。

《法国新教徒》这部歌剧的音乐体现了梅耶贝尔的一个创作特点,即用与宗教事件紧密相关的音乐,强化宗教氛围。在歌剧中,梅耶贝尔多次直接采用《坚固的垒堡》等新教歌曲,让路德赞美诗在音乐中占据重要地位,表现新教派的情感和场景,使歌剧中的人物形象十分鲜明丰满。这些歌剧确立了当时法国式大歌剧的典范,使他成为这一领域最著名和最主要的代表人物。后来梅耶贝尔创作了《预言者》(又名《先知》,1849年)、《北方之星》 (1854年)、《狄诺拉》(1859年)等歌剧,也都受到广泛热烈地欢迎。

1865年,梅耶贝尔创作了最后一部歌剧《非洲女郎》,这是他用25年时间创作的。正当他监督这部作品排练时,因积劳成疾于5月2日在巴黎逝世。

梅耶贝尔一生作有17部歌剧。他的大歌剧通常取材于历史上的重要政治事件和宗教冲突,充分展示了进步与严肃的思想主题。他对剧场的各种效果非常熟悉,也知道如何满足听众需要。他把德、法、意的歌剧传统和自己的构想柔为一体,创作出新的形式。他的歌剧故事发展紧凑,情节动人,人物情感鲜明,在戏剧结构上,他注重幕与幕之间的对比。他重视声乐的感染力,精心挑选演员。在乐队写作方面,他强调戏剧效果,配器色彩,因而名噪一时。

由于他在不同时期创作过不同风格的歌剧,因此,在他的作品中,各国的歌剧风格融会其中,既有意大利式的优美旋律,也有德国式的丰满和声,还有法国式的机智乐汇和多变节奏。更重要的是,梅耶贝尔把这些有机地组合为一个整体,形成了独特的风格,这对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的歌剧艺术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但梅耶贝尔的歌剧在内容上往往拘泥于写实和激烈的外在效果,这种虚饰浮夸的作风在盛行二三十年之后终于销声匿迹,如今世界各国很少上演他的作品。

与此同时,阿莱维(1799-1862)的《犹太女》(1835)也深受欢迎。当时还有一位写过45部歌剧的奥柏(1782-1871)以其《波尔蒂契的哑女》(1828)、《魔鬼兄弟》(1830)等作品而备受赞赏。为法国歌剧掀开了光辉的一章。
[img]http://www.xianlai.com/attachments/month_0504/z6xsepws=_j12QTu2uVM6l.gif[/img] [img]http://wpa.qq.com/pa?p=1:15574006:11[/img][url=http://wpa.qq.com/msgrd?V=1&Uin=15574006&Site=www.xianlai.com&Menu=yes]哥们~有事您说话!老婆!有事您叫我![/url]

使用道具 举报

天外飞仙

我是黑帮的!方

Rank: 4

UID
37132
帖子
563
主题
28
金币
801
激情
6
积分
897
注册时间
2004-11-9
最后登录
2012-5-26
5
发表于 2005-3-7 18:58:41 |只看该作者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歌剧

美国歌剧

我们说“美国歌剧”,倒不如说“歌剧在美国”来得适宜。因为我们必须承认,美国在移植推广外国歌剧方面相当成功,只是缺少在本土创作的作品,这是使人惋惜的事。而且在这方面,美国同英国的情形颇为相似。因此有人怀疑盎格罗撒克逊人的天才,为什么没有在古典乐剧上得到发挥的机会呢?自从进入20世纪以来,纽约业已成为世界音乐的中心,无论是歌剧或交响乐曲,以及其他各方面都是如此。但由于美国人自己尚未创作出-部特别像样的大歌剧出来,所以他们很自然地要引进欧洲的艺术音乐,希望能获得灵感和启发;最早的例子是独立宣言签字人霍普金森所写的一章圣乐曲,这篇命名为《米纳瓦的庙宇》的乐剧编制,原是纪念法国对美国革命初期的盟谊和帮助,当该剧于1781年演出时,最早的听众是华盛顿将军夫妇和法国公使夫妇。后来在华盛顿担任总统期间,一部以本土坦慕尼为题材的民谣歌剧,由休伊特写作成功,并于1794年在纽约的老约翰街戏院上演。这个时期还有两件其他的作品,而这两部歌剧都是由外国人谱曲。当时外国的歌剧团,已来到美国沿海各大城市作旅行表演。1810年,大型歌剧团队已在新奥尔良扎根。弗赖伊(1813-1864)的歌剧《莱奥诺拉》,被公认为是美国土生的第一部歌剧。这部歌剧于1845年根据布尔沃李顿所写的剧本《里昂夫人》谱成,同年6月 4日在费城栗树街剧院演出;弗赖伊非常尊重外国的传统习惯,允许将其作品译成意大利文,于1858年在纽约乐府歌剧院再度演出。

直至1855年才有一部真正美国本地的歌剧问世,那就是布里斯托所写的《温克尔》,在美国的尼布罗花园剧院演出,美国人终于看到了自己创作的歌剧。首演时激起观众狂热反响。该剧自首演之日起历时一个月,叫座不衰。此后还有沃尔特?丹姆罗希歌剧团所演的他本人编制的《红字》一剧。丹姆罗希生于1862年,他一生作曲、指挥、译述以及作演出人,直至七、八十岁,其事业仍未衰竭。

乐府歌剧院,对外国作品大开方便之门,对本国作品则摇头叹息,弗赖伊的《莱奥诺拉》一剧之所以获准在该院演唱,是因为被译成意大利文来唱的原故。大都会歌剧院的门户也于1993年敞开,但它和乐府歌剧院一样,仍维持此传统。由于美国歌剧作曲人才欠缺,所以对外国歌剧就盲目崇拜。美国的歌剧演员一般都在国外接受训练,所以在歌剧的表演和演唱等

仍然根据欧洲制度。1910年,纽约乐府歌剧院始被说服,演出了康弗斯创作的歌剧《欲望之笛》。次年,另一部以加利佛尼亚为主题的作品《舍命记》在波士顿于公演。同时赫伯特的歌剧《纳托马》,也先后于费城、纽约相继演出,但是,无论在赫伯特之前或之后,美国只有小型的歌剧著名作品。象《坎特伯雷的朝圣者》、《温克尔》等20余部轻歌剧,由于世界动荡不安,20多年来演出成绩平平。因这些歌剧所根据的故事,皆与他国相同。例如帕克所的《蒙纳》,哈德莱的《克娄巴特拉之夜》,格伦伯格的《琼斯皇帝》,泰勒的《国王的亲信》,汉森的《欢乐山》等,都是相同体系。还有弗里姆勒、克思、罗姆伯格以及罗杰斯等人,也都有歌剧的发表。不过此等轻歌剧及音乐喜剧,在美国舞台上唯一可庆贺的,是格什文于1935年写下了《波吉与贝丝》音乐剧,可说是真正的美国风味的歌剧,且有独特风格。大有演唱的价值,也成为了音乐剧的先驱。

美国音乐剧大师格什温

爵士音乐作曲家格什温、在通俗歌剧、音乐剧创作领域以独特的美国风格而大显身手,赢得世界声誉。

格什温(1898-1937)是20-30年代美国最有影响的爵士钢琴家、流行音乐和通俗民族歌剧作曲家之一。他家境贫困,父母是俄国犹太移民,1893年前后移居美国,少年时期勤奋学习钢琴与和声,1914年在雷米克书店以钢琴弹奏谋生,同时为歌舞排练作伴奏,1916年为百老汇创作音乐喜剧,主要创作除百老汇喜剧外为电影歌曲。1919年所写流行歌曲《斯沃妮》被广泛流传。1924年与爵士音乐指挥?阡德曼合作演出他的钢琴与乐队作品《蓝色狂想曲》,相继又推出交响诗《一个美国人在巴黎》,奠定了他在美国乐坛的作曲家地位。

他的音乐剧《开始奏乐》 (1927)、《疯狂女郎》(1930)、《我为你歌唱》(1931)曾轰动一时,《我为你歌唱》对美国总统选举予以辛辣讽刺,音乐轻快活泼,特具美国爵士流行风味,荣获普利策奖。1935年在波土顿首演的三幕歌剧《波基与贝丝》获得了辉煌的成功,产生了世界性的深远影响。

《波吉与贝丝》 1935年9月30日在波斯顿首次公演,同年10月10日,于纽约的阿路维因剧院正式隆重的初演。它的脚本由海沃德根据本人的小说改编。表现了美国卡罗来纳州一个黑人区落后贫穷的生活情景。黑人搬运工格隆在赌博时打死了罗宾,在警察追捕中潜逃,他的情妇贝丝走投无路,随跛子乞丐波基生活,两人感情甚笃。一日,他们在林间野餐,被格隆发现,抢走贝丝。数日后贝丝回到波吉怀中,在一次飓风袭击时,格隆又一次来寻找贝丝,被波吉杀死。波吉入狱,一个毒品贩子将贝丝拐骗到纽约成为妓女。获释的波吉推着小车,朝着纽约走去,寻找贝丝。

格什温在这部歌剧中采用传统歌剧的宏大结构,以娴熟的专业作曲技巧与黑人爵士音乐语汇相融合,在美国民族歌剧创作上作了成功的探索。歌剧全部由黑人主演,运用美声演唱,旋律优美动人,节奏灵活多变,色彩绚丽明快,人物性格的刻画在戏剧展开中层层深入,富于严谨的结构层次。这部歌剧的精湛技巧和独创性的音乐语言(包括灵歌风格语言),使其成为美国民族歌剧的典型范作。


19世纪-20世纪初东欧各国的民族歌剧


捷克歌剧

在东欧国家中,捷克是最具音乐传统的国家。几百年来,波希米亚一直是奥地利君主的领地,与欧洲音乐的主流有着密切的联系。布拉格之成为歌剧中心,由来已久,从奥地利统治时代的 1620年至1918年,历经3个世纪,发扬民族性的意识自然遭受压制。1725年,布拉格成立了一家歌剧院,这里欢迎过18世纪各国的著名作曲家。格鲁克的一些歌剧和莫扎特的《唐?乔瓦尼》等歌剧,曾在此地作初次的演出。同时吉利?班达(1722-1795年)就以一批杰出的喜歌剧和独幕歌剧,为民族歌剧事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进入19世纪,捷克的音乐创作出现了空前繁荣的景象,1860年,捷克建立了一所音乐学校,规定必须用捷语教学。

1862年,捷克国立歌剧院创立,此后,捷克作曲家如斯美塔那,自1866年至1882年,一连在此演出了他的 8部歌剧,用的是捷克语言,探讨的也是民族题材,自然也构成了捷克歌剧的基础。就像格林卡的《为沙皇献身》歌剧,树立了俄国歌剧基础是一样的。

贝德里希?斯美塔那(1824-1884年),出生于东波希米亚利托米尔什的一个爱好音乐的家庭。19岁时,去布拉格学习音乐。斯美塔那在青年时期,受到捷克复兴运动和民族文化的影响,积极参加了1848年反对奥地利统治、争取自由独立的革命运动。同时,斯美塔那致力于民族音乐的教育和振兴,创立并领导了布拉格音乐学校,组织音乐会演出。革命失败后,斯美塔那移居瑞典的哥德堡。

1861年,国内政治形势好转,斯美塔那回到捷克,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民族歌剧的创作中。1863年,他创作完成了第一部歌剧《在波希米亚的勃兰登堡人》。这部反映13世纪捷克人民反抗勃兰登堡封建领主统治的历史剧,既表现了斯美塔那的爱国主义思想,塑造了捷克人民英勇不屈的形象,也展现了斯美塔那擅长清新优美的民族旋律的创作技巧,特别是体现了把波尔卡舞曲引入音乐创作中的独有的风格特征。

1866年,斯美塔那创作了第二部歌剧《被出卖的新嫁娘》,1866年5月30日在布拉格国民剧院上演。因普法战争即将爆发,公众没能给予应有的注意。同年10月,它在布拉格用捷克语再度公演,立即受到高度评价和热烈欢迎。这部喜歌剧是斯美塔那最重要、最受欢迎的歌剧。《被出卖的新嫁娘》不仅标志着斯美塔那的创作进入了成熟期,而且成为捷克民族歌剧的象征,在欧洲歌剧史上达到了相当高的艺术水平。这部博得国际性声誉的、捷克最著名的歌剧作品,1882年,就在布拉格举行第100次纪念公演。从首演后的一个世纪之间,上演次数居然多达2000多次,这是相当惊人的。

1868年,为支持和推动民族歌剧事业的发展,斯美塔那与其它进步人士一起,克服重重困难,筹建布拉格民族剧院。在奠基仪式上,他充满自豪地宣布:“捷克人的生活是在音乐中”。 1870年至1872年,斯美塔那先后花了8年这在之久的时间,创作了一部英雄性的歌剧《里布舍》。应捷克国家歌剧节的请求,在民族剧院的落成典礼上(1881年6月11日)隆重首演。剧中通过布拉格城的创建者里布舍对捷克民族的预言,激发了捷克人民对祖国光明未来的坚定信念,特别是结尾的合唱《光荣颂》,更把观众的情绪推向了高潮。此后,歌剧《里布舍》只有在国家的重大节日里才上演。后来,斯美塔那又创造了几部歌剧作品,例如:《两个寡妇》 (1874)、《吻》(1876)、《秘密》(1878)、《魔鬼之墙》(1882)和未完成的《维奥拉》等。1884年5月12日,斯美塔那因病在布拉格精神病院逝世。

斯美塔那一生共创作了10部歌剧,他是捷克民族乐派的创始人和最主要的代表人物。他的歌剧作品,无论是在思想主题上,还是在情感、旋律、色彩上,都是彻底捷克化的。他对起源于波希米亚的波尔卡舞曲,有着十分深厚的感情。他的愿望是实现波尔卡舞曲的艺术化。在他几乎所有的作品中,波尔卡舞曲的旋律和节奏随处可见。可以认为,波尔卡是斯美塔那创作风格的主要特征。

德沃夏克

德沃夏克是继斯美塔那以后最卓越的捷克作曲家,也是捷克民族乐派的重要代表人物。

安托宁?德沃夏克(1841-1904年),出生于布拉格附近的米尔豪森村。德沃夏克在幼年时,就学习了小提琴、中提琴、钢琴和作曲。1857年,16岁的德沃夏克进入布拉格管风琴学校,他是一位高材生。1862年毕业后的十年间,他一直在捷克临时剧院乐队工作。这一阶段,他受到了祖国民族复兴、发展民族文化的思潮的影响和教育,斯美塔那的歌剧创作和音乐风格,对他启发甚大。此间在演出实践中,德沃夏克接触了西欧各音乐流派的作品,扩大了艺术视野,进一步熟悉了民族民间音乐,并坚持发掘和借鉴民族民间音乐的重要成果与经验,为他日后的创作活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德沃夏克创作主要歌剧有,《国王与矿工》(1874)《顽固的农民》(1874)《万达》(1875)《农民无赖》(1877)《德米特里》(1882)《雅各宾党人》(1888)《魔鬼与凯特》 (1899)《阿尔米达》(1904年) 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雅各宾党人》和《阿尔米达》。

