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来居伴奏网
标题:
镜像关系:魏延与关羽
[打印本页]
作者:
落魄狭
时间:
2009-3-14 16:32:13
标题:
镜像关系:魏延与关羽
在《三国志演义》 里关羽是“狂妄自大”的典范,而魏延是罪不容诛的叛将,说他们是镜像关系,读者可能会哑然失笑。但是,如果我们深入地进行研究,也许问题并不那么简单,还是值得作进一步的探讨。
一 魏延是另一个关羽吗?
《三国志·魏延传》没有魏延外貌的描写,《三国志平话》也没有魏延外貌的描写;现在保留下来的《三国志演义》成书前的戏曲里,没有魏延这个角色,当然也不会有他的外貌描写,可是到了嘉靖壬午年(1522)的《三国志通俗演义》卷九“刘玄德败走江陵”中对魏延的外貌作了这样的描写:“此人是谁?身长九尺,面如重枣,目似朗星,如关云长模样,武艺独魁。江表义阳人也,姓魏,名延,字文长。”在卷十一“黄忠魏延献长沙”中又作了一次同样的描写:“百姓视之,其人面如重枣,目似朗星,器宇轩昂,貌类非俗,乃似关将。义阳人也,姓魏,名延,字文长。”在“演义”系统的周曰校本、李卓吾评本、钟伯敬评本以及李渔评本中这两段的文字都是一样的。在嘉靖二十七年(1548)刊行的叶逢春《三国志传》本里文字略有不同,“刘玄德败走江陵”中对魏延写道:“其人身长九尺,面如重枣,目若朗星,似关公之状貌,武艺独魁。江表义阳人也,姓魏,名延,字文长。”在“黄忠魏延献长沙”中说:“身长九尺,面如重枣,目似朗星,气宇轩昂,貌类关羽。姓魏名延,表字文长。”在“志传”系统的余象斗双峰堂本、汤宾尹本里都作了同样的描写。刘龙田乔山堂本第一次有魏延外貌描写,第二次则没有。可是,在朱鼎臣本、黄正甫本中这两处都没有魏延外貌的描写,到了毛宗岗评本虽有魏延的外貌描写,但没有说他像关羽。很有趣的是魏延与关羽不但形貌相似,而且连使用的兵器也一样,他们都是挥舞着大刀,驰骋在战场上 。
他们不但形似,而且性格相似。《三国志演义》的作者着力塑造关羽义士的形象,魏延也是一个拥刘反曹的义士。《三国志·魏延传》说他是“以部曲随先主入蜀” 。在小说里,魏延与刘备素不相识,当刘备带着百姓狼狈地逃到襄阳时,刘琮“惧怕而不能起”,蔡瑁、张允放乱箭,不让入城。作为“无名下将”的魏延却“大呼曰:‘刘使君乃仁德之人也,汝等何投曹贼,以图爵禄?非义士之所为,吾今愿请使君,入城诛贼!’轮刀砍死守门将,遂开城门,放下吊桥,大叫:‘刘皇叔领兵杀入城,以讨国贼!’”在关羽攻打长沙时,长沙太守韩玄要杀黄忠,又是魏延“挥刀杀入,砍散刀手,救起黄忠”。作者虚构了这两个重要情节,热情地歌颂了魏延的忠肝义胆。这之后,他跟随着刘备、诸葛亮下西川,取汉中,七擒孟获,六出祁山,为蜀汉的事业冲锋陷阵。如果说在刘备入蜀之前,关羽、张飞是战场上的主将,那么,在入蜀之后,这重任就落在魏延的身上了。
魏延和关羽的性格缺点也是一样的。他们都骄傲自大,刚愎自用。“羽善待卒伍而骄于士大夫” ,而魏延也是“善养士卒,勇猛过人,又性矜高,当时皆避下之” 。关羽看不起马超、黄忠,要与马超比武,不愿与黄忠同列为“五虎上将”。魏延则看不起黄忠,张飞,要与他们比武争功,抢功,对“士大夫”的杨仪,更是“有如水火”。他们这些性格缺陷在史书上有记载,在小说里也得到生动表现。他们的性格缺陷,导致了悲剧的下场。关羽化友为敌,被部下出卖。魏延也因为骄傲自大,在诸葛亮死后,自认为应该统帅全军,不肯屈居人下,“且魏延何人,当为杨仪所部勒,作断后将乎?” 结果得不到群众的支持而被杀。他在跟刘备、诸葛亮打天下的过程中,没有任何谋反的迹象和行为(不但史书上这样记载,小说中也是这样写的),在诸葛亮逝世之后也没有谋反(小说中与马岱议论过降魏的问题),正如陈寿在《魏延传》中所说:“原延意不北降魏而南还者,但欲除杀仪等。”他是由于平时骄傲,结怨甚深,在争权中被自己人所杀。
魏延与关羽,形貌相似,性格相同,同样悲剧结局。作者既然要把魏延写成另一个关羽,那么,为什么要在魏延的脑后安上一块“反骨”呢?或许可以反过来问,既然魏延脑后有“反骨”,是个叛臣贼子,为什么又要让他有一个“如关云长模样”的外貌,虚构他二 诸葛亮如何处理魏延和杨仪的矛盾?
