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来居伴奏网

标题: 70年代人的“剩男、剩女”们 [打印本页]

作者: peacelife30    时间: 2006-7-30 13:36:16     标题: 70年代人的“剩男、剩女”们

70年代人的“剩男、剩女”们
  为什么我们被“剩下”了?

  连续两期的追问,这一问题的实质变得逐渐清晰。对大量“剩男、剩女”们的第一手访谈,以及对家长、月老等相关人士的了解,我们仿佛有所领悟:大量生于上世纪70年代的大龄未婚男女,他们的婚姻难题是不是与时代的变迁、社会的转型、价值观的更替息息相关?

  专家们给出了比较明晰的答案:成长于浪漫激情的理想年代,生活在压力严峻的现实年代!

  70年代人是承前启后的一代人,这代人接受住了时代的考验,在各个层面都成为生力军,奉献出自己的最大力量。然而,可惜的是,他们中的一部分人,情感的呈现方式却没跟上时代的步伐,在理想与现实的断裂带中,他们局面尴尬,成了所谓的“剩男、剩女”!

  专家认为:从传统到现代,婚姻纽带在这十几年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70年代人大多数接受的是传统婚姻教育,但他们却必须生活在一种全新的婚姻价值体系当中,这种尝试由这代人第一次来完成,因此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

  遗憾的是,70年代的“剩男、剩女”们没能真正了解这一实质原因,而是将自己被“剩下”归结为自身或者浅层次的原因。这从我们所做的小型调查可看出端倪,针对这一群体,我们有目的性地发放了近百份调查问卷,47.5%男性和38.4%女性认为交友圈太窄是择偶难的最大客观原因,追求完美和讲求缘分则成了择偶难的两大主观原因。

  在这样的认识下,我们接触到的许多“剩男、剩女”,不敢正视自己被“剩下”的现实,而社会上许多人说起“大龄未婚”这一问题,也总是将质疑的目光投到“剩男、剩女”的身上,认为造成这种局面只能是个人原因,问题都出在他们自己身上。

  著名婚姻问题研究专家、中国社科院研究员陈一筠表示:这是一种不公正的看待!个人的因素,并不会造就这一代人大批量面临婚姻难题!

理解他们为什么被“剩下”,这是“剩男、剩女”们自己要做的功课,也是社会上与之有关或无关的人都要做到的一点。

  而这,也正是我们关注这群人的目的。

  ●时代造就了

  70年代的“剩男、剩女”———婚姻纽带的改变是最大原因

  著名婚姻问题研究专家陈一筠研究员介绍说,从传统到现代,婚姻纽带在这十数年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经济共同体”和“生育合作社”这两个婚姻基本功能转化到以情感生活为纽带、为基础、为保证的婚姻关系,在90年代中后期达到一个高度。

  拿70年代生人来说,他们的成长时期大多处于90年代中期之前,可以说,他们接受的是一种相对传统的婚姻教育,但他们却必须生活在一种全新的婚姻价值体系当中,而且,这种尝试是由他们第一次来完成。在适应的过程中,必然会造成一部分人的尴尬处境。

  婚姻问题研究学者、中国婚姻家庭研究会副秘书长吴秀萍则认为,从90年代开始,70年代出生的人逐步踏入婚姻的殿堂,他们所遇到的问题,与之前的人们有很大区别。之前的婚姻难题是因为那些未婚人士的年龄较大、文化或经济条件有限,困难比较单纯,解决起来也有的放矢,甚至有时政府也起到包办的作用;而现在“大龄青年”的问题反映得比较突出,他们是二十七八到三十七八岁、收入颇丰而又工作繁忙的一群人,由于时代的变迁,政府已不再可能像从前一样扮演包办的角色,因此这一代的“剩男剩女”所面临的问题,也复杂得多。

●生活价值超越了婚恋价值———70年代人把婚姻看轻了

  一个观点是,70年代人普遍把生活价值看得重于婚恋价值。吴秀萍说,目前社会对职业的要求大大提高了,年轻人需要十多年的知识教育和职业培训,以及艰苦的努力和激烈竞争,才能取得理想的职业岗位。这一切让他们错过了最佳的恋爱、结婚的生理和心理期。虽然这一切是自觉或不自觉的,但与整个社会大环境也是息息相关。