1892年起,出任美国纽约国家音乐学院院长,并在那里创作了影响最大的作品《自新大陆》交响曲。1901年,德沃夏克回到捷克,他创作了最优秀的歌剧《水仙女》此剧是根据克伐皮尔的剧本而作,1901年3月31日在布拉格国立剧院首演。这部爱情悲剧讲述了一个广为流传的神话故事:水仙女爱上了人间漂亮英俊的王子,为了去人间和王子相会,水仙女求助女魔巴巴雅加。女魔告诉她,如果失去王子的爱情,水仙女将永远生活在湖底的最深处。当水仙女和王子即将成婚时,王子却爱上了邻国的公主。水仙女极度痛苦、,只得沉人湖底。悔悟的王子奔到湖边,请求水仙女宽恕他。在深情一吻后,女魔的预言实现了,王子倒在水仙女的怀中死去。其中水仙女的咏叹调《月亮颂》堪称歌剧咏叹调最美妙、最细腻、最动人的音乐之一。这部作品是他歌剧创作上的顶峰。

1904年5月1日,德沃夏克因脑溢血逝世。他一生作有11部歌剧,他的创作既深受斯美塔那、瓦格纳的影响,具有鲜明、动人的音乐形象。又独具民族民间特色和个性风格,音乐语言富有沁人心脾的感染力。表现了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德沃夏克通过自己的音乐创作,为发展捷克民族音乐,提高捷克音乐文化水平作出了巨大贡献。


亚纳切克

亚纳切克出身于摩拉维亚一位乡村小学教师家庭,儿时参加修道院唱诗班,受民族主义文化影响。先后在布尔诺师范学院、布拉格音乐学院、莱比锡音乐学院、维也纳音乐学院学习,1881年起任捷克爱乐乐团指挥并创办管风琴学校。他潜心于民族民间音乐研究,着有《民歌的节奏》、《戏剧中特殊语言的旋律曲线》、《论音乐创作中的心理发展》等专论。

1904年他创作了歌剧《耶奴法》在布尔诺上演,这部歌剧取材于摩拉维亚农村生活,音乐具有民间音阶调式与专业技巧相结合所透出的一股清风,令人陶醉。演出效果一鸣惊人18个月之后,捷克斯洛伐克脱离奥匈帝国统治,此剧又在维也纳演出。由于他在几年前曾批评时任布拉格歌剧院总监的一首作品,迟迟不予审听演出,直至12年之后在布拉格歌剧院演出,巨大成就令人感到意味深长。自此之后,这出歌剧即名闻海内外。亚纳切克写作这出歌剧,保持了他原本面目,并不受斯美塔那或当时盛行的瓦格纳派后期的影响。

亚纳切克作有12部歌剧,例如《萨尔卡》(1888)、《布鲁切先生的远征》(1920)、《卡佳?卡巴诺娃》(1921)、《狡猾的雌狐》(1924)、《马克罗波洛斯事件》(1926)等。无论在构想及处理题材方面,都算是非常新颖的佳作。

罗马尼亚民族歌剧的杰出代表埃奈斯库

大名鼎鼎的罗马尼亚民族乐派的杰出代表埃奈斯库(1881-1955),他的艺术生涯自 19世纪末即已开始,他是一位小提琴演奏和指挥大师。在交响音乐、室内乐创作上成就卓著。

1921-1931年他创作了四幕歌剧《俄狄浦斯》,取材于索福克勒斯的同名悲剧,表现的却是人定能战胜命运的哲理性主题。在音乐语言方面,将风格独特的民族民间音乐韵味与欧洲现代音乐手法有机融合,取得动人的效果。

民族乐派的歌剧作品,音乐语言与民间音乐有紧密的联系,与强调和声倾向性的西欧音乐相比,显得清新而更富色彩。作品流露了艺术家对人民命运的深切关注以及对祖国、对人民的赤诚之心。

波兰民族歌剧

波兰音乐是斯拉夫民族最古老的音乐文化之一。同捷克音乐相似的是,它的形成和发展,同欧洲其它民族音乐有着密切的关联。波兰民间曲调与民族舞曲马祖卡舞曲、波罗乃兹舞曲是 “近亲”,许多民歌旋律本身就是舞蹈曲调。18世纪后半叶,波兰民族音乐得到振兴和发展。1765年,成立了华沙民族歌剧院。1794年,上演了波兰最早的民族歌剧《想象的奇迹》。进入 19世纪后,波兰民族音乐同浪漫主义音乐潮流结合在一起,出现了波兰民族乐派。莫纽什科则是波兰民族歌剧的创始人。

斯坦尼斯拉夫?莫纽什科(1819-1872年),青少年时期曾先后在华沙和柏林学习音乐。1840年起,在维尔纽斯任管风琴师和音乐教师。50年代末任华沙歌剧院指挥,并在华沙音乐学院执教。

在莫纽什科创作的歌剧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哈尔卡》,这是波兰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民族歌剧。它描写了农村姑娘哈尔卡被贵族公子亚努什诱骗后,遭受凌辱伤害的悲剧故事。莫纽什科在歌剧中明显地流露出对农民的同情和对贵族的憎恶。

1848年,莫纽什科开始创作这部歌剧但遭到当局的禁演,直到1858年才在华沙公演,获得了极大的成功,相继轰动维尔诺、华沙和整个波兰,仅在华沙即演出一千余场。1868年在布拉格公演时,由斯美塔那亲自执棒指挥。这是波兰的第一部民族歌剧。

纽什科创作的其它歌剧还有《闹鬼的庄园》(1864年)、《贱民》 (1869年)等。莫纽什科一生活写有20余部歌剧,他的音乐具有浓郁的民族色彩,和较强的现实社会的进步倾向,他的歌剧作品是波兰民族歌剧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因此他是19世纪波兰杰出的作曲家。

匈牙利民族歌剧的奠基人

匈牙利的民族音乐较多地受到异族音乐文化的影响。 17世纪末,匈牙利沦于奥地利的统治,德奥音乐的风格成为匈牙利音乐的主流风格。但匈牙利的民族音乐始终在困境中顽强地发展。

18世纪,随着城市音乐的发展,出现了最早的匈牙利喜歌剧。19世纪,匈牙利民族音乐有了发展,艾凯尔成为匈牙利民族歌剧的奠基人。

艾凯尔?费伦茨(1810-1893年),曾先后担任佩斯德国剧院副指挥、布达佩斯民族剧院指挥、爱乐乐团团长和匈牙利国家音乐学院院长。

1844年他创作了最成功的歌剧《洪尧迪?拉斯洛》。歌剧上演后,立即赢得匈牙利人民的共鸣,这歌剧描写了匈牙利统帅之子拉斯洛遭到奥地利王族的诬陷,在婚礼被处决的悲剧故事;后一部讲述了匈牙利总督邦克杀死外籍王后,拯救匈牙利民族的故事。

1861年又一佳作《邦克总督》问世。这两部歌剧都反映了匈牙利人民反抗异族统治、争取独立自由的强烈愿望,并引发了爱国示威游行。

艾凯尔一生共创作了9部歌剧,他的歌剧题材,大多取材于匈牙利的民族解放斗争,歌颂本民族英雄和起义领袖。象《多饶?哲尔吉》(1867年)、《伊斯特万王》(1885年)、《无名英雄》(1888年)等都属于此类作品。艾凯尔的歌剧音乐,注重借鉴西欧传统歌剧的形式,使人物形象的刻划富于个性,他成功地挖掘了匈牙利民间音乐的精华,在乐队的运用和戏剧冲突方面,也取得了新的突破。艾凯尔的民族歌剧深受匈牙利人民的欢迎,在匈牙利和欧洲歌剧史上占有不可或缺的显着地位。艾凯尔创作的歌曲《上帝保佑匈牙利》(1845年),后来成为匈牙利的国歌。

19世纪晚期至20世纪中叶,东欧其它国家民族乐派的新型歌剧也纷纷崛起。匈牙利的柯达伊(1882-1967)与巴托克、利盖蒂 (1923-)号称匈牙利民族乐派三巨头。

柯达伊专门搜集、整理、研究匈牙利民间音乐,他的音乐语言反映了匈牙利音乐气质和民族精神,和声处理具有浪漫派风格,管弦乐配器带有印象派色调。他具有代表性歌剧是民谣歌剧《哈里?雅诺什》(1926)、《斯塞凯利家的纺织工场》 (1932)和《琴卡?潘纳》(1948)。《哈里?雅诺什》是一部带序幕和尾声的四幕喜歌剧,剧情取白匈牙利民间传说,以幽默情趣描写哈里?雅诺什如表现他如何战胜拿破仑军队,以及后来与一位农村姑娘的爱情故事。此剧音乐1927年由作者改编为交响组曲。

20世纪杰出的匈牙利作曲家巴托克

贝拉?巴托克(l881-1945年)是匈牙利20世纪杰出的作曲家和音乐史专家。他们的声乐作品数量不多。

巴托克是作曲家、钢琴家、民族音乐学家他。他长期从事匈牙利以及东欧、中欧、土耳其、北非等广阔地区的民族民间音乐研究,创导了比较音乐学这一音乐理论的新兴学科。他将民歌精神渗透到自己的创作灵感之中,形成独树一帜的巴托克音乐风格。他开拓了现代音乐的表现技巧。他的创作曾受到印象主义、象征主义、表现主义、新古典主义等艺术流派的影响,同时继承了巴赫、贝多芬以来的优秀传统,在旋法、和弦结构、节奏和调性组合、音响建筑等多方面取得创造性的成就。

巴托克较有影响的一部歌剧是1911年创作的《蓝胡子公爵的城堡》。故事取材于17世纪作家佩洛的故事集,脚本由作曲家的好友贝拉?巴拉兹(1884-1952)撰写改编,大致内容是蓝胡子公爵带着新妻子尤姬芙回到城堡,新妻子要求他打开七道封闭的大门,在第七道门里,关押着公爵以前的三位妻子,尤姬芙同她们一起逃离了人间地狱般的宫殿。全剧仅有两个主要人物,都是被夸张、变形了的人,一个男的,一个女的。除了介乎宣叙调与咏叹调之间的语言化音调外,有一个庞大的乐队作为戏剧氛围渲染、人物心理刻画的主要手段。前五间房音响趋向强烈,至第五幕用全奏加管风琴推向高点,然后自第六间房起力度渐趋减弱,变化幅度很大。这部作品表现了对冷酷虚伪的资本主义社会的厌恶和惶惑的心情,人物性格带有明显的象征主义、表现主义色彩,但也保留着匈牙利民族民间音乐的因素。

在音乐语言和匈牙利语演唱方面,巴托克不仅注重音阶、调式的运用,而且特别强调语音中的特殊重音的处理。


俄罗斯民族歌剧


俄国歌剧,虽然可以回溯到18世纪,但为西方世界所熟知,则只是60年的事。他们很少有歌剧到国外的舞台上演出,我们借俄国的芭蕾舞剧,因而了解斯拉夫民族的音乐、技艺和表演等。到现在为止,我们只能在参考书中翻到俄国歌剧作曲家的名字。即使是第一流作曲家,也只有少数的作品曾在国外上演。我们听俄国的音乐,总有些悲怆之感,连同他们的国歌,编写得何其沉郁。由此 可推想到俄国歌剧的风格。最初,俄国的歌剧完全效法意大利的格调,因意大利也有些郁闷悲怆的韵味。

歌剧在俄国起步较晚,主要是由于音乐在俄国起步也较晚,至少是满篇带调号、速度记号和大量小黑点的、正式的、书本学究式的音乐起步较晚,而这种音乐导致了歌剧的产生。千百年来俄国百姓一直唱着民歌狂欢作乐,但是没有人费心记写下其中的很多歌曲。

17世纪晚期开始其统治的彼得大帝不太喜欢当时刚刚起步的歌剧。他小时候在宫廷唱诗班唱点歌,长大后却比较喜欢军乐了。彼得的女儿伊丽莎白却很喜欢歌剧,因此建了一座剧院。但她很难说服那些贵族们去看演出,必须挨门挨户去请他们。

在凯特琳娜大帝统治时期,歌剧在俄国成为较为普通的事物了。凯特琳娜喜爱歌剧特别是法国喜歌剧。她邀请了诸如萨列里和佩西埃罗这样的著名作曲家访问圣彼得堡,并演出他们自己和其它人写的歌剧。音乐史学家唐纳德?杰伊?格劳特告诉我们:在18世纪的最后25年中,差不多有350部歌剧的首演是在俄国。然而即使是那些歌剧也不是真正的俄罗斯歌剧,因为它们不是俄罗斯作曲家写的,也不是用俄语演唱的。

格林卡民族歌剧的奠基人

真正奠定了俄罗斯民族歌剧风格的是一个名叫米哈伊尔?伊凡诺维奇?格林卡的作曲家。他的音乐有一种特性,乃是“沉闷”二字。(他在所有其它音乐的创作中也奠定了真正的俄罗斯民族风格,而与此同时奠定真正的俄罗斯民族歌剧风格的工作也就容易得多了)。

格林卡1804年6月1日出生在斯摩棱斯克省诺沃斯巴斯克村的庄园主家庭。父亲是退役将军,母亲是一位熟悉俄罗斯民间歌曲的主妇。据格林卡的回忆,格林卡小时候最喜欢听两个铜锅碰撞的声音,后来长大了不再有这种喜好,而在那之前他已把奶奶大部分最好的厨具都糟踏够了。有时他父亲会雇一个小乐队在就餐时奏乐,他特别喜欢听乐队演奏那些古老的俄罗斯民歌。所以他的童年是在民歌曲调里度过的。

格林卡从10岁起,开始学习钢琴和小提琴。14岁进入圣彼得堡的一所贵族学校,学习拉丁语、法语、英语、德语和波斯语,同时向英国钢琴家菲尔德学习钢琴,跟俄国作曲家迈尔学习作曲和音乐理论。格林卡在圣彼得堡结识了俄国伟大的诗人普希金。在同普希金的交往中,格林卡不仅激发出了强烈的创作冲动,而且受到了思想上的启迪和艺术上的熏陶。

1830年,格林卡赴意大利学习观摩。他一方面悉心研究贝利尼、唐尼采蒂的歌剧和意大利歌唱家的美声唱法,一方面有幸结识了柏辽兹,接触了浪漫主义音乐。他认为,在意大利式的创作中,他得不到真正的快乐和灵感。格林卡决心要创作出“不但题材是民族的,而且音乐也是民族的”俄罗斯歌剧。1833年,格林卡在德国学习考察时,创作了具有特殊意义的《俄罗斯主题随想曲》和《交响序曲》,这两部作品被认为是歌剧《伊凡?苏萨宁》的“特殊草稿”。

1834年,格林卡回到俄国。他立即会见了普希金、果戈里、维雅采姆斯基等人,表示出要创作一部俄罗斯民族歌剧的强烈愿望,并得到他们的热烈支持。诗人茹科夫斯基很快便提供了一个歌剧题材,这就是伊凡?苏萨宁的英雄故事。这个俄国农民英雄反抗入侵者的故事,紧紧攫住了格林卡的心灵,与他要创作一部“民族英雄悲壮歌剧”的构想极其吻合,他以满腔热情和全部精力投入到歌剧创作中。