魏延追随刘备,屡建战功,深受刘备的信任和重用。《三国志·魏延传》记载了这样一件事:“先主为汉中王,迁治成都,当得重将以镇汉川,众论以为必在张飞,飞亦以心自许。先主乃拔延为督汉中镇远将军,领汉中太守,一军尽惊。先主大会群臣,问延曰:‘今委卿以重任,卿居之欲云何?’延对曰:‘若曹操举天下而来,请为大王拒之;偏将十万之众至,请为大王吞之。’先主称善,众咸壮其言。”《三国志演义》把《三国志·魏延传》里记载的材料大部分都用上了,而且还虚构了不少故事,但是,这样重要的一件事,各种版本的《三国志演义》都不写,显然是为了淡化刘备对魏延的重用。
刘备逝世,刘禅昏庸,诸葛亮作为丞相大权独揽,魏延就不那么受重用了。《三国志·魏延传》:“延每随亮出,辄欲请兵万人,与亮异道会于潼关,如韩信故事,亮制而不许。延常谓亮为怯,叹恨己才用之不尽。” (《三国志·魏延传》裴注引《魏略》) 《资治通鉴》卷七十一记载:“初,征西将军夏侯渊之子夏侯茂尚太祖女清河公主,文帝少与亲善,及即位,以为安西将军,都督关中,镇长安,使承渊处。诸葛亮将入寇,与群下谋之,丞相司马魏延曰:‘闻夏侯茂,主婿也,怯而无谋。今假延精兵五千,负粮五千,直从褒中出,循秦岭而东,当子午而北,不过十日,可到长安。茂闻延奄至,必弃城逃走。长安中唯御史、京兆太守耳。横门邸阁与散民之谷,足周食也。比东方相会聚,尚二十许日,而公从斜谷来,亦足以达。如此,则一举而咸阳以西可定矣。’以为此危计,不如安从坦道,可以平取陇右,十全必克而无虞,故不用延计。”这些记载,《三国志演义》都写到了。魏延的计谋虽有较大的风险,但表现了他的战略眼光,面对强大的曹魏,蜀汉打不起持久战和消耗战,奇袭不失为一种较好的选择。诸葛亮不敢采用,这也不必苛责,因为这毕竟要冒很大的风险,即使奇袭成功,占领长安,也未必能守得住。历史是无法重演的,采用魏延的建议是否能取得成功,是难以预料的。但是,诸葛亮对魏延的大胆建议,应该给予适当的鼓励和保护,以免挫伤魏延和其他将领的积极性。对魏延的战功,包括斩魏大将王双、射伤曹操这样的突出功劳,都没有给予应有的奖励。诸葛亮不信任魏延,守街亭这样的重任,众人都以为要交给魏延,而诸葛亮偏偏交给马谡,导致街亭失守。小说里写诸葛亮还哄魏延说“前锋破敌者,乃偏裨之将耳”,而让魏延侧应,则是“大都督之任也”,像是在哄小孩。与刘备重用魏延形成鲜明对比。诸葛亮不重用魏延,魏延当然不满,时常发牢骚,“叹恨己才用之不尽”,两人的矛盾日深。
如果说,在史书的记载里,诸葛亮在处理魏延与杨仪的矛盾时还没有明显的偏向,(《三国志·杨仪传》:“亮深惜仪之才干,凭魏延之骁勇,常恨二人之不平,不忍有所偏废也。”)那么,在小说里,诸葛亮就明显地偏袒杨仪。