  大龄未婚的小林告诉记者说,80年代中期,刚上初中,他所接受的教育就是要“好好学习,努力工作,为建设四个现代化而努力”,到了踏上工作岗位以后,口号是没叫得那么响了,可生活的严峻压力却只有让自己加倍奋斗,以让自己过得更好,就是找老婆,也想找个条件比较好的,拖来拖去,就耽误了婚姻问题。

  这在大龄未婚女性身上表现得更为明显,调查表明,53.7%和48.6%的女性看重另一半的学历和经济,比例高得有点吓人。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一位女博士,33岁了,非常想结婚,可一直不能如愿,这从她的QQ签名上可以找到原因:“不想再打拼了,只想找个可以依靠的臂膀。能力有限者勿扰!”你说,自己把范围设定得那么窄,又怎么好找到另一半呢?

  婚姻问题专家柯直认为,大龄青年择偶难的问题,折射出我们这个转型社会的矛盾。在我们的社会向工业化迅速发展的形势下,对青年职业方面的更高要求与他们的爱情、婚姻构成了一对矛盾。

  70年代人把婚姻看轻了,或者说,赋予了婚姻更多的其他功能,这并不是他们有意为之,从大方向来说,是现实环境加在他们头上的压力。等到化解了现实生活压力后,许多人已经错过了最佳的婚恋期。

●学会三种交往功能———70年代人需要改变观念

  70年代的青春成长期基本处于90年代中期前,在那之前,由于环境与所受教育的限制,男女间交往比较单纯、传统,但近十年来,男女交往功能发生了很大不同。中国社科院研究员陈一筠认为,现代男女间的三种交往功能是“剩男、剩女”们需要了解和学会的。

  首先是娱乐功能,人在性成熟后,由于情愫的伴随,使得男女一起更能达到娱乐的目的,娱乐型交往占现代男女交往的绝大多数。在娱乐中满足对异性的神秘感和好奇心,寓青春期的宣泄于娱乐之中,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70年代人要了解这一点;第二个功能是社会化,男女交往可以帮助男女双方发现自己在异性心目中的位置、价值、魅力,帮助自己了解异性的千姿百态,这对将来选择终身配偶是一个心理准备。缺少男女交往的社会化过程是非常不完善的,北京单身者俱乐部中有许多人是在找对象中不该剩下的剩下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在该交往异性时没有交往,到了二十八九岁发现自己该找老婆或丈夫了,却不会找,因为没有练习过,没有准备,不了解异性;第三个功能是业务上的功能,工作、学习中的切磋、合作当然可能有同性,但两性之间情愫的伴随使得业务上的异性搭档非常容易满足青春期的心理需求,有利于业务的成功。

  了解和学会了这三种功能,择偶会更加水到渠成。中国婚姻家庭研究会副秘书长吴秀萍表示,70年代的大龄未婚男女,一定要坦然面对现实,勇敢接受生活的挑战,在做好工作的同时,也需要拿出部分精力解决个人问题。社会上看待“剩男、剩女”们,也需要多一份理解和关注,不必给他们增添更多的压力。

  □专家提醒

  小心别落入“选择”误区

  小心“自由”的误区。现代青年人在选择配偶时确实很自由,他们可以利用婚姻介绍所等渠道把几十个、上百个候选人调动起来,实行“差额选举”,但恰恰正是这种择偶的“自由性”使得建立婚姻更加困难,总是想着挑选一个更好的,会陷入无穷尽选择机会的误区,只能是耽误了自己的时间。

  同源择偶要小心对待。对于大龄未婚男女来说,确实有些实质性的问题需要考虑,考虑婚姻同源性是最大的问题,明白点说,也就是新时期下的“门当户对”,固然家庭背景相似的夫妻在婚后生活中更容易相互协调,但也不能钻到牛角尖去,会造成选择的范围大大缩小。

  父母代为相亲慎为之。婚姻问题专家柯直分析说,青年人忙于工作,交际圈狭窄,不善于交际,部分婚介机构信誉的丧失等原因,造成了父母代为相亲的现象出现。由于旧的观念处于瓦解中,青年人的新观念没有获得上一代人的广泛认可,父母代为相亲这种目的性过强的相识方式,令许多现代意识强的当事人十分不快,也反映了家庭中的无奈,需要慎重面对。

  □当事人心声

  加油,剩男剩女!