1836年11月27日,《伊凡?苏萨宁》在圣彼得堡首演。在沙皇的授意下,改名为《为沙皇献身》,首演获得极大成功。这一天成为俄罗斯民族歌剧的诞生日。大多人对《伊凡?苏萨宁》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这部歌剧是真正的俄罗斯歌剧。格林卡的歌剧开始了一个新的时期,即俄罗斯音乐时期”,《伊凡?苏萨宁》是“俄罗斯歌剧的曙光”。由于这部歌剧中全是普通农民的形象,因此上层社会蔑视地称它为“马车夫音乐”。对此,格林卡坦然接受,他尖锐地指出,在那场抗击入侵者的战斗中,马车夫比老爷们还顶用。

1837年春,格林卡构思写作了第二部歌剧《鲁斯兰和柳德米拉》,这是一部浪漫主义的神话歌剧。1842年12月9日在圣彼得堡公演的《鲁斯兰与柳德米拉》非常糟糕,遭到贵族社会的抵制,他们在最后一幕前,集体提前退场,以表示不满。只有少数作曲家认为它是“非常成功的”,甚至一些歌唱演员和乐队队员都对这部作品抱以嘘声,理由是被认为结构不好。格林卡的这两部歌剧即使在苏联时代都不多上演,但是《鲁斯兰与柳德米拉》的序曲却经常在音乐厅上演,或在趣味高雅的广播电台中播出,这部序曲包括一些好听的曲调,很好地填充了节目。对于反对派的意见和攻击,格林卡采取了委曲求全的策略,他接受各种修改建议,结果把这部本来很优秀的作品改得面目全非,歪曲了原有的创作构思。直到格林卡逝世后的70年代,《鲁斯兰和柳德米拉》才以本来的面目再现于世,并赢得了积极的评价。

《鲁斯兰和柳德米拉》的失败,促使格林卡于1844年再次出国,寻求新的创作活力。在巴黎,格林卡与柏辽兹建立起了深挚的友谊。柏辽兹热情地把这位俄国作曲家介绍给法国人,他的作品在巴黎受到了热烈地欢迎和高度的评价。此后,他又去了西班牙。

1847年,格林卡返回俄国。到了 50年代,格林卡的周围聚集着一群与贵族社会持相反立场的年轻音乐家,达尔戈梅斯基是格林卡事业的继承者,巴拉基列夫是后来“强力集团”的骨干成员。他们坚定地支持和鼓励格林卡,同时格林卡也是他们艺术事业上的导师和朋友。

格林卡一生就创作了两部歌剧,他采用了很多古老的俄罗斯民歌作为歌剧的旋律。这不仅为他节省了好多时间,而且也使观众更容易吹着这些曲调离开剧场,这一点确保了作品的成功。格林卡之后的一群作曲家看了他的歌剧后,认识到一种有益的东西,所以几乎所有他们的音乐都包含一些俄罗斯民歌的片断,也都有了那种特殊的民族风味。他的歌剧为俄国民族歌剧的两大分支神话史诗剧和人民历史剧奠定了基础。也为创立真正的俄罗斯民族歌剧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晚年的格林卡由于受到贵族社会的打击和排挤,一直郁郁寡欢,只得频繁出国,借以排遣心中的苦闷。1856年,格林卡病倒在柏林。1857年2月15日,这位俄罗斯音乐之父孤独地客死在异国。

“五人强力集团”

19世纪60年代,由俄国进步的青年作曲家组成的“强力集团”(即新俄罗斯乐派),是俄罗斯民族声乐艺术创作队伍中的一支主力军。

米利?巴拉基列夫(1837-1910)、西撒?居伊(1835-1918)、亚历山大?鲍罗丁(1823-1887)、尼古拉?里姆斯基-科萨科夫(1844-908)和莫杰斯特?穆索尔斯基(1839-188)这五位作曲家,在音乐界掀起了俄罗斯民族音乐风格的第一次浪潮,后以“五人强力集团”或“强力集团”著称。

他们中没有一个是全职作曲家--几乎都在政府部门有份安逸的工作。居伊是记者,后来成为俄军的一名将军,他的大部分时间是教士兵们如何挖战壕和如何偷袭敌人;穆索尔斯基在一次政府清洗中失去了继承权,后来在林业部做了一名职员;鲍罗丁是在全国科学院教化学。

巴拉基列夫没有写过歌剧;鲍罗丁只写了一部大家都记得的歌剧《伊戈尔王子》他的正式职业是一位著名的化学教授,60年代起开始了他的音乐创作生涯,他在歌剧、交响乐、室内乐领域以为数不多的优秀作品而获得崇高声誉。

他的音乐趣味虽带明显的西方影响,但在其民主、进步的世界观和追求俄罗斯和东方民族风情的艺术观支配下,使其作品展现出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史诗性、抒情性的特征。他写有两部歌剧,一部是写于1867年的《勇士》(仅写到第二幕),一部是写于1869-1887年间的《伊戈尔王》,两剧均热情抒展爱国豪情,恰似宏伟的历史画卷。作曲家逝世之后,由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和格拉祖诺夫合作完成。《伊戈尔王》中优美的东方风味 的旋律,细腻的和声语言,色彩性的配置效果以及迷人的歌舞音乐均令人回味无穷。

里姆斯基-科萨科夫7岁学钢琴,10岁练习作曲,12岁进圣彼得堡海军士官学校,后从巴拉基列大学习作曲理论。1872年在穆索尔斯基和斯塔索夫等人的帮助下完成第一部歌剧《普斯科夫少女》。他共写有歌剧 17部,其中著名的有:1878年创作的《五月之夜》(取材于果戈理中篇小说,) 1880年1月在圣彼得堡首次公演。该剧诙谐而优美,写得抒情流畅,表现了这位作曲家幽默的乐趣。

后来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又相继创作了《雪娘》(取材于奥斯特洛夫斯基的童话,1881)、《萨特科》(取材于民间传说,1896)、《沙皇的新娘》(根据梅伊同名剧本,1899)、《萨尔丹沙皇的故事》(根据普希金原著,1900)、《不死的卡谢》(根据彼得罗夫斯基的歌剧脚本,1902)、《隐城基捷日》(根据古俄罗斯传说,1905)等歌剧。

1907他出创作最具影响的歌剧《金鸡》,于1909年10月7日在莫斯科齐美剧院首次公演。它取材于普希金讽刺长诗。里姆斯基-科萨科夫也采用瓦格纳手法,引用主导动机,打破分曲体制,场景描写用了管弦乐造型手法。但整个音乐语言仍然是以俄罗斯民谣为中心的。

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歌剧往往取材于俄国文学家写作的民间故事和童话、传奇,因此他的作品有浓郁的浪漫色彩。尽管《萨特科》有很深的瓦格纳的影响痕迹,但听众仍然能够从叙事诗的字里行间感到俄罗斯的精神。《沙皇的新娘》充满爱与恨的冲突,作曲家在戏剧性格的表现上取得很大的成功。

居伊写了10部歌剧,而一位与格劳特本人地位相当的权威人士告诉我们,“可能除了《威廉?拉特克里夫》(1869)外,这些歌剧从任何角度看都是不重要的”。由此你就明白了是穆索尔斯基创作了一部具有重大意义的俄罗斯歌剧,即他那伟大的悲剧《鲍里斯?戈杜诺夫》。

索尔斯基没有受过正规的作曲理论的训练,他的音乐才能反而得到最自然、最独特的流露。他擅长心理刻画,他以音乐揭示社会矛盾和人民疾苦,他的《鲍里斯?戈东诺夫》是一部关于良心的悲剧和一幅俄罗斯人民的肖像画。它提出了人民群众和个人关系的重大问题,并表现得娴熟自如而直率强烈,给德彪西等很深的影响。这部歌剧采用民间音乐作为素材,和声的运用不按西方的传统逻辑进行,合唱部分成功表现了人民群众的形象,颇具新意。他酗酒无度,又因生活贫困以及精神上受到官方和保守势力的压制,故难以专注于创作,不少作品虽显才华,却未能完成,他的《索罗钦集市》由居伊续完;《霍万斯基党人之乱》和《鲍里斯?戈东诺夫》均由里姆斯基-科萨科夫整理完成,即使是与里姆斯基-科萨科夫、鲍罗丁、居伊合作的芭蕾歌剧《默拉达》,他在其中所写《荒山之夜》亦由里姆斯基-科萨科夫改编成音乐会演奏版本。

他难以维持一份工作,几乎总是缺钱。1875年一个夏夜,穆索尔斯基回到家时发现房主把他锁在房外,就在圣彼得堡大街上游逛,凌晨时分他发觉自己来到了朋友诺莫夫的门口。诺莫夫是个慷慨的人,他请穆索尔斯基进来在长沙发上睡觉,度过了余夜。此后3年穆索尔斯基就住在这里。

然而尽管有种种个人问题,穆索尔斯基还是抽时间创作了如《图画展览会》(这部作品他是为钢琴而作的,但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为管弦乐队写的版本听起来给人印象更深)和歌剧《鲍里斯?戈杜诺夫》这样的杰作。他试图再写4部歌剧,但一部都没能完成。他难于集中精力。

就连《鲍里斯?戈杜诺夫》这部歌剧也不顺当,1869年他写完了第一稿,1872年又重写,完整的版本最终于1874年才上演。

1896年,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尝试修订了这部歌剧脚本,1908年二度修订。假如穆索尔斯基今天听到这部歌剧,很可能难以听出其中的某些部分。

如同差不多所有的俄罗斯歌剧一样,穆索尔斯基的这部歌剧取材于普希金的小说,讲述了沙皇伊凡雷帝过去的一个朋友鲍里斯?戈杜诺夫暗杀了伊凡的幼子迪米特里后做了沙皇的故事。后来一个叫格里高利的年轻僧侣夺了鲍里斯的王位,这位僧侣说其实他就是奇迹般复生的成年迪米特里。在戏剧性的终场中,鲍里斯倍受负罪感的折磨,悔恨交加,他在宏大的临终场景中唱着乞求上帝怜悯的段落。

穆索尔斯基的这部歌剧是少有的,他将最绚丽多彩的角色交给男低音而不是女高音或男高音。大多数歌剧男高音演员就像小孩一样应该让人看而不是让人听的。

俄罗斯男低音演员费奥多?夏利亚宾饰演的鲍里斯最著名。夏利亚宾不仅以浑厚的嗓音而且以令人信服的表演能力闻名,这对一个歌剧演唱家而言不说是独一无二的也是罕见的成就。他是一个伟大的歌唱家。

穆索尔斯基共创作5部歌剧,生前备受指责和攻击,但到后来,许多作曲家如德彪西、拉威尔、雅那切克、普罗科菲耶夫、肖斯塔科维奇、斯维里多夫等人的音乐创作,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他的影响。

悲怆音乐大师--柴可夫斯基

柴可夫斯基,尽管他有着悲剧性急躁的特点,但却有明确的理想,他勤奋工作,大量地作曲而且热爱戏剧。他不属于鲍罗廷、里姆斯基、穆索尔斯基、切萨尔,居伊和米利?巴拉基列夫之间亲善友好的“五人小组”,他对西方音乐的那种极大的热情,并没有使他忘记自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俄罗斯人。

彼得?伊里奇?柴科夫斯基于1840年5月出生在俄罗斯小镇卡姆斯科-沃特金斯克。母亲是一位有教养的妇女,讲一口流利的法语并喜爱音乐。父亲是一位煤矿工程师,他认为儿子应该学法律,再找个好工作。

小彼得是个敏感的孩子,很早就表现出对音乐的喜爱。他第一次接触歌剧是在父母的小八音盒上听到莫扎特的《唐璜》。这奠定了他对莫扎特音乐的终生喜爱。柴科夫斯基年轻时嗓音很好,能演唱罗西尼、贝里尼和多尼采蒂的歌剧咏叹调,有时在聚会上唱,给朋友们印象很深。

柴科夫斯基得到的第一份工作也是在政府部门,在司法部。这份工作使他父亲感到高兴,尽管柴科夫斯基只是一个低级的法律公务员。1863年,柴科夫斯基毅然辞去公职,从事职业音乐创作。在以后的10年里,柴科夫斯基创作了早期的音乐作品,包括4部歌剧、3部交响曲、舞剧(天鹅湖)、几部器乐曲和一些歌曲。

他写了两部歌剧,名字是《司令官》和《乌婷》,但这些音乐早不知哪去了。他着手写一部名叫《曼德拉戈拉》的歌剧,但后来放弃了,因为朋友们告诉他这个故事太荒唐。这部歌剧中惟一留下来的乐曲是一首由一群昆虫唱的合唱,这也许能使你对这部歌剧有一个大体认识。

1874年左右,他又写了一部歌剧,名叫《禁卫兵》,内容全是关于伊凡雷帝的秘密警察的。这部作品当时不太受欢迎,现在就更不受欢迎了,即使是在开放以后,秘密警察在苏联仍然属于有些敏感棘手的主题。

还是在1874年,柴科夫斯基写了另一部歌剧《铁匠瓦库拉》。他作这部歌剧是希望在俄罗斯音乐协会举办的一个歌剧创作比赛中获奖。但他在匆忙中搞错了截止时间,整整提前一年写完这部歌剧,其它参赛者认为他很没有比赛道德。在1876年的一次演出中,柴科夫斯基把标题换成《女靴》,但也未能使之更受欢迎。

柴科夫斯基一直想写而总没写成的一部歌剧,取材于莎士比亚的《罗密欧和朱丽叶》的故事。但作曲家总算写了一部芭蕾舞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只是从未写成这部歌剧。就是在写《司令官》期间,柴科夫斯基遇上一位法国女高音歌手,名叫德西蕾?阿尔托,他觉得自己爱上了她,已经准备向她求婚,但她没选择他,另嫁了他人。德西蕾?阿尔托是柴科夫斯基曾经爱过的惟一的女人,后来上他在1877年7月与一个名叫安东尼娅?米柳科娃结婚。这场婚姻使柴科夫斯基痛苦不堪,甚至想到了自杀。这时他的歌剧创作和他的生活一样没有一部是一帆风顺的音乐命运,就连芭蕾舞剧也不例外。他顽强地与命运抗争着。1877年至1878年,柴科夫斯基终于创作完成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一部歌剧《叶甫盖尼?奥涅金》。并于1878年3月29日在莫斯科首次公演。

《叶甫盖尼?奥涅金》是根据普希金的长诗改编创作的:圣彼得堡的贵族青年奥涅金在去乡村继承遗产时,与女庄园主的大女儿塔姬雅娜相识。塔姬雅娜对奥涅金一见钟情,但奥涅金厌倦爱情和人生,冷淡地拒绝了塔姬雅娜。为转移视线,奥涅金故意向塔姬雅娜的妹妹、好友连斯基的未婚妻奥尔加大献殷勤,并在决斗中打死了连斯基。三年后,奥涅金和塔姬雅娜在舞会上邂逅,当奥涅金想重温旧情时,遭到已成为公爵夫人的塔姬雅娜的拒绝。

此部作品,作者并不称它为《歌剧》,而题为《抒情情景》因为台词几乎全部延用普希金原著中的诗句,所以可视为普希金原著的戏剧配乐。虽然不是柴可夫斯基的最佳作品,但因普希金的原著极为著名,而且全剧中洋溢着感伤-的旋律,一直成为世人喜爱的歌剧作品。