《三国志·魏延传》说魏延和杨仪的关系“有如水火”。他们之间的矛盾,不但蜀汉内部尽人皆知,而且传到“国外”。《三国志·董允传》中裴注引《襄阳记》说,费和董恢出使东吴,“孙权尝大醉问曰:‘杨仪、魏延,牧竖小人也。虽尝有鸣吠之益于时务,然既已任之,势不得轻,若一朝无诸葛亮,必为祸乱矣。诸君愦愦,曾不知防虑于此,岂所谓贻厥孙谋乎?’愕然四顾视,不能即答。”董恢教他:“可速言仪、延之不协起于私忿耳,而无黥、韩难御之心也。今方扫除疆贼,混一区夏,功以才成,业由才广,若舍此不任,防其后患,是犹备有风波而逆废舟楫,非长计也。”对孙权的评论,“诸葛亮闻之,以为知言”。裴松之引《汉晋春秋》、《资治通鉴》卷七十二有同样的记载,但不是董恢教的,是费自己说的。《三国志演义》几乎原封不动地把它搬进去。嘉靖本卷二十一“诸葛亮六出祁山”,写诸葛亮派费出使东吴,吴主孙权设宴招待他。“吴主问曰:‘丞相军前,善识兵机,当先破敌,用谁?’答曰:‘独魏延为首也。’吴主又问曰:‘记建功劳,兼管粮草,用谁?’答曰:‘长史杨仪也。’吴主笑曰:‘朕虽未见此二人,久知其行,真乃小辈耳,于国何益?若一朝无孔明,必为两人取败矣!卿等于君前,何不深议也?’曰:‘陛下之言是也。臣今归去,严加计之。’”费将孙权议论魏延、杨仪之事告诉诸葛亮,“孔明叹曰:‘真聪明之主也!此二人吾非不知,为惜其智勇,不忍杀之。’曰:‘丞相早宜区处。’孔明曰:‘已定夺下了。’拜辞,回成都去了。”叶逢春本和其他本子这一段描写与嘉靖本基本是一样的。只有毛评本不同。毛评本第一百零二回:
饮宴间,权问曰:“丞相军前,用谁当先破敌?”曰:“魏延为首。”权笑曰:“此人勇有余,而心不正。若一朝无孔明,彼必为祸。孔明岂未知耶?”曰:“陛下之言极当!臣今归去,即当以此言告孔明。”遂拜辞孙权,回到祁山,见了孔明……孔明又问曰:“吴主别有所言否?”费将论魏延之语告之。孔明叹曰:“真聪明之主也!吾非不知此人。为惜其勇,故用之耳。”曰:“丞相早宜区处。”孔明曰:“吾自有法。”辞别孔明,自回成都。 毛本与其他本的重要区别是没有关于杨仪的议论。
魏延、杨仪各有性格缺陷,魏延“性矜高”而杨仪“性狷狭”。对于这样的两个死对头,诸葛亮一直没有采取措施,或调解矛盾,或将两人拆开。诸葛亮不但把这两个死对头一直放在战争前线做自己的左右手,而在临终前,交代后事却把魏延排除在外,把军事指挥权交给了杨仪。明显信任杨仪,冷落魏延,结果是不幸被孙权言中:“若一朝无孔明,必为两人取败矣!”
历史记载和当时魏延的行动证明他并没有想“造反”,《三国志演义》里写魏延与马岱投魏的议论是小说家虚构的,于史无据。而杨仪存有叛变的念头,却在史书上有明确的记载。《三国志·杨仪传》:仪对恨望,前后云云,又语曰:“往者丞相亡没之际,吾若举军以就魏氏,处世宁当落度如此邪!令人追悔不可复及。”被费告发,废为民,下狱,后自杀。
在关张赵马黄“五虎上将”相继凋零,蜀汉已到了“蜀中无名将,廖化作先锋”的窘境,魏延因自相残杀而死,对蜀汉事业是沉重的打击,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加速了蜀汉的灭亡。历史学家吕思勉先生在评论诸葛亮去世之后谁来执掌大权时说:“仪若当国,必无以逾于蒋琬。然亮死后,蒋琬、费才力皆不足以图中原,使延犹在,当不至此,其才究可惜也。”
三 “李卓吾评本”对诸葛亮的批评
嘉靖本卷二十一“孔明火烧木栅寨”:
魏延望后谷中而走,只见谷口垒断,仰天长叹曰:“吾今休矣!”司马懿见火光甚急,乃下马抱二子大哭曰:“吾父子断死于此处矣!”