  微尘(女,29岁,教师,本科)

  大家要打起精神,积极寻觅。不过在寻觅过程中的确要不断修正自己的择偶观,调整自己的各种观念。

  水银烨(女,34岁,事业单位,本科)

  不知是我的心态好还是算盲目乐观,我一直没觉得自己是被“剩下”的。感情是世界上最复杂的东西,现在得到了,谁能够保证一直拥有,结婚的又分开的概率是呈上升趋势的。所以结婚对于我而言,有我就珍惜,没有自己也过得不错,没必要为了这个而把自己弄得那么累。人还是要学会靠自己。

  麦笛(女,32岁,外贸,自考进行中)

  绅士们,俺条件一般,性格瞎乐观,爱好一知半解,只希望未来的另一半有一技之长,不要狂热爱好麻将,最好是喜欢点音乐的人吧。生活是平凡甚至有时平庸,但还是有颗向上的心,当然最好还有共同计划并实现的行动……这算不算征婚啦?

姐妹们,雕刻自己每天的精致时光,自信快乐永远才是根本,No Promise,No forever,Just depend on yourself. Find your soul-mate.

  阿龙(男,31岁,自由职业,本科)

  只要真心诚意全心全力去做一件事一定可以成功的,找朋友应该也是一样吧。

  北冥鱼(男,32岁,策划和人力资源,本科)

  积极主动加皮厚,看准了,就绝不犹豫!

  雕弓满月(男,31岁,质量工程师,本科)

  其实当“剩人”感觉还是不错的,我看再剩一年半载也是个好享受,哈哈。

  □调查报告

  工作不是理由 太忙不成借口

  谈恋爱也是重要“工作”

  本报与福州博智市场研究公司联合对福州大龄未婚青年进行了调查。本次调查采用电子邮件回收的方式,共回收71个有效样本。

一、男性35岁,女性30岁仍未婚才是大龄未婚青年

  在“你认为女性在多少岁以后、男性在多少岁以后仍未婚可称为大龄未婚青年?”的问题上,有65.2%的人认为男性在35岁以后仍未婚才是大龄未婚青年,58.4%的人认为女性在30岁以后仍未婚才是大龄未婚青年。

  专家一般认为男30岁、女28岁以上为大龄未婚青年,记者多次与这一年龄段的“剩男、剩女”交流,却没一个人愿意承认自己被“剩下”了,但实际上他们却都具有强烈择偶欲望,只是嘴巴上不愿意承认罢了。专家表示,男35岁、女30岁是可接受的一个大龄区别线,但距离心态失衡以及社会最大压力的临界点也不远了,因此一定要看清现实的严峻,把婚姻问题摆到第一位。

  二、交友圈太窄是造成“剩下”的主要客观原因,其次是工作太忙

  调查结果表明,从客观原因上看,交友圈太窄是造成大龄未婚青年择偶难的最主要原因,其次是一心扑在工作和事业上,忽视了情感的需求,分别有47.5%和38.4%的人提及。

  不过,一位即将结婚的大龄男青年认为:不要把借口都推到工作上,谈恋爱、结婚也是很重要的工作,尤其是对大龄未婚男女来说!

  三、追求完美和讲究缘分是造成“剩下”的两大主观原因

  调查发现,从主观原因上看,“追求完美,有半点不符合就免谈”和“一直在等待缘分,无奈缘分至今未到”的两大心理是影响大龄未婚青年一直未婚的主要因素。这些心理因素似乎更多地体现在女性身上。

  四、择偶条件上,女性更理性,男性更感性。

在“你的择偶标准”问题上,63.8%的男性认为“全凭感觉,谈得来就行”,59.4%女性选择了“条条清晰,对号入座”。可见,择偶条件,男性更感性,女性更理性。调查发现,大多数男性择偶的标准定位于找一个生活上的伴侣,对女性各方面的要求不以自身条件做标准去苛求,“感觉比较重要”。相反,女性对男性的要求较高,她们在选择男性时几乎一定要找年龄比自己大的、能力和社会地位比自己高的男子。