1889年秋,俄国皇家剧院经理伏谢沃罗吉斯基在委托柴可夫斯基创作芭蕾舞剧《睡美人》的同时,表示希望他再创作一部歌剧《黑桃皇后》。这一歌剧的脚本是由作曲家的弟弟莫杰斯特?柴可夫斯基改写的。莫杰斯特?柴可夫斯基是小说家契可夫的密友,他也非常喜爱音乐,所以脚本写得相当出色。作曲家也积极参与了脚本写作计划的拟定,他不同意在结尾时让赫尔曼与莉萨两人和解,认为天真纯情的莉萨不可能重新回到根本不爱她的男人身边,其创作宗旨可能是想通过莉萨的痛苦来描写心地纯洁的俄罗斯女性的悲惨命运。柴可夫斯基兄弟两人配合默契,仅用了四十四天就完成了这部歌剧的创作, 1891年2月19日,这部歌剧在彼得堡马林斯基剧院首演。作者的这种自传体写法的热情,使得充满想象力的浪漫曲调变得真实可信。同时,在《黑桃皇后》中高傲的女伯爵为守住三张纸牌的秘密,以及疯狂的年轻人试图要将它们夺走时而进行的激烈、紧张、可怕的慷慨陈词中,不无柴可夫斯基的影子。

此后,他又创作了歌剧《奥尔良的少女》(1881年)、《玛捷帕》(1884年)、《女巫》 (1887年)、和《伊奥兰特》(1892年)。柴可夫斯基一生遭受忧郁、困苦的环境,他的个性顽强、孤独,因此其作品常含有悲观的色彩。人们称他为悲怆音乐家,他一生共写过11部歌剧,成就卓著,影响最大的是《叶甫盖尼?奥涅金》和《黑桃皇后》。他很少从文学体裁的样式考虑剧本应有的特性,因此无论童话、历史事件、传奇等,都以抒情的笔调处理,擅长于细腻的心理刻画,往往通过对理想破灭、幸福无望的描写折射出当时俄国社会的悲剧。柴科夫斯基的歌剧充满交响乐的特性。音乐情绪起伏跌宕,感染力强烈,旋律悠长,色彩鲜明。他的合唱通常只是烘托的背景。


马斯卡尼和莱翁卡伐洛


马斯卡尼1863-1945) 马斯卡尼出身于面包店主家庭。年轻时违背父亲意愿学音乐。1881年进入米兰音乐学院,但因无法忍受学院的严格课程,中途退学,担任旅行歌团的指挥。婚后定居小乡村。《乡村骑士》使他一举成名。

马斯卡尼作有15部歌剧。1935年所作《厄尔灵王》献媚于墨索里尼,名誉扫地。至今仅《乡村骑士》一部广为流传。

独幕歌剧《乡村骑士》于1890年在罗马首演,引起热烈反响。作曲家以19世纪后期意大利西西里的一个乡村中两对男女的感情瓜葛,最后男主人公图里杜决斗身亡的故事,反映普通青年农民日常生活的一个侧面。剧中的乡村教堂象征人们的虔诚信仰和高尚的灵魂,而与此形成极大反差的却是狂热的三角恋和不可遏止的复仇意识,豪放乐观的马车夫阿尔菲奥得知其妻罗拉与服役回乡的图里杜旧情复发热烈相恋之后,怒不可遏,最终杀死了图里杜,而图里杜的忠实爱人桑图扎却成为乡村中最可悲的女人。歌剧音乐富于西西里岛民间风格,幕启之前传来的图里杜的歌声:“啊,罗拉,你如同春日之花”,为全剧音乐提供了基本格调,桑图扎悲伤的咏叹调《你知道吗?好妈妈》更是一首凄婉动人的歌,第八场与第九场之间管弦乐演奏的间奏曲成为歌剧间奏曲的范例。

马斯卡尼强调旋律的叙事性以求更贴近生活,因此他喜欢咏叙调风格,擅长戏剧性的效果,使幽静与躁动、炽烈与抒情有强烈的对比。他常让管弦乐队独立与歌声并列,使它不仅仅只是从属的伴奏。

莱翁卡伐洛

莱翁卡伐洛(1857-1919)列昂卡伐洛生于那不勒斯的一个法官家庭,自幼学习钢琴,1876年毕业于那不勒斯音乐学院,第一部歌剧《夏特东》由各方筹款,不料被经纪人席卷而去,在穷困潦倒中只能在酒店以弹琴维持生计,又巡回演奏于欧洲各国,直至1882年返回意大利。此后创作了文艺复兴题材的三部曲《黄昏》的第一部《梅迪契家族》。

1890年5月,莱翁卡瓦洛曾在致音乐出版商宋卓尼的信中提到:“当我还是幼孩时,父亲是蒙塔尔特的法官,那时在乡村的巡回剧团中,有一演员因妒嫉而于演出后杀死他的妻子,我的父亲主审此案……我想将这故事谱成歌剧。”于是他用五个月时间创作了著名的歌剧《丑角》

它表现的是19世纪中叶意大利民间一个巡回剧团在现实生活和在舞台上的相关生活情景。

1892年5月21日,他著名的歌剧《丑角》由托斯卡尼尼指挥在米兰的韦尔美歌剧院首演,盛况空前。听众情绪热烈,喝采声不绝于耳。乐坛誉为“歌剧界的新慧星”,并赞赏此剧为超人的力作。这是一出“戏中戏”,其形式导源于古希腊的喜剧,后盛行于16-17世纪。到19世纪末叶,意大利文学界掀起了“真实主义”的狂潮,文学家从浪漫主义的美梦里清醒过来,以现实的题材,活生生地刻画人间百态。他们的创作题材不再是神仙故事、贵族的罗曼史,而是一些微不足道的下层人物。莱翁卡瓦洛共写有八部歌剧,著名作品还有 1900年创作的《扎扎》。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歌剧

真实主义歌剧以及民族歌剧

19世纪中叶,法国的浪漫主义已经退火,文学欣赏者对作家们不加控制的想象力已经厌倦。他们要求符合生活真实的故事。于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在意大利出现了“真实主义”的歌剧流派,歌剧的题材取自日常生活,创作上追求紧张的戏剧情节和夸张的情绪,华彩的抒情曲调、较自然的感情、丰富的朗诵调受到欢迎。其代表作家是普契尼、马斯卡尼和莱翁卡瓦洛。作品有普契尼的《蝴蝶夫人》和《艺术家的生涯》、马斯卡尼的《乡村骑士》、莱翁卡伐洛的《丑角》继之而来的是法国人夏邦蒂埃的《路易丝》等。它们是这一新运动中的开路先锋。

在同时期,以俄罗斯为中心,包括其它国家,又兴起了民族歌剧。民族歌剧皆取材本国或本民族的神话、民间传说等,创作上以颂扬本民族的精神为基点,并力图摆脱西方艺术的影响,作品中洋溢着浓厚强烈的民族特色和气息。

真实主义歌剧大师普契尼

真实主义源于左拉和易卜生的自然主义。它取材于日常生活,反映普通人的悲剧生活,可说是对瓦格纳理想主义的反判。他们细心观察身边人物,希望毫不夸张地反映他们的生活,这使得他们的作品满怀同情,旋律优美,和声清新,有着浓郁抒情色彩。但真实主义在艺术上又追求紧张的戏剧情节和夸张的情绪,这就使他们的歌剧的情节又往往带有传奇的性质。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普契尼领导歌剧进入了新的时代,他取得了国际性的成功。普契尼大胆地将意大利传统中自由的旋律和现代音乐的新要素结合起来,创作出了色彩丰富、细腻婉转的管弦乐。他的作品充满异国情调,剧情紧凑,题材罕见而又吸引观众,具有强烈的震撼力。所以世界各大歌剧院每逢歌剧季必定排出普契尼的作品,而爱乐者也总是乐此不疲,前往剧院观赏一出又一出的杰作。他是继威尔第之后意大利最伟大的歌剧作曲家,是“真实主义”歌剧乐派的代表人物。在普契尼的推动下,意大利作曲家们创作出了大批以各地乡村生活为主题,具有新的演唱风格的真实主义作品。

普契尼剧中女主角的结局

在歌剧结束时将主要人物都杀光并非普契尼的发明。但普契尼的连贯一致弥补了他在原创性上的不足,他完善了让女主人公死去的这一构思,使之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一种艺术程序。

在普契尼的歌剧中至少有一个主要人在落幕之前是要死去的。例如在他的第一部歌剧《群妖围舞》中安娜是死于忧伤,她的恋人罗伯特死于生活窘迫。第二部歌剧《埃德加》以埃德加的恋人菲德利亚被她心怀妒意的情敌刺死结束。还有歌剧《艺术家的生涯》(又译《波希米亚人》)(1896)剧中的咪咪是咳死的;《托斯卡》的结尾是女主人公从身边的阳台挡墙上跳下身亡。《蝴蝶夫人》中的女主人公是用离身边最近的利器自杀的,曼侬?莱斯科则在舞台上尽完义务后力竭而死。

其实,普契尼歌剧中女主角的自杀都非常合适,如果女主人公的名字成了歌剧的名字,她死亡的可能性就更大了。在普契尼的最后一部歌剧《图兰朵》中,当公主图兰朵出于明显的自私而不愿赴死时,婢女柳儿尽忠自杀。尽管这样,作曲家也没 给这部歌剧换个名字。

普契尼共写了12部歌剧,其中有8部是女主人公或另一个重要的女角被杀--66%的死亡率。男主角活得好多了。可以肯定他们没有一个老死的,都是死于谋杀、自杀或不治之症。普契尼一点都不傻,他知道歌剧观众想看什幺。

贾科莫?普契尼1858年12月22日出生在卢卡这个意大利的小村庄。在他出生前,祖辈四代都在那里生活着。他的高祖也叫贾科莫,是村里圣马蒂诺教堂的管风琴师,他把这份工作传给了普契尼的曾祖父安东尼奥,曾祖父又把这活计传给了祖父多梅尼科,祖父又把它传给了父亲米凯莱。普契尼的母亲阿尔比娜?马吉是一名乐师。普契尼出生时,是七个孩子中的老五,父母给他起名叫贾科莫?安东尼奥?多梅尼科?米凯莱?塞孔多?玛丽亚?普契尼,好象让他成了一个活家谱。

由于遗传的音乐才能,普契尼14岁时已经在卢卡得到了一份演奏风琴的差事,然而,循着家族的足迹仅仅再做一个教堂风琴师对于胸怀抱负的普契尼来说是不够的。他是一个叛逆者:他想写歌剧。

1876年18岁时,他和几个小伙子从卢卡走到比萨单程将近50英里,去听威尔第的《阿依达》的演出。聆听威尔第的杰作对这个年轻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他当即认定歌剧就是他要干的事业。格罗夫音乐词典告诉我们,那场决定命运的《阿依达》的演出,“为他打开了一扇音乐的窗户”。他现在所需要的一切基本上就是一扇门。

他满怀热情和渴望匆匆奔赴米兰,在那里的音乐学院学习作曲。他从叔叔尼古劳?切鲁那里得到了资助。

1883年普契尼在米兰音乐学院学习期间创作了他的第一部歌剧《群妖围舞》。1883年,米兰松佐尼奥出版社举办独幕歌剧创作比赛。蓬基耶利建议普契尼参赛,他给普契尼找来一位年轻的脚本作者丰塔纳。丰塔纳提供了取材自旧德国童话的脚本《群妖围舞》。剧情十分简单:贫穷的农家姑娘安娜因受到负心郎罗伯特的欺骗而死去。她和其它受骗的姑娘们阴魂不散,化为鬼怪,专门与人间做了亏心事的男子汉作对。悔恨莫及的罗伯特最终在群鬼的追迫下一命鸣呼。过分单调的情节未能给作曲者提供多少发挥的余地,但时间紧迫,普契尼不得不立即着手作曲。于竞赛投稿截止期的前夕方告完成。

普契尼的歌剧总谱因难以辨认,歌剧《群妖围舞》在竞赛中落选。然而,命运之神很快就向普契尼露出了笑容。在博伊托帮助下《群妖围舞》于1908年在米兰上演。剧院满座,演出大获成功。

五年后,他的第二部歌剧《埃德加》问世。于1889年4月21日在米兰史卡拉歌剧院初演,虽然反应不佳,但也充分显示了出自己的身手。多年以后,《埃德加》修订版(压缩成3幕)曾在布宜诺斯艾利斯歌剧院演出,由名家托斯卡尼尼指挥。述平民生活为主,重视人物的内心感受。作品显示出尖锐的戏剧冲突和强烈的感情色彩。

大约在这个时期,普契尼遇到了一位名叫埃尔维拉?邦图里?杰米尼亚尼的女子。啊,他和她越来越好了。他们的男孩安东尼奥于1886年出生了。

普契尼的探索成果

1893年2月1日 普契尼的歌剧《曼侬?莱斯科》在都林的雷吉奥首次公演,这是一部在法国开始、在新奥尔良附近狂风肆虐的平原上结束的歌剧。它使普契尼首次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在首演夜上谢幕达50次。西班牙女高音卢克雷齐娅?博里讲了为首演曼侬彩排时,在后台见到普契尼的经过,当时她对自己穿的为高潮场景而做的漂亮服装颇感得意。普契尼是一个对细节很较真的人,他对她说,这服装对一个饥肠辘辘、身五分文、在荒野中流浪的人物来说过于美气了,于是把他的咖啡向她身上泼去,以使她的衣服有那种穿旧了的样子。哇,她简直要疯了! 《曼侬?莱斯科》的出成功,奠定了他成为著名作曲家的地位。


现在普契尼是连交好运,连续拼搏写出了他的三部最成功的歌剧:《艺术家的生涯》、《托斯卡》和《蝴蝶夫人》。它们都是以女主人公之死而告结束。但女主人公死了还不够,还要让她们在彻底消失之前大放悲声。

1896年2月1日《艺术家的生涯》(又译《波希米亚人》)首演于意大利都灵皇家剧院。该剧反映了19世纪30年代巴黎艺术家生活的悲欢离合。观众却因为这部歌剧精彩的戏剧性和感人的浪漫情调而喜欢它。

1890年,普契尼在米兰观看了法国19世纪剧作家维多利安?萨尔杜(1831-1908)创作的同名悲剧极为感动,决定把它改写成歌剧。因当时他正忙于《艺术家的生涯》的作曲,此事暂时搁了下来。完成《艺术家的生涯》的创作后,普契尼即委托路易斯?伊利卡和裘塞佩?贾利萨创作脚本。两位脚本作家将原剧的五幕缩减为三幕,并排除了原作中以法国革命为中心的政治特征。《托斯卡》于1900年1月14日,在罗马的康斯坦齐剧院首演。由于有人故意反对普契尼,首演不算成功。音乐评论家约瑟夫?克尔曼称这部歌剧是“蹩脚、低劣、耸人听闻的作品”。歌剧的结尾是托斯卡刺死斯卡尔皮亚,她的恋人卡瓦拉多西被火枪班打死,托斯卡自尽。最终,几乎没有一个人是站着的。

此后,《托斯卡》3月底在米兰上演,5月在热那亚上演,7月在伦敦上演,1901年在纽约上演。现在,《托斯卡》已成为上演场次最多的歌剧传统剧目之一,并常被列入西欧十大名歌剧之中。