……魏延告曰:“马岱将葫芦谷后口垒断,若非天降大雨,延同五百军皆烧死谷内!”孔明大怒,唤马岱深责曰:“文长乃吾之大将,吾当初授计时,只教烧司马懿,如何将文长也困于谷中?幸朝廷福大,天降骤雨,方才保全;倘有疏虞,又失吾右臂也。”大叱:“武士!推出斩首回报!”……却说众将见孔明怒斩马岱,皆拜于帐下,再三哀告,孔明方免,令左右将马岱剥去衣甲,杖背四十,削去平北将军、陈仓侯官职,贬为散军。马岱责毕,回到旧寨,孔明密令樊建来谕曰:“丞相素知将军忠义,故令行此密计,如此如此。他日成功,当为第一。可只推是杨仪教如此行之,以解魏延之仇。”岱受计已毕,甚是忻喜,次日强行来见魏延,请罪曰:“非岱敢如此,乃长史杨仪之谋也。”延大恨杨仪,即时来告孔明曰:“延愿求马岱为部下裨将。”孔明不允,再三告求,孔明方从。
叶逢春本、李渔本、乔山堂本、黄正甫本等情节文字大体相同,但没有“魏延望后谷中而走,只见谷口垒断,仰天长叹曰:‘吾今休矣!’”这一段描写。删去了魏延的悲叹,减弱了魏延对诸葛亮要谋害他的愤懑。
李卓吾评本 ,情节文字与嘉靖本相同。在这回和以后几回里,它的几条评语非常尖锐地批评了诸葛亮,这在《三国志演义》的各种评语中是绝无仅有的。在“魏延望后谷中而走,只见谷口垒断,仰天长叹曰:‘吾今休矣!’”处,评语曰:“孔明如此谋杀魏延,彼何肯服?何不明正其罪,乃为诡计乎?此正道之所无也。”在“马岱责毕,回到旧寨,孔明密令樊建来谕”这段文字后,评语曰:“如此举动,却也羞人。”第一百零三回《孔明火烧木栅寨 孔明秋夜祭北斗》总评:“孔明定非王道中人,勿论其他,即谋害魏延一事,岂正人所为?如魏延有罪,不妨明正其罪,何与司马父子一等视之也?此时骤雨大注,不惟救司马父子,实救魏延也。若夫‘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八个字,乃孔明羞惭无聊之语耳,岂真格言哉?”第一百零四回《孔明秋风五丈原,死诸葛走生仲达》总评:“大凡人之相与,决不可先有成心。如孔明之待魏延,一团成心,惟恐其不反,处处防之,着着算之,略不念其有功于我也。即是子午谷之失,实是孔明不能服魏延之心,故时有怨言。孔明当付之无闻可也,何相衔一至此哉?予至此实怜魏延,反为丞相不满也。但嚼了饭诸公不可闻此耳。”第一百零五回《武侯遗计斩魏延》马岱斩魏延评语:“此一事叙明,亦非善心美腹之人。”杨仪诛魏延三族评语:“太过了。”
李卓吾的评语应该说是指出了问题的关键,即诸葛亮用阴谋诡计来谋害魏延,而且,诸葛亮明知魏延和杨仪关系如同水火,不但不去调解,反而让马岱嫁祸于杨仪,加深两人的矛盾,加速了诸葛亮逝世之后内乱的发生。这些情节对诸葛亮的形象造成极大的损害。毛评本把魏延仰天长叹,魏延后来对诸葛亮的质问,诸葛亮先假惩罚马岱然后又安抚马岱、嫁祸杨仪等情节统统删去。