  五、女性重学历和经济,男性重人品

  在具体的择偶条件上,53.7%和48.6%的女性最看重另一半的学历和经济,这两个因素排在第一和第二位。而在人品、相貌、身高和年龄上,分别有39.1%、35.4%、33.7%和32.5%的女性选择。可见,女性将学历和经济上的地位作为择偶的重要标准。

  就男性而言,64.9%的男性把另一半的人品排在了第一位,其他的依次为:相貌(51.2%)、经济基础(42.6%)、学历(32.7%)、年龄(30.3%)和身高(29.0%)。可见,男性喜欢另一半具有“良好的人品”、“不自私,能体贴人”、“有一份较稳定的工作”和“较好的外貌”。

  六、希望扩大交往圈,不愿降低标准。

  为改变“剩女(男)”现状,54.5%的人选择了“通过各种渠道认识更多的适婚人”。其次,23.7%选择了“不想做什么努力了,一切交给缘分”。而选择“降低择偶标准”和“接受双方无爱但世俗条件不错的婚姻”的人仅分别占13.3%和8.5%。

  七、相亲的态度:男性比较反感,女性认为比较有成效

  在对待相亲的态度上,40.1%的男性持反感的态度,34.8%的男性选择了“逼不得已而为之”。而选择“有些土,但有成效”和“太丢脸了,坚决拒绝”的男性相对较少,分别为15.0%和10.1%。

  另一方面,39.6%的女性认为相亲虽然有些土,但颇有成效。28.9%的女性选择了“逼不得而已而为之”。持反感态度和认为“太丢脸了,坚决拒绝”的女性分别为16.4%和15.1%。

可以看出,相亲这种方式受到女性的更多青睐,而比较不受男性欢迎。

  八、姐弟恋:女性接受度高,男性接受度低

  在“你可以接受比你大多少岁的女性为妻(你可以接受比你小多少岁的男性为夫)”的问题上,87.3%的男性只接受另一半年龄比自己大3岁以内,如果再高他们就很难接受了。相反,62.6%的女性可以接受比自己小3岁以内的男性。可见,女性对“姐弟恋”更容易接受。这可能是因为社会给予女性选择面要明显小于男性的实际情况决定的。

  数据分析:福州博智市场研究公司(0591-83297705)

  80后的MM抢了谁的郎?

  相对于70后们来说,80后的MM们基本属于独生子女群体,生于快餐时代的她们思想新潮,自主独立,前卫时尚,青春逼人。她们的成长与市场经济同步,因而从小就学会用经济学武装自己的头脑,社会的现实也教会了她们撇开纯粹的爱情至上主义,适应着与时俱进的物质精神齐步行的婚姻观念。她们对待爱情也是积极主动的,守株待兔式的感情,只会孳生更多彷徨的大龄青年。许多未婚的70后们就是最好的例证。

  从传统习俗与男女心理生理角度分析,80后的MM与70后的男人结婚比较科学。俗话说,男大三,金银山。何况女人无论从心理还是生理,都比同龄男子早熟,这样的话,结婚对象以70后甚至70后以上的男子为最佳。这又势必给70后的女人们造成压力,当70后的女人们感叹这个世界上好男人都销声匿迹或者对于眼前的幸福犹豫不决时,80后的MM们正以加速度的脚步出落成毫不逊色于70后们的优秀女人。80后MM具有年龄优势,婚情看好,她们有本钱有资格挑选属于自己的亲密爱人,70后们即便是成熟雅致、知性含蓄、阅历丰富,如何如何出色也抵不过年龄追着裙子跑的惴惴不安,毕竟岁月不饶人呀。

这样看来,似乎80后的MM们抢了70后们的郎。但请别一味将不公正的帽子扣在80后们身上。先看看年长于80后的70后们,先立业后成家的观念真是害苦了他们,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大龄青年的不断增多,难以解决个人问题。屡次被媒体曝光的大龄白领成婚难问题,则给很多80后敲响了警钟,吸取前车之鉴,让她们有了“早嫁为妙”的意识。

[ Last edited by peacelife30 on 2006-7-30 at 13:39 ]




欢迎光临 仙来居伴奏网 (http://64.32.13.155/) Powered by Discuz! X2