1904年《蝴蝶夫人》在斯卡拉的首演之夜是一个彻底的失败,整个演出过程中,观众席里不停地有人吹口哨、叫喊和大笑。这场惨败是怀有妒意的对手们为了报复这位作曲家而策划的。普契尼拿回了这部作品,修改重写了其中的某些部分。首先是缩短了,这是一个直观地改动。后来的版本获得了较大成功。普契尼用这部歌剧的版税买了一艘快艇,他依蝴蝶夫人的日本名字把它命名为乔乔桑号。

从《玛侬?莱斯科》到《蝴蝶夫人》(1893- 1904),是普契尼歌剧创作上多产的10年。他的驰誉世界乐坛的三大名作《波希米亚人》、《托斯卡》、《蝴蝶夫人》正是创作于这一时期。这一时期的作品依循着“抒情剧”和“奇情剧”这两条线索,不难看出,后者承袭自威尔第浪漫派歌剧,但缺乏威尔第歌剧中社会背景的烘托。

1907年初,普契尼赴美国出席《蝴蝶夫人》在纽约大都会歌剧院的首演仪式。这次旅行对他的创作想象力起了一定的激励作用;意大利音乐界当时与新大陆接触频繁,一些著名意大利歌唱家、指挥家、演奏家纷纷越洋远赴美洲各国演出。纽约大都会歌剧院当时成了米兰史卡拉歌剧院的一种特殊形式的分院,除卡罗素、里娜?卡瓦列耶里、托斯卡尼尼的歌唱、指挥艺术外,普契尼的歌剧作品现在也盛行于美国。

普契尼的第七部歌剧《西部少女》就是应美国剧院之请而创作的一部纯美国题材的歌剧。

这是迄今为止惟一描写加利福尼亚淘金热的大歌剧,以两个恋人骑着马向落日余辉走去而结束。穿针引线般地把东西方的风土人情串联起来。1910年《西方女郎》的首演吸引了大批观众,当然这是因为此时普契尼已经成为意大利歌剧泰斗。他的头发变白了,但有时为了使自己显得年轻而把它染黑,而且走到哪儿都要戴一顶磨旧了的毡帽,就是在屋大部分时间也戴着它,但睡觉的时候可能会摘掉。

那以后他写了一部名叫《燕子》的小歌剧。普契尼当时一定是心情不错,因为这部歌剧里一个人都没死。他接下来创作的实际上是写成三部曲的三个独幕短歌剧。《外套》和《修女安吉丽卡》中有必不可少的凶杀和自杀的套路。但《贾尼?斯基基》的故事讲的是一个无赖骗取了一些贪婪亲戚的遗产。这部歌剧是普契尼写过的最接近喜歌剧的作品,它也许能让人笑,但实在不是真正能令人大笑的作品。

普契尼的最后岁月

普契尼的最后一部歌剧是《图兰朵》又回到了他以往的形式,具有涉及阴谋、背叛、嫉妒和自杀内容的复杂情节,采用通常的材料。这部歌剧还刻画了三个小人物平、庞和彭。(普契尼的早期歌剧一直以加利福尼亚和日本这种遥远的地方为背景,《图兰朵》是以皇帝统治的中国为背景。这部作品配乐优美,故事情节跌宕起伏,舞台表演讲究,富有礼仪,有着更复杂的象征和谜语。当然,主宰整个歌剧的永远是活跃的戏剧性夸张、戏剧性变化和戏剧性形式。

普契尼从 1921年上半年开始创作第-幕,但8月初听到卡鲁索突然去世的消息后十分震惊,以至于很长时间振作不起来,开始写第三幕时已经是1923年6月,到了1924年5月,创作又无法进行下去了,普契尼的喉病不断加重,最终发展为致命的喉癌。1924年11月,他在布鲁塞尔接受厂手术治疗,其时,他的皮包里仍装着《图兰多》最后-幕的草稿,可惜手术失败了,临终前,他念念不忘的仍是《图兰多》的创作。1924年11月29日,普契尼逝世于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终年 65岁。他去世时《图兰朵》还没有全部写完,后由年轻的同时代人佛朗哥?阿尔法诺完成。

该剧1926年4月25日首演于米兰的斯卡拉剧院,首演时只演到柳儿为保护心上人王子而自杀处。指挥放下手中的指挥棒,转身对观众说:“就在这个地方,作曲家永远地放厂厂他的笔”。

普契尼终究成了最后一位伟大的歌剧作曲家,他的逝世结束了真正的大歌剧时代。自他以后确实没有人能在歌剧作曲方面产生如此大的影响。

普契尼曾写道,“在我看来,一个艺术家就好象是一个透过眼镜观看美景的人,当他呼气时眼镜就被水汽弄模糊了,因而挡住眼前的美景。他拿出手帕擦他的眼镜,但刚一呼气,纯粹的美景又消失了。”普契尼最恨的莫过于带雾气的眼镜了。

普契尼一生写了十二部歌剧。他把音乐贯穿到整部歌剧中去,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整体,也使歌剧的戏剧效果和音乐效果达到了完美的统一。他的歌剧在内容上大多表现了当时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状况,在音乐上又汲取了富有民族和民间风格的旋律,因而,他的歌剧更贴近生活,更富有现实性。例如,在歌剧《图兰多》中他采用了中国民歌《茉莉花》的旋律,在《蝴蝶夫人》中他采用了美国国歌和日本民歌《樱花》的旋律,使其歌剧充满了异国情调,给人一种新颖的创新感觉。
[img]http://www.xianlai.com/attachments/month_0504/z6xsepws=_j12QTu2uVM6l.gif[/img] [img]http://wpa.qq.com/pa?p=1:15574006:11[/img][url=http://wpa.qq.com/msgrd?V=1&Uin=15574006&Site=www.xianlai.com&Menu=yes]哥们~有事您说话!老婆!有事您叫我![/url]

使用道具 举报

天外飞仙

我是黑帮的!方

Rank: 4

UID
37132
帖子
563
主题
28
金币
801
激情
6
积分
897
注册时间
2004-11-9
最后登录
2012-5-26
6
发表于 2005-3-7 18:59:11 |只看该作者
二十世纪的歌剧

20世纪的印象主义歌剧
在 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能为世人提供如此多样的演出。常常是传统歌剧与最时尚的现代派作品共立并存。新一代的作曲家正是在这样的氛围下,尝试着各种新的做法,并且密切注视绘画、舞蹈等相关领域的发展动向,以寻找新的、更自由的音乐表现形式。比如,德彪西就受到印象派绘画和象征主义诗歌的影响。

和浪漫派同样对现实不满,印象派是通过具有象征意义的意境来展现他们心中精致优雅的艺术效果体现出来的美好世界。但事实上他们自己也不清楚那是什么,因此,印象主义的意境总是神秘而又朦胧。对印象派说来,他们生活的时代或许是一个以声色犬马中自我放纵代替努力上进的时代。这虽然是一种逃避现实的思维方式,但我们亦可从中了解印象派的审美观念:他们的注意力在于事物的外部特征,在于它们的光色变幻形成的氛围给我们的感受,他们既不会关心树木的种属和船只的速度,更不会探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社会不平等的根源。尽管如此,印象主义在艺术发展史上还是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的,他们力求摆脱学院派的束缚,打破艺术创作中的陈规陋习,启发了艺术家创造的新思维,打开了新的眼界和天地。

法国印象派歌剧大师德彪西

德彪西(1862-1918) 10岁进入巴黎音乐学院,18岁开始从事音乐创作。他的主要创作领域是管弦乐曲,代表作为《牧神午后》(1894年),室内乐曲和钢琴曲。他曾赴世界各国作旅行演出。后死于直肠癌。德彪西是法国最富于创造性的作曲家之一,他的独特创作风格被称之为印象主义音乐。

从德彪西一生只写过一部歌剧,但这部歌剧是德彪西在其印象主义音乐创作风格成熟时写的。他采用捉摸不定、暖昧含蓄的乐汇,表现人物,抒发感情,歌剧音乐给人以难以置信的想象力和令人困惑的美感,可以认为是一部空前绝后的作品。

他在自己创作的成熟期写完了歌剧《佩利阿斯与梅丽桑德》。 1892年以后又开始为梅特林克的这部作品谱写歌剧,直到1894年才完成。1897年德彪西到拜罗伊特朝圣,很受影响。但在看了穆索尔斯基的《波里斯?戈东诺夫》总谱之后,深受这部作品纯朴而直接表达作风的启发,他决心回到吕利的精细风格,于是再进一步修改,直到39岁完工。

《佩利阿斯与梅丽桑德》雕琢拘谨,表情含蓄。全剧音乐朦胧,既没有明确主题性质的旋律,也不分宣叙调和咏叹调;独唱部分是同音反复式的喃喃私语般的吟哦,稀稀拉拉的音符懒散地撒在狭窄的音域里,全剧没有重唱、合唱的烘托,在第四幕有一段佩利阿斯与梅丽桑德的“二重唱”,以单声部吟哦的线条为主。乐队部分的全奏只有四次。从头至尾都以微弱的演奏刻画着人物心理的变化。连绵不断,各场之间有间奏的连接。

德彪西承袭瓦格纳的风格,但又试图形成与瓦格纳的歌剧完全不同的路子。他想使得歌剧更戏剧化一些,德彪西把“放音高唱”改为“低音吟唱”,使诗和音乐浑然一体。他的思路可以说比任何作品更接近歌剧创始者们的理想。

歌剧《佩利阿斯与梅丽桑德》,叙述了这样一个故事:阿莱蒙特王国的孙子哥劳,在林中遇一女子梅丽桑德,把她带回宫去作妻,不料她却与哥劳的异父兄弟佩利阿斯暗恋,哥劳得悉,杀死佩利亚斯,梅丽桑德亦在忧郁中死去。

继《佩利阿斯和梅丽桑德》之后,德彪西曾为爱伦坡的小说《阿夏家的没落》和《钟楼魔鬼》所激动,应大都会歌剧院约稿,再度提笔写过草稿,最终未能写成。


20世纪的表现主义歌剧


后浪漫主义代表人物理查?施特劳斯

在谈及表现主义歌剧之前,让我们先来看看后浪漫主义代表人物理查?施特劳斯(1864-1949)的歌剧创作。他对形成的表现主义歌剧影响甚大。他强调主观感受,追求感官刺激,把自我感觉当作最高的审美享受,认为丑恶的事物也应该进入审美领域。

理查?施特劳斯

1864年6月11日,德国慕尼黑宫廷乐队首席圆号手弗朗茨?约瑟夫?施特劳斯的家里,一个婴儿呱呱堕地,他就是后来在德奥以至世界乐坛闻名遐尔的理查?施特劳斯。他从小就显示出音乐才能,四岁时跟父亲的一个朋友学钢琴,八岁跟表兄学小提琴,十一岁起,跟随宫廷乐队的助理指挥梅耶尔学习作曲理论。理查?施特劳斯的父亲信奉的音乐上帝是莫扎特,贝多芬等古典大师,他对施特劳斯的音乐启蒙有着直接的影响。

1874年,理查?施特劳斯念完了小学,在城里的路德维奇中学读书时,观看了瓦格纳的作品,《汤豪瑟》、《齐格弗里德》和《罗恩格林》的演出,他的心被这伟大的艺术所震撼。他曾写道:“尽管父亲反对,我迈进了这魔术般的艺术世界--《尼柏龙根的指环》、《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等等。我还记得十七岁第一次读《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总谱时自己那出神入化、急不可耐的情形。”(引自理查?施特劳斯:《回忆录》(1949年)他音乐风格正是在那时逐渐成型的。

1882年冬,理查?施特劳斯在慕尼黑大学攻读哲学、美学和艺术史等课程,但这并没有妨碍他成为最有个性的作曲家”

在1935年前,他先后担任德国4、5个城市的歌剧院副指挥、指挥。在执棒之余,他创作了大量的音乐作品,其中最重要的是交响诗和歌剧。施特劳斯的交响诗多有哲理性的标题,代表作品有《死与变形》(1889年)、《查图斯特拉如是说》 (1896年)、《梯尔?艾伦施皮格尔》(1895年)等。

1900年后,施特劳斯的创作以歌剧为主。他于1893年创作完成的第一部歌剧《贡特拉姆》和1902年创作的《火荒》,这是根据中世纪佛兰德传奇而写的喜剧作品,在德累斯顿首演,大获成功,持续演出了好一阵子。这给了理查?施特劳斯极大的鼓舞。

1903年理查?施特劳斯根据唯美主义者王尔德同名作品而创作完成了歌剧《莎乐美》,1905 年底在德累斯顿首演。歌剧的故事有些荒诞且有点伤风败俗,女高音主角为了博得答应她砍下倔强的先知者头颅的男高音的欢心而表演“七纱舞”。她要砍下这颗头颅,并把他放在银盘子里,然后还要去吻那砍下的头颅,实在是太可怕了,而女高音最后被土兵的盾牌压死了。这部充满恐怖感和罪恶感的作品轰动一时,但争议极大。它使舆论界目瞪口呆,甚至连德国皇帝也认为这是一部病态的作品。但在音乐上却是理查?施特劳斯歌剧作品的巅峰之作。音乐的夸张手法同剧本中露骨的描写异曲同工。他用这部作品的报酬盖起了乡间别墅。

在施特劳斯作品中注重表现“力”和“激情”的发泄而不计艺术的“真”、“善”、“美”。莎乐美》所谱写的独幕歌剧

1908年,理查?施特劳斯认识了奥地利诗人、戏剧家雨果?冯?霍夫曼史塔尔,开始同他合作。他们合作的第一部作品就是 《艾莱克特拉》它比《莎乐美》更为外在,一样引起了轰动和攻击。《艾莱克特拉》讲述了古希腊王阿迦门农被王后与奸夫谋害致死。她的女儿艾莱克特拉为报父仇,住进牛棚,被人视为怪物,在弟弟的帮助下,杀死了仇人后狂喜而死的故事。这部篇幅很长的独幕剧,始终贯穿着神志错乱的恨与仇。音乐虽然给人以光怪陆离、奇异可怖的感官刺激,但也表现了施特劳斯创造乐思和利用器乐音响,来描绘事件、刻划人物的技艺。

1910年,他们又合作完成了三幕喜歌剧《玫瑰骑士》。 1911年,在德累斯顿公演受到歌剧界的普遍赞赏,它描绘了由威顿堡公爵夫人玛莎琳和伯爵奥克塔维安私通而引发的一系列滑稽可笑的故事。《玫瑰骑士》的音乐风格趋于浪漫主义,曲调借鉴了德国南部民歌和舞曲的旋律,剧中的咏叹调和重唱都较动听,富有人情味和幽默感,这是一部回归传统的歌剧,它成为理查?施特劳斯歌剧作品中的保留剧目是演出场次最多的一部歌剧。

此后,他又创作了《阿里阿德涅在那克索斯》(1916年)、《没有影子的女人》(1919年)、《间奏曲》(1927年)、《埃及的海伦》 (1928年)、《沉默的女人》(1935年)等。由于施特劳斯具有世界声誉,德国纳粹党在未经他本人的同意的情况下,任命他为国家音乐局局长。此后,施特劳斯度过了几年自相矛盾、委曲求全的日子。他和纳粹党保持了既抵制又合作的关系。此间,他又创作了几部歌剧,其中有的作品被纳粹党所利用。1945年,二战结束后,施特劳斯自我流放到瑞士。1947年,他被非正式地部分恢复了名誉。1948年,经允许回到德国。1949年,以85岁高龄去世。