对诸葛亮在上方谷要烧死魏延,嘉靖本又是用魏延脑后有反骨来为诸葛亮辩护。当魏延、杨仪造反的表章送到成都时,吴太后曰:“常闻先帝有言,说孔明能识魏延脑后有反骨,每欲斩之,为因怜其勇烈,亦未得便也。今奏杨仪等造反,内有不明。杨仪乃文字之人,丞相委以长史之任,如何敢反?今日若听此一面之词,杨仪等必投魏矣,此事当深虑远议可也。”在魏延军队被何平瓦解溃散后,“魏延与马岱商议曰:‘我等投魏若何?’”这就坐实了魏延有谋反之心,是没有历史依据的。马岱斩了魏延之后,又解释了诸葛亮为什么要烧死魏延,又嫁祸马岱、杨仪。“原来孔明火烧木栅寨时,实欲将司马懿、魏延皆要烧死,故与魏延五百军为引诱之兵;不想天降大雨,其计不成,却诈归罪于杨仪,又痛责马岱,授以密计,只待口中之言,便斩魏延。延因此不疑,乃求岱为部将,见孔明已亡,遂与岱同反,到南郑城下。杨仪读罢锦囊,已知伏下马岱在内,故依计而行,果然应之。后人有诗曰:诸葛先明识魏延,已知久后反西川。故留马岱常监守,计应登时斩魏延。”《三国志演义》的其他版本大体相同,毛本因为没有诸葛亮在上方谷要烧死魏延的情节,因此,也没有后面这一段解释。
四 从魏延问题看《三国志演义》版本的演化
从以上的论述可以看到《三国志演义》的文本存在着重大的内在矛盾。我认为,《三国志演义》是世代积累型的作品,存在着两个叙事者,分别用史官的叙事话语和说书人的叙事话语来叙事。陈翔华先生在《诸葛亮形象史》中指出:“可以说,终刘备之世,诸葛亮在参加这个集团的头十五年内,是以一个政治家从事政务活动和领导后方根据地的建设,而主要不是充当行兵布阵的军事家。”陈寿“公正地指出他战争指挥能力有所不足” 。知人善任、任人唯贤,过去被认为是诸葛亮的突出优点,但近年来,当代历史学家根据史料,对诸葛亮的用人情况作了客观分析,总的看法是“曹操用人唯才,诸葛亮用人唯德,两相形成鲜明对比。用人唯德充其量只能用二流人才,这是诸葛亮的悲剧之一”。对他用人的具体错误提出许多批评,尤其是在对待魏延的问题上 。而在民间传说中,陈翔华先生指出,诸葛亮“具有不同于史实的两个显著特点:一是他有战胜强敌的杰出军事才能,二是带有奇谲和怪异的色彩”。并举出例证如袁希之《汉表传》关于诸葛亮“神算”张郃死于树下,甚至能预知隋朝史万岁南征、宋将曹彬以及明末张献忠等事 11 。《三国志平话》说:“诸葛本是一神仙。自小学业,时至中年,无书不览。达天地玄机,神鬼难度之志;撒豆成兵,挥剑成河。”从诸葛亮形象演变史看,“神”的色彩加强,“史”的色彩淡化。
史官叙事者本着“实录”的精神,“爱而知其丑,憎而知其善”,“不掩恶,不虚美” (刘知几《史通·惑经》) ,对魏延充分肯定他的勇敢和战功,也批评他的骄傲和为争权而不顾大局的错误;在热情歌颂诸葛亮的同时,对他在军事决策上的失误、在人才问题上的错误,特别是对待魏延的不公正态度,都采取了“秉笔直书”的严肃态度。而民间说书人的叙事者,则神化诸葛亮,他能算命,能未卜先知,变成了神机妙算的军师。他早看出魏延脑后有“反骨”,而且预知他会作乱,“遗计斩魏延”。而魏延不但头上有“反骨”,而且梦见头上忽生二角,预示“头上用刀”,必然死于刀下;他又扑灭了代表诸葛亮生命的主灯,更是罪该万死了。这些神怪荒诞的描写,掩盖了诸葛亮对魏延的错误。
罗贯中在创作时,在“拥刘反曹”的指导思想下,以蜀汉与曹魏的斗争为主线,把诸葛亮放在全书形象体系的中心位置,一方面吸收了史官叙事话语,另一方面也吸收了民间叙事话语,造成了《三国志演义》文本的内在矛盾。“李卓吾评本”对诸葛亮的评语把这种矛盾尖锐地揭示了出来。在《三国志演义》里,诸葛亮对待魏延不是一般性的缺点错误,而是在魏延没有丝毫“反迹”且屡立战功的情况下,耍阴谋诡计,要把他和司马懿父子一起烧死;阴谋败露之后,又嫁祸杨仪,激化两人的矛盾,种下了内乱的祸根。这与“奸雄”曹操有何区别?这从根本上损害了诸葛亮的形象,造成了诸葛亮的人格分裂,这与歌颂刘备集团“仁义”,谴责曹操集团“霸道”的全书主旨相背离。在版本的演变中,这种文本的内在矛盾,逐渐得到解决,特别是到了毛评本。如魏延在《三国志演义》中最后是以“反叛”的罪名而被杀的,可是在嘉靖壬午本和叶逢春本以及其他几个版本里,魏延两处出场都写他与关羽形貌相似,后来有的出版者觉得不妥,在朱鼎臣本、黄正甫本中这两处都没有魏延外貌的描写,到了毛宗岗评本不写魏延的外貌与关羽相似。不仅如此,毛评本还把孙权对魏延、杨仪的评论中批评杨仪的话删去,明显是为了袒护杨仪,着重批判魏延;在诸葛亮火烧上方谷的故事里,毛评本把魏延仰天长叹、魏延后来对诸葛亮的质问、诸葛亮当众惩罚马岱而私下又安抚马岱、嫁祸杨仪等情节统统删去。这样,诸葛亮对待魏延的一切错误都一笔勾销了。诸葛亮早就看出他脑后长了“反骨”,对他的种种算计都是合情合理的,遗计斩魏延更证明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毛评本大大加强了“拥刘反曹”的倾向,时贤已作了充分的论证,无需赘言。但是,我觉得说“拥刘反曹”似乎还不够准确,不如说是无保留地歌颂诸葛亮,尽全力贬斥曹操。毛宗岗说诸葛亮“是古今来贤相中第一奇人”,关羽“是古今来名将中第一奇人”,曹操“是古今来奸雄中第一人”。他没有说刘备“是古今来仁君中第一奇人”。他把诸葛亮放在全书的中心位置,竭尽全力歌颂诸葛亮,删去一切有损于诸葛亮形象的描写。在刘备与诸葛亮的关系中,他把诸葛亮放在优先的地位。嘉靖壬午本刘备杀刘封事是这样描写的:
封泣而告曰:“一时被伊以利害说之,致获大罪。”玄德犹豫未决,忽孔明入,玄德问曰:“辱子如此,何法治之?”孔明附耳低言曰:“此子极其刚强,今日不除,后必生祸于子孙耳。”玄德遂令左右推出斩之。又问随封将士。众皆将孟达说封之事,及刘封扯书斩使之事,一一奏称;又将扯毁的书信,呈与玄德。玄德看毕,急回心曰:“吾儿虽然刚强,有此忠义之心也,凛然可爱。”便叫留人之时,早已斩讫,献首级于阶前。玄德恸哭曰:“孤一时造次,废股肱矣!”孔明曰:“若欲嗣主久远之计,杀之何足惜也。作事业者,岂可生儿女之情耶!”玄德曰:“纵使他日杀孤之子,孤不忍今日废忠义之人也。”文武闻之,无不下泪。武士奏曰:“刘封临死,但云:‘悔不听孟子度之言,果有此危矣!’”玄德泣曰:“吾儿至九泉之下,必痛恨于孤矣。”汉中王因思想关公,更惜刘封,致染成病,不能兴兵报仇雪恨。 刘封有过错误,但后来真心悔改,让他戴罪立功,还可以为蜀汉的事业作出贡献。诸葛亮劝刘备杀刘封,在《三国志·刘封传》中有记载:“诸葛亮虑封刚猛,易世之后终难制御,劝先主因此除之。于是赐封死,使自裁。……先主为之流涕。”《三国志演义》依据史实,作了生动的描写。对诸葛亮劝杀刘封,李卓吾评本对诸葛亮作了尖锐的批评。在“玄德遂令左右推出斩之”处,评曰:“刘备不通,可恶,可恨!诸葛亮更可杀矣!更可剐矣!