理查?施特劳斯作有15部歌剧。施特劳斯歌剧作品的音乐风格不太统一。他称自己的作品为“剧”,表示既不是传统歌剧,也不是乐剧。有的作品受到瓦格纳音乐创作手法的影响,具有明显的瓦格纳式的痕迹,音乐显得尖锐恐怖,和声给人以杂乱无章的感觉,这也是《莎乐美》等剧令人惊骇的主要原因。有的则具有浪漫主义的因素,旋律较有美感,风格较为柔和。

理查?施特劳斯的音乐出现在两个世纪之交,既写了上一个世纪人的痛苦、挣扎,也写了下一个世纪人的欢悦、迷惘。十九世纪 的浪漫主义与二十世纪的通俗主义,在理查?斯特劳斯的音乐里给出了果实--一株甜蜜渗透着苦涩的艺术之花。
[img]http://www.xianlai.com/attachments/month_0504/z6xsepws=_j12QTu2uVM6l.gif[/img] [img]http://wpa.qq.com/pa?p=1:15574006:11[/img][url=http://wpa.qq.com/msgrd?V=1&Uin=15574006&Site=www.xianlai.com&Menu=yes]哥们~有事您说话!老婆!有事您叫我![/url]

使用道具 举报

天外飞仙

我是黑帮的!方

Rank: 4

UID
37132
帖子
563
主题
28
金币
801
激情
6
积分
897
注册时间
2004-11-9
最后登录
2012-5-26
7
发表于 2005-3-7 19:00:22 |只看该作者
20世纪新古典主义歌剧


勃里顿(1913-1976)是珀塞尔(1659-1695)之后英国音乐最具代表性的作曲家,他在歌剧、合唱音乐、室内乐、交响音乐、声乐套曲及歌曲等众多领域成就卓著,仅歌剧作品即有十六部之多。

勃里顿的音乐扎根于传统土壤,不仅偏重圣经奇迹、古典名著等题材,而且在作品中经常吸取圣咏、民歌、古典音乐素材,予以朴实无华的技术处理。他的创作受到新古典主义影响,但并不拘泥于某种流派和技巧,而是将各种现代手法作机智的创造性的综合运用。

1945年由斯拉特根据英国诗人克雷布的诗篇改编脚本的三幕歌剧《彼得?格雷姆斯》它完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不久,1945年6月7日于伦敦萨德勒泉剧院首演,取得很大的成功,对战后的歌剧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部歌剧中没有华丽的场景和动人心弦的爱情。是一部心理分析剧,它以英国东海渔村为背景,叙述一段冷酷的故事。渔人彼得性情怪僻,与世俗不合。他的一个徒弟死于非命,众人认为是他的责任,但未深究;不久,与其相爱的爱伦带来一名穷苦的男孩当徒工又被他逼着在暴风雨中捕鱼,从峭壁上摔下死亡,渔人们要他按照传统,驾船到海上,破舟自尽。评论界认为这是作曲家与世俗不相容的自我写照。

这部歌剧坚持调性原则,手法简练,乐队处理灵活,色彩丰富。合唱风格接近威尔第的晚期作品。结构上主要运用咏叙调的形式。在剧情停顿的抒情片断也用结构自由的咏叹调,与民俗有关的场景则有分节歌式的小调出现。各幕分隔之间的幕间曲,承担了重要的营造氛围的任务,勃里顿把四首间奏曲独立构成一套《海的间奏曲》组曲,标题分别为:黎明,星期日的早晨,月光,暴风雨。

1946年由伦纳德?杜肯根据莎土比亚诗篇编剧的二幕歌剧《卢克莱丝受辱记》的成功演出,确立了勃里顿在世界乐坛的崇高地位。1947年由克洛采尔根据莫泊桑小说编剧的三幕歌剧《阿尔贝?埃林》以及1954年由勃根据美国作家詹姆斯小说《两种魔力》编剧的二幕歌剧《旋螺丝》等作品。

1954年 9月14日,《旋螺丝》在意大利威尼斯歌剧院首次公演。该剧在叙述两位孤儿 受难的故事,他们饱受两个恶魔--一位已死的马车夫及一位故世的保姆的折磨、惊扰与迫害。

这部歌剧采用室内乐队编制,结构紧凑严密,在心理刻画上成为继贝尔格的《沃采克》之后最具艺术感染力的杰作。


普罗科菲耶夫


普罗科菲耶夫(1891-1953) 这位现代音乐大师在他8岁的时候就开始创作他的歌剧《巨人》了。13岁考入圣彼得堡音乐学院,先后毕业于作曲班、指挥班和钢琴班。在十月革命前,普罗科菲耶夫不断地变化创作风格,试图找寻一条适合自己的创作之路。此间,他创作了抒情心理歌剧《赌徒》(1916年)和一部康塔塔。十月革命成功后他离开俄罗斯侨居在欧美长达15年。1919年他在美国创作了新古典主义的四幕喜歌剧《对三个橙子的爱》。1921年12月30日,由芝加哥歌剧协会在芝加哥剧院,由作者亲自指挥,作首次公演。这是根据《图兰多》的原作者格齐的童话剧创作的,叙述一个王子受到巫女的诅咒,飘洋过海寻找三个橙子,最后找到时,橙子里有个姑娘,与王子成婚。从一段幕前的即兴演出,可以很清楚地看出他对17世纪意大利歌剧幕前剧的模仿。但他的俄罗斯情调,并没能得到美国人的认可。此后,他又创作了表现主义的五幕歌剧《火天使》(1919-1927年),以及一批优秀的器乐曲,最终得到公众的欢迎与认同。

1933年,普罗科菲耶夫回到苏联。此后,他的创作进入了黄金时期。这一时期,他创作了4部歌剧《谢苗?科特科》(1939年)、《修道院中的订婚礼》(1941年)、《真正的人》(1947-1948年)等歌剧。

1942年,他根据托尔斯泰的名著改编创作了歌剧《战争与和平》,1944年 10月16日,在莫斯科演员俱乐部大厅,根据第二版用钢琴伴奏首演了第一、三、五、七,九,十一各场。最后版本是在作曲者去世后1957年11月8日,才得以在莫斯科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和聂米罗维奇-丹钦柯音乐剧院,举行全剧十三场的首次公演。 1959年12月15日又在莫斯科大剧院举行了题词与全剧十三场的首演。这部作品没有统一的情节,它分为“和平”与“战争”两个部分,前者以娜塔莎和安德烈的爱情为线索,后者以1812年库图佐大率领俄罗斯人民战胜拿破仑为内容。普罗科菲耶夫企图在《战争与和平》中探索与俄语自然抑扬音调相吻合的音乐。这部歌剧结构独特,独唱旋律流畅,合唱气势恢宏,场景的描绘和人物性格刻画都非常成功,在音乐语言的运用上能以传统的形式创造出新颖的音响,被认为是他歌剧作品中的顶峰。

普罗科菲耶夫的歌剧音乐继承了达尔戈梅斯基和穆索尔斯基的传统,声乐部分以旋律性较强的宣叙调为主,管弦乐部分以复杂的交响性推动戏剧发展。他的旋律优美,和声清新,是一位由古典音乐走向新古典主义的作曲家。


德国作曲家欣德米特


欣德米特世称“20世纪的巴赫”的欣德米特,以其高超精致的对位技巧和创新的和声体系而享誉世界乐坛。

欣德米特1895年11月16日生于法兰克福附近的哈瑙, 13岁起就为生计所迫,在剧院乐队、伴舞乐队、咖啡馆拉小提琴,同时进音乐学院学作曲,1915-1923年任法兰克福歌剧院首席乐师。1921-1929年,在阿马尔弦乐四重奏团任中提琴手。1927-1935年在柏林音乐高等学校任教授,纳粹上台后被戈培尔指责为“文化上的布尔什维克”和“精神上的非雅利安分子”,作品遭禁演,被迫流亡。先客居英国,后应邀去土耳其。1935-1937年任教于安卡拉音乐学院,在那里建立了西方式的音乐教育制度。1940-1950年,先后在美国耶鲁大学、瑞士苏黎世大学敦作曲。

欣德米特从事过各种音乐工作,这对他创作的发展,以及他后期创作的务实精神都有深刻影响。他力图使开始瓦解的调性体系恢复活力。他的作品数量繁多。

欣德米特早期作品有《杀人犯》(1919)、《努花-努希》(1920),《卡迪拉克》(1926)等歌剧,《卡迪拉克》四幕歌剧取材于德国作家霍夫曼(1776-1822)的小说《斯库德丽小姐》,故事场景是17世纪的巴黎。卡迪拉克是一名出售珍贵首饰的金匠,奇怪的是,购买其金项链的顾客接二连三地死去。一位正在追求他女儿的官员决心侦破这个神秘的案件,最后发现是卡迪拉克在出售的饰品中注入了致命的毒药。

欣德米特的早期歌剧作品具有反对浪漫主义和嘲弄传统观念的新古典主义倾向,表现出结构主义和都市主义的特征,音乐富于幽默感和独创性。同时他又提倡新即物主义,认为音乐即音乐,事物即事物,不必过分掺入主观情感因素。他还创作了不少结构简单,不求技巧性只讲实用性的大众“实用音乐”。

欣德米特表现日常生活题材的“实用歌剧”中,独幕歌剧《人生的轮回》(1927)取材于一出英国活报剧,以鸡毛蒜皮的家庭瓜葛为主题。作品采用逆行重复的对称结构,说明逝去的生活可以按相反顺序加以重复的几何学对称原理。在描写年轻夫妇离异,妻子爱上诉讼人,后来离婚夫妇又走到一起应邀参加演剧活动,两人名利双收,破镜重圆却成泡影的三幕喜歌剧《每日新闻》(1929)中,出现女主人公在浴室洗澡时大唱《浴缸咏叹调》、《热水咏叹调》的场面,用诙谐幽默的声调赞扬电气的好处,一家煤气公司老板将欣德米特告上法庭,指控他破坏了煤气的声誉。

1935年他创作了具有代表性的歌剧《画家马西斯》这是以德国画家马蒂斯(1460-1530)的生平为题材,描写马蒂斯走出画室参加农民战争,与社会黑暗势力的斗争,此剧遭到了纳粹当局的禁演。一直到1938年才在瑞士苏黎世上演。这部歌剧在音乐上有明显的调性,清晰的线条对位,以婉转抒情的艺术风格见长,摆脱了形式主义,使普通听众易于接受。是他最优秀的作品。

欣德米特晚期的著名歌剧还有《世界的和谐》(1957)、《漫长的圣诞晚宴》(1960)等。

五幕歌剧《世界的和谐》是由欣德米特自撰剧本,通过天文学家开普勒在德国三十年战争期间发现行星运行三大定律的事迹,引出科学与宗教、宇宙与人间、思想与道德彼此协调和谐的哲理性命题。

欣德米特一生写有十部歌剧,他认为自己的作曲技法是从物理的原理演化出来的产物,音乐的结构是不容主观随意变革的。因此他的歌剧强调以戏剧情节适应器乐形式,强调戏剧与音乐的紧密关系。他反对浪漫主义的情感夸张表现,也反对十二音体系从根本上否定调性体系的实践,他把传统的调性加以扩大,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的和声体系原则。他的著作《作曲技法》(1937-1939)从理论上说明了这个原则,而《调性游戏》(1943,钢琴练习曲,前奏曲、赋格曲的汇编),则从实践中对此加以阐释。说明了他的音乐观点和他对一些音乐家的看法。


法国“六人团”


米约(1892-1974),法国“六人团”成员。1892年9月4日生于普罗旺斯地区艾克斯,生长在一个富裕的犹太人家庭。7岁开始学小提琴,后入巴黎音乐学院学小提琴和作曲。他交有许多作家和画家的朋友,尤其是诗人克洛代尔对他的影响很大。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作为克洛代尔公使的秘书于1916年到巴西任职。在南美居住了近两年,巴西的气氛各音乐对他以后的创作产生了影响。1918年回巴黎,受萨蒂的影响成为“六人团”中的一员。

1940年,德国法西斯入侵法国,他转道去美国,在加利福尼亚米尔斯大学任教。这对他1947年后的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1947年回法国,在巴黎音乐学院任教,以后经常往返法、美之间。 1971年退休,定居日内瓦。

米约是位多产作曲家。也是法国的新古典主义者。他的作品多达441件,其中歌剧12部。他不但具古典气质,还善于博采众长。以复合的思维方式,在调性、和声、节奏乃至体裁、风格等多方面领域里大胆创新。

米约作品的显著特点是形式多样化,这在他的歌剧中得到充分体现。三幕歌剧《奥菲欧的不幸》(1926)、三幕歌剧《奥雷斯忒斯》 (1927)、独幕五场歌剧《阿里阿德涅的奖赏》(1928)、独幕歌剧《美狄亚》 (1939)等均取材于古代神话传说,但音乐语言却呈现不同面貌,有的采用中古调式,有的模仿巴洛克风格,有的运用民间语言等,有的用双调性,还有的则是多调叠置,他的抒情风格和对位技巧也贯穿于不同作品之中。以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的事迹为题材的《克里斯朵夫?哥伦布》(1930)是一部由两大部分构成的严肃歌剧。作品运用清唱剧与电影画面相结合的形式,安排一名朗诵者叙述史书记载的哥伦布生平,并由一支希腊式歌队作注释,银幕上则展示人物活动内容,第一部分一群白鸽在舞台上放飞,第二部分结尾处天幕上地球转动,一只白鸽向远处飞去。剧中咏叹调与合唱场景始终是音乐的主体部分。

米约到美国以后,常以人民解放斗争为题材,例如歌剧《玻利瓦尔》(1943)就是以拉丁美洲民族英雄的事迹为题材创作的。1954年6月1日五幕圣经歌剧《大卫王》在耶路撒冷首演,这是米约为庆祝大卫王节、纪念大卫王国建都耶路撒冷三千年而创作的宗教题材作品。脚本由阿曼?路涅尔根据《撒母耳第一、第二部》和《国王之书》改编,叙述大卫从登基直至由所罗门继位的故事。这部歌剧让合唱、抒情段落和戏剧场景在舞台上作复合型的交替表演,使抒情性与戏剧性有机结合,成为米约歌剧创作中最富古典意味的力作。

米约的歌剧创作具有鲜明的个性,他早期的创作强调节奏、力度,常常采用“街头音乐”的原始音调。后期则用多调性手法,曲调纯朴(常常带有他的故乡普罗旺斯风格),管弦乐与合唱的效果鲜明。晚年的风格趋于稳定、温和,与法国古典主义音乐的联系十分明显。

普朗克

普朗克是作曲家、钢琴家。1899年1月7日生于巴黎, 5岁便和母亲学习钢琴,后来从师于西班牙钢琴家比涅斯。1920年成为法国“六人团”的成员。1924年为佳吉列夫的俄罗斯芭蕾舞团作舞剧《母鹿》,名声大振。