不杀不剐,亦无以泄我胸中愤也。”在“孔明曰:‘若欲嗣主久远之计,杀之何足惜也。作事业者,岂可生儿女之情耶!’”处,评曰:“放他娘屁!”这一回的总评:“诸葛亮真狗彘也,真奴才也,真千万世罪人也!彼何尝为蜀?渠若真心为蜀,自不劝杀刘封矣。即其劝杀刘封,乃知借手剪蜀爪牙,实阴有所图也。蠢哉,玄德!何足以知此?刘封忠义,玄德不知而杀之,罪犹可原;孔明知而杀之,罪不容诛矣。更将言语文饰,真小人之过也必文。”李卓吾本的评语过于偏激,但毛宗岗也是觉得诸葛亮劝杀刘封有损诸葛亮形象,因此,他作了改写:
玄德怒曰:“辱子有何面目复来见吾!”封曰:“叔父之难,非儿不救,因孟达谏阻故耳。”玄德转怒曰:“汝须食人食、穿人衣,非土木偶人!安可听谗贼所阻!”命左右推出斩之。汉中王既斩刘封,后闻孟达招之,毁书斩使之事,心中颇悔;又哀痛关公,以致染病。因此按兵不动。
这样,杀刘封事与诸葛亮无关,如果有错,责任全在刘备。毛宗岗标榜尊重史实,他明知诸葛亮劝杀刘封是载于史书的,但为了美化诸葛亮他就顾不得那么多了 。
刘备携民渡江,成为千古美谈。在嘉靖壬午本和叶逢春本以及万历的几个版本里,诸葛亮曾劝刘备抛弃百姓,自己逃命。“孔明曰:‘江陵要紧,可以拒守。今拥大众十余万皆是百姓,披甲者少,日行十余里,似此几时得到江陵?倘曹操至,如何迎敌?不如暂弃百姓,先行为上。’玄德泣曰:‘若济大事,必以人为本。今人归吾,何以弃之?’百姓闻得,莫不伤感。后来史官习凿齿论刘玄德,此是第一件好处……”这里刘备的仁义和诸葛亮的自私形成鲜明的对比。为了美化诸葛亮,毛评本很巧妙地改动了一下,把“诸葛亮曰”改为“众将皆曰”,既保持了刘备形象的高大,又无损诸葛亮的形象。
《三国志演义》文本的内在矛盾,到了毛评本就彻底化解了。毛宗岗对历史叙事话语和民间叙事话语作了选择,选择的原则是“拥刘反曹”。有利于他的原则的,就打出依据史书的旗号,如“又曹后骂曹丕,详于范晔《后汉书》中,而俗本反误书其党恶;孙夫人投江而死,详于《枭姬传》中,而俗本但纪其归吴,今悉依古本辨定”。不利于他的原则的,他就说:“冤古人太甚,今皆削去,使读者不为齐东所误。”“如诸葛亮欲烧魏延于上方谷……” 可是像魏延脑后有“反骨”这样荒唐的事,他就保留下来,津津乐道。经过毛宗岗的加工改造,文本统一了,统一在“拥刘反曹”的原则下。特别是他要塑造出“奇绝”的人物,尽力美化诸葛亮,把他的错误,甚至微小的不足都要加以文饰;竭力贬斥曹操,对嘉靖本等作了许多改动,使无恶不归曹操 ,这一方面使文本统一了,完成了诸葛亮形象的塑造,诸葛亮成为一个光彩照人的典型人物,成为我们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另一方面,就带来了“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 (鲁迅语) 的绝对化和类型化。魏延的形象也统一了,他是“叛将”,与忠义典范的关羽有天壤之别,他们之间毫无共同点,把毛本之前的《三国志演义》中魏延与关羽的镜像关系解除了。
五 从政治文化的角度来考察
现在我们回过头从政治文化的角度来探讨一下,《三国志演义》为什么要把魏延写成是另一个关羽?
廉颇、蔺相如“将相和”的故事传为千古美谈。这从反面说明了将相不和、文臣与武将争斗是中国封建政治的常态。在《三国志演义》所写的刘备集团里,诸葛亮和关羽是一文一武的两根顶梁柱。他们之间的微妙关系,在小说里隐隐约约地表现着。作者创造的“华容道义释曹操”的故事里,诸葛亮早就预知曹操命不该绝,也料到关羽会放了曹操,但还是故意让关羽去,将关羽陷入忠义两难的境地。这样写当然为关羽之义和诸葛亮之智都增添了光彩,又表明刘备与关羽的特殊关系,使诸葛亮在处理与关羽的关系上不得不小心谨慎,顾忌颇多。当庞统死后,诸葛亮不得不入蜀,由谁来承担镇守荆州的重任?诸葛亮从刘备派关平送信的细节中窥测到刘备要让关羽守荆州。诸葛亮对关羽的性格是了解的,他并不放心。他强调了责任的重大,又用“桃园结义”之情来打动他,但是,骄傲的关羽并没有危机感,没有忧患意识。当诸葛亮问关羽镇守荆州的战略方针时,他说对孙、曹要“分兵拒之”,诸葛亮本想收回成命,可是,主公之命不可违,只好“与了印绶”,但又再三嘱咐要“北拒曹操,东和孙权”。关羽看不起诸葛亮,表面接受,心里不服,把诸葛亮的话当耳边风,结果违背了“联吴抗曹”的战略方针,一败涂地。当关羽被杀的消息传到成都,刘备“哭倒在地”,而诸葛亮却说:“主上少忧。自古道‘死生有命’;关公平日刚而自矜,故今日有此祸。……”毛宗岗评曰:“以不记军师东和孙权一语,故似有埋怨之意。”
诸葛亮和关羽将相不和,但有刘备在,诸葛亮只能隐忍在心里,没有爆发。到了魏延就不同了。当魏延杀韩玄,救黄忠,追随刘备时,诸葛亮对这个貌似关羽的勇将,就借口他有“反骨”要杀他,被刘备苦劝才免其一死;刘备在位时,魏延很受重用,作为大将领兵入蜀,诸葛亮也无可奈何;魏延争强好胜,与黄忠争功,“乱了军法”,但刘备原谅他,魏延也心悦诚服,“顿首伏罪”。刘备一死,诸葛亮就偏袒杨仪(他是长史,丞相府的属官),压制魏延,多次扬言要杀魏延,如嘉靖本卷二十“诸葛亮四出祁山”,陈式和魏延没有按诸葛亮的安排进军,邓芝报告了诸葛亮,孔明笑曰:“魏延素有反相,吾知彼常有不平之意,吾怜其勇烈而重之。吾昔与先帝言,久后必生患害。今已显露,可以除之。”可以说诸葛亮对关羽的不满,都发泄到魏延的身上去了。将相不和,魏延与杨仪、诸葛亮的关系就“如同水火”了。这正是要让魏延像关羽的原因,关羽和魏延用西方的理论话语来阐释,他们是镜像关系,互为他者,从魏延的身上可以看到关羽的影像,从关羽的身上同样可以看到魏延的影像。或许有人说,因为魏延勇猛,所以让他外貌像关羽。这是解释不通的。我们要知道,关羽在小说中是最突出的英雄人物,他的外貌是作者精心设计的,如毛宗岗所说是“赤心如赤面”,“面如重枣”以衬托其忠肝义胆。而魏延这样的“反贼”难道有资格“面如重枣,目似朗星,如关云长模样”吗?三国时“猛将如云”,为什么不可以让其他的勇将像关羽?
文武不和,在三国时代,也是屡见不鲜的。就拿蜀汉集团来说,前面已经说过,关羽和魏延都是“善待士卒”而“骄于士大夫”的。而文人则看不起武将,这也有突出的例子。《吕思勉读史札记》中有一条“文臣轻视军人”,以《三国志》为据,举了刘巴、彭羕轻视武将的例子。刘巴不理张飞,诸葛亮劝刘巴说:“张飞虽实武人,敬慕足下。主公今方收合文武,以定大事;足下虽天素高亮,宜少降意也。”刘巴回答说:“大丈夫处世,当交四海英雄,如何与兵子共语?”彭羕甚至骂刘备:“老革荒悖,何复道邪!”“古者以革为兵,故语兵革,革犹兵也。羕骂备为老革,犹言老兵也。”吕思勉先生的结论是“知文臣之轻视武人,由来已久” 。
将相不和,文官和武将争权是封建政治的必然产物。历代皇帝都是用文武相互制约来控制臣子,维护自己的统治。就拿明代来说,“在武臣、文臣、内臣三者的关系中,一方面是以文臣制武臣,以内臣制外臣;另一方面,又是内臣外臣相互制约” 。在明初,明太祖大杀功臣,包括武将。朱元璋对武将特别不放心,把他们的家属留京作人质。洪武二十六年大将蓝玉一案,“把军中勇武刚强之士差不多杀个干净” 。
我不认为《三国志演义》里诸葛亮和关羽、魏延的关系是影射了元末明初某个具体的事件,只是想说明,《三国志演义》的作者把对中国传统政治中文武不和、将相争权以及明初现实政治的思考,隐隐约约地表现在诸葛亮、杨仪和关羽、魏延的关系中。这是我对魏延和关羽镜像关系的看法,请专家和读者指教。
欢迎光临 仙来居伴奏网 (http://64.32.13.155/)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