普朗克擅长于创作优美精致、风趣幽默的小型作品,旋律动听,和声明快,织体清晰,追求古典音乐典雅精细的美感。他的室内乐奏鸣曲、为古钢琴与小乐队所写协奏曲以及弥撒曲、经文歌等作品都具有新古典主义的风格特征。

1947年创作了第一部荒诞喜歌剧《提瑞西阿斯的乳房》这是一部超现实主义作品。通过一个妇女不堪生儿育女之苦,由丈夫变成女性,生下四万个孩子,最后不得不再将性别调换过来的故事,辛辣嘲讽当时政府当局的人口政策。泰勒西阿斯的名字源出自希腊神话的盲人预言家,曾变为女性,后又恢复男性。

1953-1956年作第二部歌剧《加尔默罗会修女的对话》,这是根据法国大革命时期迫害十六名宣誓殉教的加尔默罗会修女的史实为依据所写小说改编的台本创作的严肃歌剧,该剧描写一位 贵族姑娘的精神成长历程,她为追求心灵的平静而隐居女修道院并与另一位修女成为知己,她恐惧死亡,热爱生活,而命运却把她和女友推上了断头台,在祈祷圣母的赞美诗歌声中,奔向天堂。音乐的新古典风格区别于荒诞幽默的《提瑞西阿斯的乳房》,注重歌剧的形式美感,带有宗教音乐的深沉严肃的气氛,同时在和声处理上运用平行和弦、四度叠置等手法,最后女主人公面对死亡所唱的颂歌在乐队烘托下,显得优美、壮烈。评论家认为是现代优秀歌剧之一。

另外还有1958年创作的独幕歌剧《人声》,全剧长40分钟,只有一个女主角在台上与她的情人通电话,但通过她的独唱及聆听对方谈话的沉默,反映出一个社会性悲剧。

普朗克的创作领域宽广,包括各种体裁。他的作品从轻松活泼,富于娱乐性逐渐转变为寓有一定政治和社会背景的严肃题材。他依据法国民歌传统,发展了德彪西的音乐韵律原则与穆索尔斯基的声乐朗诵方法。他的曲调富于歌唱性,有“法国的舒伯特”之称。

奥涅格(1892-1955)

法国“六人团”的另一位成员奥涅格的名字是以交响诗《太平洋231号》和清唱剧《大卫王》的成功而享誉世界乐坛的。他的创作有明显的新古典主义倾向,结构、和声、旋法等手法比较接近一般听众的审美口味,《大卫王》(1921)即是为一座民众剧院所写的。这部作品原先是为戏剧演出而作,具有清唱剧与歌剧的二重特征,音乐带有18世纪古典风格。

  1927午首演于布鲁塞尔的三幕歌剧《安提戈涅》取材于索福克勒斯的悲剧,叙述俄狄浦斯之女安提戈涅在新王克瑞翁执政时期遭受迫害,幽禁墓穴,深爱着她的海蒙前往营救,见安提戈涅已自缢身亡,遂亦自刎的悲剧故事。人物唱段优美朴实,音乐仿古,也具18世纪巴洛克风格,但有时却加入十二音音乐密集和声和动力性的节奏因素,烘托了人物的性格刻画。

1935年 8月30日,传奇清唱剧《火刑堆上的圣女贞德》完成了,此剧据克罗德尔的脚本创作的。这是20世纪的一部杰作,于1938年5月 10日在巴塞尔以演奏会方式首演,1950年在巴黎歌剧院以歌剧形式首演。这部作品叙述了15世纪一位法国农村少女受圣灵感召,率军民英勇抗击英军入侵,最后为奸细所陷害,在火刑堆上壮烈而死的故事。这部带宗教剧形式的清唱剧,并非按故事顺序推进,而只是选取一些场面,似音画般展开,以火刑台上的贞德的回忆方式进行,时间变化自由而无规则,之间由贞德与修士多米尼克的朗诵连缀。还加入了假面表演,合唱占据重要地位。作品规模宏大,用了五个朗诵声部,五个独唱,大型合唱队、童声合唱和大型乐队,交织起多种音响织体。音乐中运用了中世纪民间旋律和格里高利圣咏以及风俗性舞曲等材料,与奥涅格个性化的节奏、力度处理相混合,造成浓郁的历史氛围和强烈的戏剧动力。


肖斯塔科维奇

肖斯塔科维奇(1906-1975)是前苏联一位现实主义作曲家,他直面社会和人生,或热情讴歌,或讽刺鞭笞,通过音乐表现自己的喜怒爱憎。他的音乐语言与传统密切联系,常取中古调式,喜用降音级以及主题内部的调式转换。他善于将古代的体裁形式灵活运用于荡逸现代精神的作品,管弦乐配器充满戏剧性动力,又具深沉的抒情意味。他的创作曾受到新古典主义、结构主义、新即物主义影响,但他不拘一格,勤于探索,形成本人独特的音乐个性。

幼时被誉为“俄国第一位麒鳞儿”的肖斯塔科维奇1906年9月25日生于圣彼得堡,学生时代就写下许多作品,但提升这位作曲界新秀萧斯塔柯维契声誉的,是他的第一交响曲。此曲在音乐院就读时即已着手作曲,1926年完成,当作“毕业论文”发表,该年5月在列宁格勒首演后在俄国乐坛掀起凌厉的旋风。这位年轻作曲家立刻受全世界瞩目,被誉为“俄国的第一位麒麟儿”。

1928年方22岁肖斯塔科维奇,在充分消化过当时的新音乐手法后创作了第一部歌剧《鼻子》这是取材于果戈理的原作,以荒诞手法将幻想与现实相叠,讽刺社会的官僚市侩恶习。少校军官卡瓦列夫发现自己鼻子不见了,发出绝望的哀鸣。理发师见鼻子夹在早餐面包里,惟恐遭误会,干脆将鼻子扔进河中。少校曾在街上看到穿上国会议员服的鼻子,傲然一晃便消失,遂动员全市百姓和大批警察追查鼻子行踪,全无效果。几经周折终于逮住鼻子,虽经外科医生精心手术,但鼻子却不回原位。在一个晴朗的早晨,鼻子突然回位原处。该剧于1930年1月18日在列宁格勒首演,尽管获得热烈称赞,乐谱却一直不曾出版。直至 1970年重新上演,获得好评。《鼻子》在管弦乐配器上颇有特色,虽用室内乐队,但效果奇特,虽然取用的乐器,每一种只限定一支,却产生令人目瞪口呆的奇特效果。最成功的段落,是表现骑马行动的铜钹与几种打击乐器的合奏,描写醉鬼打嗝儿的竖琴、小提琴和木管,以及用低音提琴去表示柯瓦利约夫少尉剃胡子的声音等,可算是绘声绘色、妙趣横生。

1930-1932年间创作的四幕歌剧《姆钦斯克县的麦克白夫人》,取材于俄国作家列斯科夫的同名小说。叙述富商之妻卡捷琳娜生活寂寞无聊,与丈夫不和,且常受公公专横管制,后成为男仆谢尔契的姘妇,又施毒药相继害死公公和丈夫,被判流放西伯利亚。谢尔契又寻新欢,卡捷琳娜在悲愤中将情敌溺死后自尽。这部讽刺性悲剧,含有揭示俄国社会黑暗、人性扭曲的深意。1934年首演于列宁格勒,发表之初被誉为第一级杰作。1935年在纽约大都会歌剧院上演,次年也由伦敦BBC广播电台播出。可是1936年,这部歌剧却受到猛烈攻击,苏联《真理报》发表专论《混乱代替音乐》,批判否定了这部歌剧,此后辍演二十余年,直至1963年更名为《卡捷琳娜?伊芝玛诺娃》才在列宁格勒重新上演。

肖斯塔科维奇写有4部歌剧。除了这两部歌剧之外,肖斯塔维科奇35岁时曾根据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赌徒》写了八场草稿,但没有完成。50岁时写了一部轻歌剧《莫斯科的契列姆斯卡》。


20世纪新古典主义歌剧

在 20世纪初歌剧的改革在经历了古典的、浪漫的、民族的、真实的、等一系列表现形式后又回到“巴赫”甚至回到“离巴赫更远的时代”,即以古典的形式,法国人能够很好地求助于艾斯吉罗和科克托,俄国人可以借助清唱剧和芭蕾舞来表现,这一切并不意味着恢复古老的协调性,而是反映了艺术家企图从传统的形式结构和音响材料中寻找新的音符秩序的愿望。

以俄国的斯特拉文斯基、萨蒂和法国“六人团”为代表,竭力宣扬新古典主义的美学思想,在创作实践中,意大利的卡塞拉、马列皮埃洛,德国的欣德米特,苏联的普罗科菲耶夫、肖斯塔科维奇等人均不同程度地接受了这一美学思想的影响。
[img]http://www.xianlai.com/attachments/month_0504/z6xsepws=_j12QTu2uVM6l.gif[/img] [img]http://wpa.qq.com/pa?p=1:15574006:11[/img][url=http://wpa.qq.com/msgrd?V=1&Uin=15574006&Site=www.xianlai.com&Menu=yes]哥们~有事您说话!老婆!有事您叫我![/url]

使用道具 举报

天外飞仙

我是黑帮的!方

Rank: 4

UID
37132
帖子
563
主题
28
金币
801
激情
6
积分
897
注册时间
2004-11-9
最后登录
2012-5-26
8
发表于 2005-3-7 19:01:02 |只看该作者
随着一声『玉皇大帝到』,从天上掉下一滴甘露正好落在你的嘴唇上!
你在恍惚中看见了5两黄金。

20世纪先锋派歌剧
先锋派中的简约派

先锋派中的简约派是对繁复的传统音乐和现代音乐的反动。它的音乐建立在最简单语汇的不断反复的基础上。简约派在歌剧创作上有美国作曲家格拉斯( 1937-)和具有前卫意识的歌剧总监威尔逊(1941-)合作,创作了具有革命性的作品《爱因斯坦在海滩》(1975)。这部歌剧并不叙事,歌词按音级唱名演唱。乐队只用电子琴、木管和一把小提琴。简约派注重音响本身的和谐动听,而不在意时间流程中音乐的发展规律。

后来格拉斯又创作了《消极抵抗》(1980)、《阿肯纳顿》(1984)、《躁动的美女》(19个场景的歌剧, 1994)等歌剧。


法国先锋派作曲家

在先锋派作曲家群中,法国的舍费尔和梅西昂的具体音乐创作是值得一提的。舍费尔在巴黎法国广播电视公司任工程师期间,首先把风雨声、火车轰鸣声、动物嚎叫声等生活中的嘈杂音响录进音带,通过电子技术变化音色、强度,或将音带作逆转、变速、复合处理,在同一轨道反复运转加工处理,制成各种乐曲。1953年,他与作曲家亨利合作的大型歌剧《奥菲欧53》,用多种噪音加上古钢琴、弦乐、女声咏叹调以及希腊语、法语朗诵等,造成怪诞的音响。

梅西昂不仅是序列音乐的大师,而且在具体音乐创作上别具一格,他善于将自然界鸟语、印度音乐、圣咏、东方打击乐器的音色等不同的声音和谐地融为一体,又擅长运用管风琴音。向,产生庄严雄浑的效果。《阿西西的圣徒法朗西斯》是他76岁才动手创作的一部吟诵体歌剧。故事叙述圣徒法朗西斯向鸟儿布道,鸟儿听了布道之后,以长达40分钟的管弦乐作回答。歌剧没有什么戏剧性,像一部清唱剧。作品的规模宏大,全剧演出时间需用五小时。作者动用了150人的乐队和同等规模的大合唱为仅有7名主要歌手的表演作伴衬。每个角色都有一些以鸟音作为动机的主题。例如圣徒法朗西斯的音调就用鹰和黑头鸣禽的叫声写成。尽管如此,全部音响却十分柔和,几乎没有出现过全奏。


德国先锋派作曲家


亨策(1926-? ), 亨策是二战后德国先锋派作曲家中最有影响的一位。1942-1944年在布伦瑞克音乐学校、1946年在海德堡求学,1948年在达姆施塔特跟莱博维茨学习勋伯格的十二音体系,1953年起定居意大利,他的音乐创作是勋伯格、斯特拉文斯基和机遇音乐的综合,特色是善抒情,追求丰富的色彩表达。

亨策是二战后德国先锋派作曲家中最有影响的一位。共写歌剧14部。早期崇尚斯特拉文斯基和勋伯格的音乐风格,热衷于十二音体系作曲法。60年代的创作渐渐渗入政治色彩,音乐趋向粗犷、雄伟、刺耳、激烈,人声部分往往不定音高,按语调自由演唱,时而附带滑音处理,或以延长的嘶喊声、嗤鼻声等强化夸张的表现效果。

早期代表作七场抒情歌剧《孤寂的林阴道》作于1951年,以12音技巧作成。称为歌剧《曼侬》的现代版。取材于普列伏小说《曼依?列斯科》,普契尼早在1893年就已发表同名歌剧。两者风格迥然相异,普契尼采用浪漫派传统写法,而亨策却带有斯特拉文斯基和勋伯格的明显印记。这部成功作品标志着亨策日后歌剧创作的辉煌之途。

  三幕歌剧《给年轻情侣的悲歌》完成于1961年。由美国诗人奥登和英国诗人,后归依于美国的卡尔曼撰脚本 (英语),由兰德格拉夫译成德语。该剧叙述登山失踪者的遗孀希尔达盼望丈夫归来,四十年为幻觉所困,最后发现冰河中丈夫的尸体,以及一对年轻情侣冻死在阿尔卑斯山雪地的故事。一个唯我主义诗人竟以此捕捉创作灵感,他的诗渗透了死者的血。作品用十二音技法写作。室内乐队演奏。最后诗人朗读他的诗篇全以母音唱出。1965年在美国演出时,被评为二战后自勃里顿的《彼得?格雷姆斯》和斯特拉文斯基《浪子的历程》问世以来最好的歌剧作品。


先锋派歌剧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歌剧世界呈现出了多元化发展趋势,这时崛起的序列音乐、偶然音乐、微音音乐、电子音乐、具体音乐、镶贴音乐等名目繁多的反传统的新潮流派,统称为先锋派,这类作品更包含了对社会所持的激进的态度。为歌剧的发展带来了全新的机遇与挑战。

意大利先锋派歌剧大师

达拉皮科拉1904年2月3日生于皮西诺(今属南斯拉夫),1975年2月19日卒子佛罗伦萨。当时皮西诺是奥匈帝国领地,他父亲是当地中学校长,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被怀疑是意大利民族主义分子,学校被查封,全家被迫迁到格拉茨。少年时期的遭遇使他产生了反对强暴,反对法西斯主义的思想,也为他后来创作《囚徒》和《囚徒之歌》埋下了种子。

达拉皮科拉从童年开始学习钢琴,在格拉茨受到瓦格纳歌剧《漂泊的荷兰人》的影响,大战结束后对德彪西和蒙特威尔第等人的音乐感兴趣,决心要成为作曲家。1935年出席了国际现代音乐协会在布拉格举行的音乐节,勋伯格、贝格、和韦贝恩的作品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

达拉皮科拉是意大利第一个运用十二音技法的作曲家。他的音乐尤擅抒情性表现,并善于将十二音音乐与自然音阶、半音阶相融合。他的不少作品具有强烈的反对法西斯主义的政治倾向。

他写有4部歌剧,包括1940年的《夜航》,1941年蒙特威尔第的《尤里西斯回乡记》现代演出版,1948年的《囚徒》和1968年的《奥德赛》。

其中歌剧《囚徒》是他的重要代表作。1950年5月20日在佛罗伦萨首演,这部歌剧取材于维里埃?德?李尔?亚当的小说《痛苦的期待》和沙尔?科斯特的史诗《艾伦斯皮格尔与戈埃德查克的传奇》,叙述 16世纪佛兰德人民反抗西班牙统治的斗争中,一名爱国志土在牢狱所经受的痛苦和折磨,于是私谋越狱。但逃跑终不成功,最后他被逼发疯,惨遭处决。作品动笔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48),借此表现作曲家对遭受法西斯迫害的政治犯的同情和对自由的向往。音乐是采用十二音技法写成的。

后来的二幕歌剧《奥德赛》又名《尤利西斯》,取材于荷马史诗。该剧规模宏大,但并不一味因袭19世纪大歌剧的风格,而是将大量笔墨用于人物心理描写。

贝里奥(1925- ) 著名的电子音乐作曲家贝里奥是指挥家是盖迪尼(1892-1965)和达拉皮科拉的学生,意大利先锋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创作在运用现代激进技巧的同时,仍能保持意大利音乐的抒情风格,并赋予色彩性、戏剧性的表现力。

  他写有3部歌剧。其中三幕歌剧《歌剧》(1970)叙述1912年“泰坦尼克号”豪华客轮与冰山相撞沉没的故事。在以死亡、暴力、人性为主题的三段式剧情展开中,别出心裁地穿插医院临危病人和希腊神话人物奥菲欧的表演。另一部歌剧《为了凯西》(又名《音乐会一号》)于1972年在里斯本首演,由贝里奥白撰台本,其妻凯西?帕布里安担任剧中女高音角色。幕启后由女高音主角首先演唱蒙特威尔第的咏叹调,古钢琴伴奏之后接管弦乐队伴奏,接着是一段独白。再是小提琴伴奏的古典歌曲片断以及乐队演奏的柴科夫斯基小提琴协奏曲,继而又转化为夜总会音乐。台上的钢琴独奏之后,歌唱家模仿演说家讲述宗教仪式,与歌剧演唱和表演动作的形式相联系。继而由五位喜剧演唱者以不同角色演唱着巴赫以来一些作曲家的声乐曲片断,最后由女主角主演古典抒情悲剧。剧中的演唱、道白与管弦乐队和钢琴演奏,各自保持独立的节拍,构成多层次的声部交错叠置。贝里奥在此剧中运用镶贴组合手法,借用了蒙特威尔第、巴赫、舒伯特、沃尔夫、马勒、拉威尔、米约、普朗克、斯特拉文斯基、比才等作曲家的抒情歌曲和歌剧咏叹调以及普罗科菲耶夫、勋伯格、和贝里奥本人的作品片断。

诺诺(1924-- ) 1924年1月29日生于意大利威尼斯,出身艺术世家。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参加意大利抵抗运动,加入意大利共产党,曾是该党中央委员。1941年进威尼斯音乐学院,是马利皮耶罗等的学生,之后曾获帕多瓦大学法学学士学位,1946年又从马尔代纳和谢尔兴深造。他受过专业作曲训练,并刻苦钻研韦伯恩的序列音乐技法,成为勋伯格十二音体系的继承者,意大利序列音乐、电子音乐、具体音乐的主要作曲家之一。

他在创作上受韦贝恩后期作品的影响,其曲调、时值,力度、密度、速度等各方面均运用序列技法。

他写有3部歌剧,最著名的是1961年在威尼斯首演的二幕歌剧《褊狭的1960年》。描写一个移民矿工离开恋人,孤独返乡,卷入抗议游行的政治旋涡,被捕入狱,惨遭虐待折磨,他在强迫劳动营吃尽苦头。后来在犯人中体会到人与人之间的纯真友情。剧终,辽阔的大地变成一片汪洋。该剧揭露了法西斯主义、核武器、种族隔离等社会罪恶和黑暗势力。是揭露各种邪恶势力的典型现代派歌剧。在表现手法上既有演唱,又有音响录音,既有演员的动作与表演,又有电影配景,并且他还别具一格地以无调性的手段制造出特殊效果。他的作品都反映了意大利重要的社会问题,其中有根据毕加索的绘画创作的四部合唱《格尔尼卡的胜利》(1954)和反对核战争的声乐曲《广岛之桥》(1962)等。
[img]http://www.xianlai.com/attachments/month_0504/z6xsepws=_j12QTu2uVM6l.gif[/img] [img]http://wpa.qq.com/pa?p=1:15574006:11[/img][url=http://wpa.qq.com/msgrd?V=1&Uin=15574006&Site=www.xianlai.com&Menu=yes]哥们~有事您说话!老婆!有事您叫我![/url]

使用道具 举报

天外飞仙

我是黑帮的!方

Rank: 4

UID
37132
帖子
563
主题
28
金币
801
激情
6
积分
897
注册时间
2004-11-9
最后登录
2012-5-26
9
发表于 2005-3-7 19:02:13 |只看该作者
随着一声『恭喜发财』,从天上掉下一滴甘露正好落在你的嘴唇上!
你在恍惚中看见了4两黄金。

20世纪的中国歌剧

二十世纪中国歌剧创作的拓荒者是黎锦晖,他创作了儿童歌舞剧《麻雀与小孩》《小小画家》等共12部,在当时的中国曾产生了巨大影响,并为中国歌剧创作开了先河。1934年聂耳和田汉推出《扬子江暴风雨》,这种“话剧加唱”的做法后来也成为一种较为普遍的歌剧结构形式。从三十年代中期起,上海、重庆一些专业作曲家在创造民族歌剧方面作了不同方式的探索,出现了《西施》(陈歌辛,1935)、《桃花源》(陈田鹤,1939)、《上海之歌》(张昊,1939)、《大地之歌》(钱仁康,1940)、《沙漠之歌》(王洛宾,1942)等作品,其中大多借鉴西洋大歌剧的创作经验,力图解决音乐戏剧化问题。在这些作品中,成就较高、影响最大者,当推黄源洛的《秋子》。在延安也出现了《农村曲》(向隅等作曲)和《军民进行曲》(星海作曲)这两部作品。1943年,延安兴起了通俗易懂、群众喜闻乐见的新秧歌运动。在延安秧歌运动基础上产生的秧歌剧《兄妹开荒》(安波作曲)、《夫妻识字》(马可作曲)这种载歌载舞、新颖活泼的广场歌舞剧形式,改变了中国歌剧艺术的发展方向并且直接孕育着大型歌剧《白毛女》。

1945年1-4月,延安鲁迅文艺学院根据晋察冀边区河北民间传奇故事“白毛仙姑”集体创作了歌剧《白毛女》。该剧由贺敬之、丁毅执笔,马可、张鲁、瞿维、焕之、向隅、陈紫、刘炽作曲,经3个月努力,于1945年4月首演于延安。该剧曾获1951年度斯大林文学奖金二等奖。《白毛女》在我国歌剧史上是一座里程碑式的作品,它标志着中国歌剧终于寻找到了自己独特的发展道路,形成了自身鲜明的美学品格。继《白毛女》之后,又出现了《刘胡兰》(罗宗贤等作曲)《赤叶河》(梁寒光作曲)等优秀剧目。后来歌剧史家把从《兄妹开荒》到《白毛女》《刘胡兰》《赤叶河》等优秀剧作在短时期内连续出现称为“第一次歌剧高潮。”

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的十七年中,我国歌剧创作在创作思维上形成了以下几种不同的方式:

(一)、是继承戏曲传统,代表性剧目有:

《小二黑结婚》这是由中央戏剧学院歌剧系根据赵树理的同名小说集体改编的五场歌剧,田川、杨兰春执笔,马可、乔谷、贺飞、张佩衡作曲。该剧创作于1952年,1953年1月由中央戏剧学院歌剧系首演于北京实验剧场,并为1956年第-届全国音乐周的上演剧目。《红霞》由石汉编剧,张锐作曲,中国人民解放军前线歌剧团于1957年首演于江苏南京。

《红珊瑚》作于20世纪60年代初。王锡仁、胡士平曲。赵忠、钟立兵、林荫语、单文编剧。同年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海政歌剧团初演于北京,获得成功。还有陈紫等创作的《窦娥冤》等歌剧。

(二)、是以民间歌舞剧、小调剧或黎氏儿童歌舞剧作为参照系,创作新型歌舞剧,其代表作为《刘三姐》。

(三)、是以话剧加唱作为自己的结构模式,其代表作为“文革”后出现的《星光啊星光》(傅庚辰、扈邑作曲);

(四)、是以传统的借鉴西洋大歌剧为参照系,代表作有《王贵与李香香》 (梁寒光作曲)、《草原之歌》(罗宗贤作曲)、《望夫云》(郑律成作曲)、《阿依古丽》(石夫、乌斯满江作曲)。

(五)、是以《白毛女》创作经验为参照系,在观念和手法坚持以内容需要为一切艺术构思的出发点,既不受制于、也不拒绝任何一种手法,只要内容需要,可以兼取西洋歌剧手法、板腔手法或话剧加唱手法。这种创作模式有两部歌剧杰作──《洪湖赤卫队》和《江姐》足可证明其卓有建树。

《洪湖赤卫队》由张敬安、欧阳谦叔曲,朱本知、张敬安、欧阳谦叔、杨会召、梅少山编剧。1959年由湖北省实验歌剧团首演于武汉。

《江姐》是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空政歌剧团根据罗广斌、杨益言的小说《红岩》中的有关内容改编而成的,阎肃编剧,羊鸣、姜春阳、金砂作曲。这部歌剧创作于1962-1964年,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空政歌剧团于1964年首演于北京。

到了新时期,由于歌剧生存环境的变化和艺术观念、歌剧趣味的发展,歌剧创作出现了明显的两极分化的趋势:

一种是雅化趋势,即沿着严肃大歌剧的方向继续深入开掘,把歌剧综合美感在更高审美层次达到整合均衡作为主要的艺术探索目标。这种探索的早期成果是《护花神》(黄安伦曲)、《伤逝》和《原野》。

歌剧《伤逝》是由王泉、韩伟根据鲁迅的同名小说改编,由施光南作曲而成的,中国歌剧舞剧院1981年秋首演于北京。

歌剧《芳草心》由王祖皆、张卓娅曲,前线歌舞团根据评弹和话剧《真情假意》集体改编,向彤、何兆华执笔。1983年由前线歌舞团在南京初演。

《原野》由万方根据曹禺先生的同名话剧改编,金湘作曲, 1987年7月中国歌舞剧院首演于北京。《原野》是第一部被搬上国外舞台的中国歌剧,1992年1月,该剧在美国华盛顿肯尼迪中心艾森豪威尔剧院上演,剧中人物由旅美的华裔歌唱家扮演,指挥、导演、乐队和合唱队员由美方人员担任,演出获得成功。还有《阿里郎》(崔三明等曲)、《归去来》(徐占海曲)等。

到了九十年代之后,又有《党的女儿》改编,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歌剧团1991年首演于北京,阎肃、贺东久作词,王祖皆、张卓娅作曲。《马可孛罗》(王世光曲)、《安重根》(刘振球曲)、《楚霸王》(金湘曲)、《孙武》(崔新曲)、《张骞》、《苍原》(徐占海等曲)、《鹰》(刘锡金曲)、《阿美姑娘》(石夫曲)等作品。就其思想性、艺术性和歌剧综合美的高层次营杂邙论,《原野》、《苍原》、《张骞》可视为新时期严肃大歌剧创作的高峰。

另一种是俗化趋势,即把美国百老汇音乐剧作为参照系,探索在中国发展我们自己的通俗音乐剧的途径。这方面最早的成果是八十年代初的《我们现代的年轻人》(刘振球曲)、《风流年华》(商易曲)和《友谊与爱情的传说》(徐克曲),此后这类探索贯穿于整个八九十年代,公演过的新剧目不下百部,但鲜有成功者。
[img]http://www.xianlai.com/attachments/month_0504/z6xsepws=_j12QTu2uVM6l.gif[/img] [img]http://wpa.qq.com/pa?p=1:15574006:11[/img][url=http://wpa.qq.com/msgrd?V=1&Uin=15574006&Site=www.xianlai.com&Menu=yes]哥们~有事您说话!老婆!有事您叫我![/url]

使用道具 举报

天外飞仙

我是黑帮的!方

Rank: 4

UID
37132
帖子
563
主题
28
金币
801
激情
6
积分
897
注册时间
2004-11-9
最后登录
2012-5-26
10
发表于 2005-3-7 19:02:44 |只看该作者
随着一声『富神爷爷到』,从天上掉下一滴甘露正好落在你的嘴唇上!
你在恍惚中看见了1两黄金。

歌剧的未来

歌剧的未来:21世纪的歌剧


现代派音乐潮流的兴起,从根本上改变了歌剧的意义与功能。有的作曲家以为歌剧的生命已经完结,就像一个历史的遗址。但部分作曲家仍努力寻求歌剧的现代表现可能性,试图为这传统的形式注入新元素。诞生于400年前融合了文学与音乐的歌剧,到如今虽是问题丛生,但它的文化与艺术底蕴则仍然为世人所赞赏。

歌剧的确是人类最骄傲的艺术财富之一。虽然它没有像电影、电视、网络那般对大众产生深刻影响力,(因为歌剧毕竟有着它先天上的限制,还是属于一种定点定时的消费性娱乐。)但是在所有“现场演出”的类型中,歌剧却是最能满足人类所有欲望的表演,要喜要悲,想哭想笑,歌剧所呈现的魅力,是凡人无法挡的。观察歌剧发展的走向,就是从“作曲家时代”、“歌者时代”,一直发展到“制作人时代”,配合着时代的进步,势必得以科技求生存。现代歌剧作曲家就经常如此,美国作曲家格拉斯就是个成功的案例。或许将来我们还可以看到“虚拟歌剧”、“角色扮演歌剧”、“互动歌剧”等等刺激感官的表演艺术诞生。

我们不希望歌剧丧失它的“中心思想”,“音乐”与“戏剧”毕竟是歌剧最为重要的成分。走过400年,歌剧带给人类一种无上的娱乐享受,从意大利作曲家蒙特威尔第1607年的《奥菲欧》到美国作曲家普列文1999年的《欲望街车》,数百年来歌剧无论如何变化,都在旋律中进发出生命的脉动。当你在CD上听到帕瓦罗蒂唱着《今夜无人入睡》,或是在歌剧院中看着某位歌手唱着同样的旋律,这样不同的年代与不同的声音,也许你会拥有同样的感动--这就是歌剧的魅力,永恒且不朽。
[img]http://www.xianlai.com/attachments/month_0504/z6xsepws=_j12QTu2uVM6l.gif[/img] [img]http://wpa.qq.com/pa?p=1:15574006:11[/img][url=http://wpa.qq.com/msgrd?V=1&Uin=15574006&Site=www.xianlai.com&Menu=yes]哥们~有事您说话!老婆!有事您叫我![/url]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註@冊


联系微信QQ:5087708 Email:5087708@qq.com
本站所有资源均来自网友上传分享,仅供试听,若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